國家終於出手了!這次,沒有哪家醫院能“倖免”

最近,國家醫保局公佈了一個新的信息,就是關於醫療服務價格調整,這個決定將會影響到所有醫院。9月20日,中國醫院大會在北京舉行。會上,國家醫保局副局長李滔表示,國家醫保局正在部署全國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情況調查,在評估成效的基礎上,研究制定“關於建立健全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的指導意見”。

國家終於出手了!這次,沒有哪家醫院能“倖免”

一直以來,我國都在強調要調整醫療服務價格,醫改後對醫院的整體運作也會多少有影響。不過據權威人士表示,在改醫院的同時,對藥品的生產、流通、使用都會帶來影響。事實上,早在2017年的時候國家就取消了所有公立醫院的藥品加成。在這個政策公佈以來,對公立醫院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會面臨一定的壓力。此外,此前國家衛生健康委發佈的《2017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止2017年年底,我國公立醫院數量為12297家。這與2016年年底我國公立醫院數量為12708家對比,可以發現,2017年共有411家公立醫院“消失”了。

國家終於出手了!這次,沒有哪家醫院能“倖免”

在看到這個消息後,大家是不是也替醫院捏把汗呢?沒錯,國家為的就是要通過醫改,讓更多醫院在藥品上的價格下調,讓更多病患可以看得起病,但似乎忽略了許多公立醫院在運營上的損失。從大環境來看,中國公立醫院有兩類,一類是一類是企事業單位的職工醫院;另一類是地方政府的公立醫院。些消失的公立醫院,大多數是通過併購等方式變成了民營醫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取消藥品加成後,很多醫院遇到了財務的壓力。

為什麼國家明知醫院會有財務壓力,卻仍然要繼續發佈這個政策呢?對此,有業內專家表示,國家醫保局 對於醫療服務價格的改革,就需要給醫療費用上漲騰出空間,那麼肯定藥品降價的壓力就會加大。同時,在醫保支付改革下,醫院將實行總額付費方式,醫院若把藥品的價格砍下來,結餘就多了。因為受到財務壓力影響而關門的醫院非常多,例如,湖南省湘雅醫院此前曾表示,湘雅醫院於2016年1月1日零點起正式啟動藥品零加成試點,運轉一年後,醫院虧損2個多億。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院長蘭平也曾公開表示,醫院年收入15億元,在取消藥品加成後,即便算上加強醫院管理所節省的成本,一年的缺口仍大約為8000萬元。廣東省中山市人民醫院院長袁勇直言,公立醫院改革對醫院衝擊很大。取消藥品耗材加成後,醫院每天虧損20多萬等等。

國家終於出手了!這次,沒有哪家醫院能“倖免”

其實國家並不是為了彌補取消藥品加成後醫院的財務缺口,而要求藥品降價。而是醫改這麼多年的主旋律,就是要降藥價,這是從始至終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不過醫院在政策推出後,的確無一倖免會受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