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第一股,當年副總理批示“我同意”,10張照片溫故25年

時間撥回到25年前,時年1月6日,山西汾酒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山西省首家上市公司,也是我國白酒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

白酒第一股,當年副總理批示“我同意”,10張照片溫故25年

小編特別選擇了一組歷史照片,每一張,都是汾酒25年間發展的歷史瞬間,每一張,也是中國白酒產業進程的側寫。

白酒第一股,當年副總理批示“我同意”,10張照片溫故25年

朱鎔基批示:“杏花村汾酒廠可以搞(上市),這個我同意”

白酒第一股,當年副總理批示“我同意”,10張照片溫故25年

白酒第一股,當年副總理批示“我同意”,10張照片溫故25年

白酒第一股,當年副總理批示“我同意”,10張照片溫故25年

1993年11月3日

【歷史事件】山西杏花村汾酒廠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發行新聞發佈會舉行。

1993年11月3日的這場汾酒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發行新聞發佈會級別遠高於如今的企業上市,由時任山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溫幸主持,時任山西省委常委、副省長郭裕懷擔任汾酒發行領導組組長,整個山西省都興奮不已。

此前,山西還沒有一家上市公司,當時的上海證券市場也只有29家上市公司。為此山西省構想主推資金需求量更大的太鋼上市,而發展良好的汾酒作為“替補”。

計劃到了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朱鎔基手中時,他卻對汾酒的上市計劃非常感興趣。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汾酒》記載,朱鎔基在批示山西省上市計劃時表示,“杏花村汾酒廠可以搞(上市),這個我同意”

當時,全國範圍內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革採用承包制還是股份制,仍存在很多爭論。對於汾酒來講,不僅要頂著壓力,更是因前無古人,上市要摸著石頭過河

1992年底,經全國股份制改造三巨頭——厲以寧、江平、董輔礽三位著名經濟學家反覆論證,最終決定汾酒集團代表省政府持有汾酒上市公司國家股,汾酒上市公司所有權、經營權兩權分立,這一方法也消除了外界對於汾酒上市的擔憂

白酒第一股,當年副總理批示“我同意”,10張照片溫故25年

▲1993年山西杏花村汾酒廠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掛牌儀式

1993年,山西杏花村汾酒廠股份有限公司舉行成立掛牌儀式,汾酒集團公司同時成立。次年1月6日,“山西汾酒”在上海證券交易掛牌上市,成為山西首家上市公司,成為中國白酒行業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厲以寧評價稱,“山西汾酒上市採取‘獨家發起,社會募集’的方式,能夠稱得為‘汾酒模式’。”

白酒第一股,當年副總理批示“我同意”,10張照片溫故25年

▲股民踴躍認購汾酒股票

白酒第一股,當年副總理批示“我同意”,10張照片溫故25年

▲1993年11月17日晚,汾酒股份認購證搖號抽籤儀式在山西電視臺大演播室舉行,並通過《五彩繽紛》節目現場直播。期間採用現代化搖號機均衡隨機搖號,保證了公開、公正、公平。

白酒第一股,當年副總理批示“我同意”,10張照片溫故25年

▲股票認購證券

山西汾酒上市後募集到了足夠的資金,用於萬噸工業園區建設,此後,廠容廠貌有了較大改觀,汾酒產銷量開始增加,這都為以後汾酒集團的大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白酒第一股,當年副總理批示“我同意”,10張照片溫故25年

▲1994年萬噸糧倉落成典禮

“汾酒模式”很快成為了全國國有企業改制的標本,在白酒行業中的影響尤其之大。4年之後,五糧液上市;7年之後,貴州茅臺上市,汾酒成為中國白酒產業“資本市場啟蒙”名副其實的主導者和引領者。

對於汾酒來講,上市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1994年,汾酒股票發行價3.5元/股,總市值約13.174億元。25年過去,汾酒股價達到49.59元/股,市值429.37億元,分別翻了14倍、32倍,2011年股價更是達到89.97元/股。此外,截止2017年,汾酒集團資產總額133.33億元,實現利稅35.04億元,年營業收入164.21億元,分別為1992年的24倍、28倍、37.7倍。

白酒第一股,當年副總理批示“我同意”,10張照片溫故25年

從被質疑到提前三年跨入百億俱樂部

白酒第一股,當年副總理批示“我同意”,10張照片溫故25年

白酒第一股,當年副總理批示“我同意”,10張照片溫故25年

白酒第一股,當年副總理批示“我同意”,10張照片溫故25年

2012年12月16日

【歷史事件】汾酒集團2012年度經銷商年會在廈門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1000多名經銷商代表共同慶賀汾酒提前三年進入中國白酒企業“百億俱樂部”。

按照汾酒的“十二五”規劃,汾酒集團原定於2015年實現的百億目標,結果在2012年11月6日就已經提前三年實現。

過程中,並不是所有人都有信心。2009年,李秋喜出任汾酒董事長的時候,在當年的全體幹部大會上提出2015年要實現百億銷售。彼時,汾酒集團銷售額不足30億元,這也意味著從當年開始要保證每年增長十多個億,3倍於此前的業績增長。

目標一經公佈,曾受到了很多人質疑,李秋喜也曾被個別汾酒職工扣上了“外行”、“不懂”、“瞎吹”三頂帽子。短短3年之後,百億目標不僅得以完成,甚至提前三年完成,一時讓汾酒人備受鼓舞,亦證明了李秋喜主導的汾酒改革取得了成功。李秋喜曾表示:“這三年裡,汾酒最大的改變就是思維習慣,數字的變化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觀念的變化。”

在實現百億的過程中,汾酒不僅在內部也拉起一支能打仗的隊伍,而且實現了從定位到品牌、產品、渠道的重構,市場結構、營銷模式也進一步優化,為汾酒後來的“王者歸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彼時,百億俱樂部只有茅臺、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汾酒、郎酒6家企業。汾酒進入百億俱樂部之後,改寫了白酒行業格局。更重要的是,汾酒速度也是清香速度,汾酒在全行業扛起的大清香旗幟,極大振奮了清香型白酒企業的信心。

白酒第一股,當年副總理批示“我同意”,10張照片溫故25年

國企改革試點並不如20多年前股改上市輕鬆

白酒第一股,當年副總理批示“我同意”,10張照片溫故25年

白酒第一股,當年副總理批示“我同意”,10張照片溫故25年

白酒第一股,當年副總理批示“我同意”,10張照片溫故25年

2017年2月23日

【歷史事件】汾酒集團2017年度及2017-2019年任期經營業績目標責任書籤約儀式在太原舉行。

李秋喜代表汾酒集團與山西省國資委簽訂經營業績責任書,並在《2017年度經營目標考核責任書》、《三年任期經營目標考核責任書》上分別簽字。

與20多年前,山西省在資本市場的“趕考”一樣。時至2017年,在全國轟轟烈烈的新時期國企改革中,能源大省山西省的國企改革卻呈現淺表、零碎、短期等特徵,在2017年初召開的山西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上,山西省委書記駱惠寧指出,山西國企國資改革已經到了“非改不可、不徹底改不行、不抓緊改不行”的歷史關口。

在這個關鍵的檔口,還是汾酒集團勇敢地衝了出來,跑在了山西國企改革序列的最前排,汾酒邁出的這一步,被視為山西國企國資改革向前跨出了一大步。這也可以解釋,山西省副省長王一新在簽約儀式上如此表示:

“這次簽約標誌著山西省屬企業目標責任考核改革試點正式啟動。”

對於汾酒來講,這次國企改革試點並不如20多年前股改上市輕鬆,因為依然是第一個“吃螃蟹”。為此,李秋喜“押上了自己的‘帽子’”,在簽約儀式上表示,“如因自身原因完不成目標任務,我將引咎辭職。”

身處酒業改革的最前線,李秋喜帶領汾酒人從銷售公司試點開始,“大幅度”的變革、“高強度”的動作、“加速度”的推廣,逐步通過組閣聘任制等方式,將壓力層層傳導,在改革新“引擎”的推動下,跑出了業內公認的“汾酒速度”,併成功引入戰略投資者,為“汾老大”復興拼出了形勢有利的“上半場”,酒業“三李三香”格局進一步彰顯。

汾酒國企改革試點的成績讓王一新如此評價,“從這一年的成效看,應該給汾酒集團打個高分,給李秋喜同志點個贊”。對於山西省國企改革來講,汾酒“撕開了口子”,不僅做了一道證明題,還做了一個可複製的標杆,以“點”帶“面”推動山西省國企改革“面上破冰”

不僅如此,汾酒也從“山西樣本”到“全國樣本”,先後獲得《人民日報》、新華社的權威報道,這是《人民日報》在2019年刊發的首個國企改革案例。

2018年4月,汾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秋喜作為山西國企唯一受邀代表,參加了國務院國資委主辦的“中國企業改革發展論壇;2018年12月,汾酒集團申報的“汾酒集團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邏輯與實踐”項目,從2600多個項目中脫穎而出,獲得“2018全國國企管理創新成果”一等獎。

改革從來殊為不易,從打響山西國企改革第一槍,到全國國企改革典型案例,在“非改不可”中開局,汾酒國企改革其實“很難”。

汾酒是個“大企業”,員工萬餘人,並擁有多個全資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在酒業主業之外,還涉足很多產業。在這樣一個“大企業”身上做改革文章,每一個動作,勢必牽動利益廣泛,難度可想而知。

白酒第一股,當年副總理批示“我同意”,10張照片溫故25年

行走的汾酒,創行業IP

白酒第一股,當年副總理批示“我同意”,10張照片溫故25年

白酒第一股,當年副總理批示“我同意”,10張照片溫故25年

白酒第一股,當年副總理批示“我同意”,10張照片溫故25年

2018年4月24日

【歷史事件】“根在杏花村 源遠且流長——行走的汾酒”2018汾酒文化大巡展啟動儀式舉行。

李秋喜用取自6000年杏花村遺址的火種,在有著800年曆史的汾酒老作坊點燃火炬。隨後,這支火炬沿著歷史上汾酒的腳步走向全國,一路傳遞。

李秋喜這次點燃火炬,是特別選在杏花村汾酒老作坊舉行的,這裡被視為汾酒的根,是汾酒誕生的地方,汾酒正是從這裡走出去,走出山西,走向全國,走向世界,而這一走就是幾千年。

汾酒歷史上走過的路,遠不止於此。經歷史考證和研究,汾酒的“行走”路線為“一軸兩面,東穿西漸”,即以萬里茶路為中軸,東西兩面分別沿京杭大運河、闖關東路線,至於今天的山東、江蘇、遼寧等地,和西北一線,西南鹽路,至於今天的貴州、四川等地,由此衍生出中國白酒的各大主要產區和流派。

李秋喜採自6000年杏花村遺址的火種,在汾酒老作坊點燃的火炬,點燃了汾酒6000年來的文明之光,代表著中國酒文化的生生不息與代代傳承,代表著中國酒魂、汾酒文化的蓬勃活力。

2018年,這支火炬先後傳遞到濟南、鄭州、杭州、呼和浩特、上海、西安。2019年,這支火炬將繼續傳遞。伴隨著火炬的傳遞,汾酒這個傳承文化的火炬手又奔跑在新的道路上,奉獻了一場集技藝、文物、文化、歷史“行走”大戲,實現了白酒物質與精神價值的層層擴散,最終演變為一場席捲行業與市場的“風暴”。

行業深度調整以來,白酒品牌競爭,在經歷了廣告戰、終端戰、促銷戰等階段後,已經徹底進入“行走的時代”,而汾酒邁出的“行走”腳步,重新定義了白酒品牌的“行走”,實現了路徑、內容的多重超越,實現了對過去的傳承,對當下的創新,以及對未來的自信。

“行走的汾酒”在親近消費者的同時,將文化背景和歷史積澱轉化為市場開發的有效武器,以“行走的力量”完成了汾酒技藝的完善、文化的交融和地位的穩固,到達了新的高度和境界,更點燃了中國白酒的熊熊之心。

隨著汾酒集團改革的持續深入,汾酒集團將在2019年年底通過整體上市的方式,實現集團公司層面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25年間,從山西汾酒上市到汾酒集團上市,站在歷史的新起點上,汾酒仍然在“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的一往無前道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