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不盡的北京城——故宮(後寢篇)

閱不盡的北京城——故宮(後寢篇)

從隆宗門返回時,看到門北側有一長流13間平房,開始以為這只是售賣商品的普通用房。但房前的銘牌告訴我,這就是當年赫赫有名的軍機處所在地。

軍機處在雍正朝始設,初為臨時機構,主要是為了提高決策效率,以應對西北戰事,但後來軍機處逐漸發展成為總攬軍政大權的中樞決策機構,內閣被架空。軍機處的出現,宣告了中國古代宰相制度的徹底結束。軍機處的建築樣式比較少見,平頂,四面坡。按圖索驥,覺得這種屋頂應該叫“盝頂”,但有關資料舉出的例子是重簷的,不知道有沒有單簷的盝頂。

閱不盡的北京城——故宮(後寢篇)

遊覽完前朝三大殿和東西兩廂,即來到了“乾清門”前。乾清門面闊五間,明間和次間開門,梢間為青磚檻牆,單簷歇山頂,兩側為八字形琉璃影壁。

閱不盡的北京城——故宮(後寢篇)

門前御道兩旁的兩尊銅獅子耷拉著耳朵,據說是提醒後宮的人們少聽、少說,不得干政。

閱不盡的北京城——故宮(後寢篇)

門內是一條兩側有漢白玉欄杆的高臺通道,直通“乾清宮”。

閱不盡的北京城——故宮(後寢篇)

乾清宮是後寢三大殿的首殿,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數度被焚燬,多次重建,現有建築為清嘉慶三年(1798年)所建。乾清宮面闊九間,重簷廡殿頂,鎮瓦獸九個,在建築規制上僅次於太和殿。

閱不盡的北京城——故宮(後寢篇)

殿前除了已經在太和殿看到的日晷、嘉量、銅鼎、銅鶴、銅龜之外,在月臺兩側還有兩座安放在三層石雕須彌座上的重簷攢尖頂小方亭。旁邊並沒有關於這兩座小亭的說明銘牌,請教一位工作人員,得知小亭的正式名字叫“江山社稷方亭”,銅鑄鎏金,建造年代不詳。

閱不盡的北京城——故宮(後寢篇)

殿內寶座上方懸掛的“正大光明”匾額為順治帝親書,歷史上頗具神秘色彩的“建儲匣”就曾經封藏在匾額的後面。寶座兩側有兩幅對聯,前聯為“表正萬邦慎厥身修思永;弘敷五典無輕民事惟難”,由康熙帝御題;後聯是“克寬克仁皇建其有極;惟精惟一道極於厥躬”,為乾隆帝手筆。

史載,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四帝都是都是按秘密建儲制度登上皇帝寶座的;清代後幾位皇帝或只有一子,或無子,秘密建儲制度開始失去意義。

乾清宮是皇帝的寢宮,同時也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批閱各種奏章、接見外國使節的地方。明代自永樂帝開始,十四位皇帝都在乾清宮居住。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在乾清宮發生了宮女刺殺嘉靖帝的“壬寅宮變”事件,僥倖未死的嘉靖帝從此搬離了乾清宮,沒再回來。清代的前兩位皇帝順治和康熙也住在乾清宮,但從雍正帝開始,卻都把不在中軸線上的“養心殿”作為了寢宮。至於箇中理由,雍正帝給出的解釋是“朕思乾清宮乃皇考六十餘年所御,朕即居住,心實不忍。朕意欲居於月華門外養心殿,著將殿內略為葺理,務令素樸。朕居養心殿內,守孝二十七月,以盡朕心。”雍正帝在養心殿哪裡是“守孝二十七月”,這一住分明就是13年!

清代,交泰殿是皇后在千秋、元旦、冬至三大節接受朝賀的地方;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帝將象徵皇權的二十五璽存放在這裡,使之成為事實上的儲印場。

閱不盡的北京城——故宮(後寢篇)

殿內的寶座與前面幾大殿的寶座相比,簡潔樸素,更有了家居的味道。寶座上方的二字“無為”匾額為康熙帝御書、乾隆帝恭摹,是非常難得的“雙龍”御匾;兩邊有聯“恆久咸和迓天休而滋至;關睢麟趾主王化之始基”。寶座後是一面四扇板屏,上面是乾隆帝親撰並書的《交泰殿銘》。寶座後及東西兩側是上覆黃綾的二十五寶璽。

交泰殿處在乾清宮和“坤寧宮”之間,其美好寓意在於:乾坤交,而天地泰;帝后交,而夫妻泰。但縱觀明、清兩代,帝后感情深厚的實不多見,就連被認為夫妻感情相當不錯的崇禎帝和周皇后,也曾在交泰殿發生爭執,壞脾氣的崇禎帝甚至當眾將周皇后推倒。據說,這場家庭糾紛最後以崇禎帝給周皇后“買”貂而告結束。

閱不盡的北京城——故宮(後寢篇)

交泰殿前遊客較少,得以擠到近前拍攝殿內的場景,終於拍到了殿頂的盤龍銜珠藻井。

閱不盡的北京城——故宮(後寢篇)

坤寧宮是後宮三大殿的第三殿,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代兩次毀於火災,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重建,清代在順治朝和嘉慶朝兩度重修。坤寧宮面闊九間,重簷廡殿頂,鎮瓦獸七個。

坤寧宮在明代和清初是皇后的寢宮。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時,仿照盛京“清寧宮”將明間開門改為東次間開門,將最東側兩間建成暖閣,作為皇帝大婚的洞房,康熙、同治、光緒三位在未結婚前即登基的皇帝都曾在這裡度過新婚之夜;西側四間設北、西、南三面大炕,用於供奉薩滿教祭神靈。雍正帝移住養心殿後,皇后也搬出了坤寧宮,坤寧宮開始成為專門的薩滿教祭神場所。

在後宮三大殿的東西兩側均勻分佈著十二個二進院落,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東六宮”和“西六宮”。從中軸線進入東六宮、西六宮所在的區域,有多道門可以選擇。與觀覽中軸線上的主要建築只需一直由南向北走不同,探訪東六宮和西六宮對你的方向感和位置感絕對是個嚴峻考驗。我是個方向感和位置感都比較差的人,轉著轉著就失去了方向,以至於十二個院落最終好像只看到了七個。

閱不盡的北京城——故宮(後寢篇)

“廣生左門”,從此門出去,就是承乾宮。

閱不盡的北京城——故宮(後寢篇)

承乾宮初稱“永寧宮”,明崇禎五年(1632年)改稱今名。正殿承乾宮面闊五間,單簷歇山式,鎮瓦獸五個,殿前為寬敞的月臺,東西有硬山頂配殿各三間。

閱不盡的北京城——故宮(後寢篇)

承乾宮的東鄰是“永和宮”。

閱不盡的北京城——故宮(後寢篇)

永和宮初名“永安宮”,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為今名。前院永安宮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前接三間捲棚頂抱廈,鎮瓦獸五個,東西有硬山頂配殿各三間。

閱不盡的北京城——故宮(後寢篇)

後院“同順齋”面闊五間,硬山頂。

閱不盡的北京城——故宮(後寢篇)

院西南角有一座盝頂井亭,幾個遊客正研究是不是“珍妃井”。

閱不盡的北京城——故宮(後寢篇)

承乾宮和永和宮現在都被闢為青銅器展館。

閱不盡的北京城——故宮(後寢篇)

器物上的篆文清晰可辨

閱不盡的北京城——故宮(後寢篇)

亞酗方尊

閱不盡的北京城——故宮(後寢篇)

冊方斝,商代

閱不盡的北京城——故宮(後寢篇)

邗王是野戈

閱不盡的北京城——故宮(後寢篇)

獸面紋胄

閱不盡的北京城——故宮(後寢篇)

承乾宮北面的“鍾粹宮”宮門緊閉,遊客們只好在門前拍照留念。

在西六宮區域,誤打誤撞先進了“翊坤宮”。翊坤宮始稱萬安宮,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為現名。翊坤宮原為二進院,清光緒十年(1884年)慈禧太后五十壽辰時將翊坤宮後殿改成穿堂殿,稱“體和殿”,使翊坤宮和北面的“儲秀宮”相連,形成四進院的格局。

閱不盡的北京城——故宮(後寢篇)

進入“翊坤門”,迎面是一座上書“光明盛昌”的屏門。“光明盛昌”中的“明”字的日字旁多寫一橫,“盛”字少寫了一點,據說是暗含了“明不再重來,盛永無止境”的意思。

閱不盡的北京城——故宮(後寢篇)

一進院正殿翊坤宮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前後出廊,臺基下陳設銅鳳、銅鶴、銅爐各一對。

閱不盡的北京城——故宮(後寢篇)

東西配殿均面闊三間,硬山頂,東殿稱“慶雲齋”,西殿稱“道德堂”。

閱不盡的北京城——故宮(後寢篇)

二進院的體和殿是在翊坤宮後殿和“儲秀門”舊址上改建的,面闊五間,硬山頂,前後開門,後簷出廊。

閱不盡的北京城——故宮(後寢篇)

殿額“翔鳳為林”為同治帝御筆。

體和殿是慈禧太后入住儲秀宮時進膳、喝茶、休息的地方,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還在這裡為光緒帝主持選立后妃的儀式。

閱不盡的北京城——故宮(後寢篇)

和永和宮一樣,院內西南角和東南角各有一眼井,只是井亭已經不存。據此推斷,在二進院掘井,應該是皇宮裡的規制。

閱不盡的北京城——故宮(後寢篇)

三進院,也就是原來儲秀宮的前院,正殿為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的儲秀宮。殿前置有一對銅龍和一對銅鹿,據說是慈禧五十大壽時的祝壽之物。

閱不盡的北京城——故宮(後寢篇)

儲秀宮前廊西側懸有一塊匾額“乾坤經緯”,仔細分別上面的印章,竟然是慈禧太后的手跡。說良心話,這四個字寫的是真好,敦厚大氣,完全看不出是出自女人之手。

閱不盡的北京城——故宮(後寢篇)

東配殿“養和殿”和西配殿“綏福殿”都是面闊三間,硬山頂。三殿的前廊與體和殿的後簷廊通過轉角相連,構成迴廊。

閱不盡的北京城——故宮(後寢篇)

東西配殿簷下的匾額“照天曜日”和“和神茂豫”都由慈禧太后書寫,書法依然不差。這兩塊匾額設計成書卷狀,比那些方方正正的匾額多了些許活潑,也平添了幾分婉約之氣。

第四進的正殿“麗景軒”面闊五間,單簷硬山頂,是慈禧初入宮時居住的地方。慈禧在這裡生下同治皇帝,母以子貴,慈禧由此青雲直上,從貴人、嬪、妃、貴妃,直至太后、太皇太后,逐漸成為掌握晚清王朝47年實際大權的“女皇”式人物。正是因為慈禧後來的一步登天,才使得翊坤宮和儲秀宮在建築標準和內部裝飾方面明顯高於東六宮和西六宮其它宮院。

閱不盡的北京城——故宮(後寢篇)

翊坤宮南面是“永壽宮”。永壽宮初名長樂宮,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稱“毓德宮”,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更為現名。

閱不盡的北京城——故宮(後寢篇)

永壽門內的石照壁。東西六宮大門裡都有照壁,樣式各不相同。

閱不盡的北京城——故宮(後寢篇)

永壽宮為兩進院,前院正殿永壽宮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殿前有寬敞的月臺。

閱不盡的北京城——故宮(後寢篇)

殿內匾額“令儀淑德”為乾隆帝御筆。

閱不盡的北京城——故宮(後寢篇)

殿內陳列的瓷器

閱不盡的北京城——故宮(後寢篇)

美的讓人心醉的執壺

閱不盡的北京城——故宮(後寢篇)

東西配殿各三間,硬山頂,已成為售賣商品的小店。

明孝宗的母親在永壽宮暴死,是明宮諸多疑案之一。因距離“慈寧宮”、養心殿比較近,清代屢次把永壽宮作為筵宴的場所。光緒朝以後,永壽宮更淪落為收納物品的倉庫。

由永壽宮西行,即達“啟祥宮”。啟祥宮原名“未央宮”,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嘉靖帝因其生父興獻王朱祐杬出生在這裡,而將未央宮改名為啟祥宮,清代晚期又將啟祥宮改稱“太極殿”。

閱不盡的北京城——故宮(後寢篇)

啟祥宮最初也為二進院,清末把其後殿闢為穿堂殿,與後面的“長春宮”及其東西配殿以轉角遊廊相連,形成和翊坤宮、儲秀宮相類似的四進院。我遊覽的當日,啟祥宮後殿部分沒有開放。

東西六宮是近些年經過整修才開始向公眾開放的,進一步的整修工作還在繼續。在整修尚未完成的時候去遊覽東西六宮,眼中的景物可能不那麼養眼,但看到的東西可能更接近原汁原味。

閱不盡的北京城——故宮(後寢篇)

遊覽完中軸線和東西兩翼,穿過“坤寧門”,即是故宮最北面的遊覽區域“御花園”。

御花園始建於明永樂十五年(1417),歷時三年建成,當時稱“宮後苑”,從清雍正朝起始稱“御花園”。整個御花園東西長,南北短,大致呈長方形,佔地12000多平方米。御花園的總基調為中國傳統園林風格,亭臺樓榭點綴其中,但其追求左右對稱的努力,又讓其沾染上了西洋園林的味道,使得整座園林略顯拘謹和生硬。

御花園建築分中、東、西三路,主次分明,和前面的宮殿部分如出一轍。中路以“欽安殿”為中心,前有坤寧門、“天一門”,後有“承光門”和“順貞門”。

閱不盡的北京城——故宮(後寢篇)

欽安殿坐落在單層漢白玉須彌座上,面闊五楹,殿前出月臺,為少見的重簷盝頂。

有資料說,乾隆朝曾在殿前加蓋抱廈三間,後在“文革”時期被拆除。但看今天的欽安殿依然是有抱廈的,而且是五間,把個月臺擠得滿滿的。原來現在的抱廈是2009年新建的,是故宮大修計劃的一部分,據說是要重現“康乾盛世”時故宮的景象。以我一個外行人的眼光來看,這個五間抱廈實在有畫蛇添足之嫌。殿內供奉的是北方神玄天上帝,也就是真武大帝。在道教的陰陽五行學說中,北方屬水,色為黑,而水克火,因此北方神玄天上帝有鎮火的神能,把其供奉在皇城北端是希望真武大帝保佑紫禁城免遭火災。欽安殿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重修,一直保存至今,是非常珍貴的明代遺構。在這裡我們發現一個比較有意思的事,那就是:縱觀故宮的歷史,可以說是火災不斷,許多主要建築都是屢毀屢建,真武大帝的保佑工作做得並不好,但真武大帝所居的欽安殿卻在明嘉靖年間重修後安然度過了400多年,可見神仙也是有私心的。

閱不盡的北京城——故宮(後寢篇)

殿前東、西各有一座建於清乾隆年間的四角攢尖頂小亭,稱“香亭”。這兩座小亭的前半間敞開,後半間以隔扇門封閉成小室。如此結構的小亭在中國古建築中非常罕見。

閱不盡的北京城——故宮(後寢篇)

欽安殿所在的小院落的正門稱“天一門”,門額為明嘉靖帝題寫。以“天一”命名此門,是根據《易經》“天一生水、地六成之”語句,取“以水克火”之意。

東路主要建築有“萬春亭”、“浮碧亭”、“摛藻堂”、“御景亭”和“凝香亭”。

閱不盡的北京城——故宮(後寢篇)

萬春亭為重簷,底層方形,四面出廈,形成十二角,上層為傘狀攢尖圓頂。

閱不盡的北京城——故宮(後寢篇)

浮碧亭建在一座單孔石橋上,方形攢尖頂,亭南有捲棚頂抱廈伸出。

閱不盡的北京城——故宮(後寢篇)

摛藻堂面南背北,緊倚宮牆,面闊五間,懸山頂,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後,《四庫全書薈要》曾貯藏於此,供乾隆皇帝隨時閱覽。“摛藻”一詞出自漢班固的《答賓戲》“雖馳辯如濤波,摛藻如春華,猶無益於殿最也。”意思是鋪陳辭藻,引申為施展文才。

閱不盡的北京城——故宮(後寢篇)

凝香亭在摛藻堂東一個非常侷促的角落裡,四角攢尖頂,始建於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明萬曆十九年(1591年)後重建。凝香亭稱得上是“見縫插針”之作,體現了御花園設計者一寸地皮都不想浪費的設計理念。

閱不盡的北京城——故宮(後寢篇)

摛藻堂西是一座湖石疊成的假山,稱“堆秀山”。

閱不盡的北京城——故宮(後寢篇)

山頂築有一方形攢尖頂小亭,因每年重陽節帝后都要登上堆秀山賞景,故萬曆帝將該亭命名為御景亭。

西路主要建築有“千秋亭”、“澄瑞亭”、“位育齋”、“玉翠亭”和“延輝閣”。

閱不盡的北京城——故宮(後寢篇)

西路建築與東路建築基本為一一對應,建築樣式也大體一致。千秋亭、澄瑞亭與東路的萬春亭、浮碧亭兩兩相對,分別代表秋、冬、春、夏四個季節。其中,千秋亭和萬春亭因構造複雜、造型優美,被公認為紫禁城裡最美的亭子。

位育齋和摛藻堂形制相同,初建時稱“對育軒”,明嘉靖年間更名“玉芳軒”,清代改稱今名。雍正時代此齋曾作為佛堂。“位育”一詞源自《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按照朱熹的解釋,“位”是是秩序、定位;“育”是發展、進步。用今天的話來理解,就是量體裁衣、循序漸進、科學發展。

閱不盡的北京城——故宮(後寢篇)

東西兩路中,唯一不夠嚴格對稱的,是與堆秀山相對的延輝閣。延輝閣面闊三間,重簷捲棚頂,外觀為兩層,實際兩層之間還有一暗層。該閣明代稱“清望閣”,清代估計是覺得其中的“清”字與國號犯衝,才改了今名。據說當年在冬季天氣晴朗的日子,登臨延輝閣可以看到西山的積雪。

閱不盡的北京城——故宮(後寢篇)

乾隆帝曾有詩描寫御花園的春景“堆秀山前景物芳,更逢晴日藹煙光。負冰錦鬣遊文沼,試暖文禽繞魚堂。彩燕繽紛先社日,青幡搖曳引韶陽。莫嫌花事遲追賞,通閏應知春倍長。”把個御花園描寫的令人神往。

閱不盡的北京城——故宮(後寢篇)

欽安殿北,是承安門。門內左右各有一隻鎏金銅象,姿勢非常特別,前腿反向跪著。經旁邊的遊人提示才知道,這叫“富貴吉祥”(負跪吉象)。

閱不盡的北京城——故宮(後寢篇)

承光門是一座僅為一開間的廡殿頂門樓,兩側分別通過矮牆和“集福門”、“延和門”相連。承光門兼顧實用性和裝飾性,關閉後更像是一座三滴水的八字大照壁。

閱不盡的北京城——故宮(後寢篇)

延和門

閱不盡的北京城——故宮(後寢篇)

過承安門,是御花園的北門“順貞門”。順貞門為隨牆門,是後寢通往“神武門”的重要通道,參加“選秀”的秀女們也要通過此門進入“秀場”御花園。

閱不盡的北京城——故宮(後寢篇)

繼續向北走過一段甬道,即達“神武門”,也就是紫禁城的北門。神武門在明代和清初稱“玄武門”,至康熙朝,因避康熙帝名諱改稱神武門。門洞上方匾額“故宮博物院”為著名歷史學家郭沫若題寫。神武門在城臺上築有面闊五間的重簷廡殿頂城樓,城樓上層簷下懸“神武門”滿漢雙文匾額。1924年,清遜帝溥儀被驅逐出故宮時就是從神武門黯然離去的。

閱不盡的北京城——故宮(後寢篇)

遊覽完故宮,本想再去登一把景山,無奈雨勢漸大,只好作罷。儘管光線已經非常差,還是沿著護城河走到故宮的西北角,拍了幾張雨幕中的角樓。在故宮眾多大體量建築面前,玲瓏的角樓絕對是小弟弟,但如果就複雜程度而言,角樓絕對不輸故宮的任何一座建築。

原計劃用一天的時間把故宮仔仔細細地遊覽一遍,不期而至的一場雨攪亂了我的計劃,讓我的遊覽不得不提前結束,許多地方因此沒能走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