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空發動機何時才能趕上美俄?院士透露難得好消息

中國航空發動機何時才能趕上美俄?院士透露難得好消息

日前,中國最新小批次量產型殲-20戰機現身,與之前的殲-20原型機相比,量產型殲-20的生產速度明顯加快,而且外形設計基本沒有變化,這表明中國在近期內沒有對殲-20進行大幅度改進的計劃。不久之前,央視報道了中國新一代國產渦扇-15“峨眉”發動機的研發情況,稱這款發動機將配備在殲-20戰機上,而據現有殲-20照片研判,其配備的依然是俄羅斯AL-31F渦扇發動機。軍事專家表示,中國從21世紀初就開始研發渦扇-15發動機,明確將其作為五代機的配套發動機,但是直到現在還沒有看到服役的跡象,這反映出中國雖然在最近十幾年投入巨資研發高性能航空發動機,但依然與美俄等世界強國有較大差距。

中國航空發動機何時才能趕上美俄?院士透露難得好消息

日前,中國工程院院士、航空發動機權威專家陳祥寶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發動機工業經過多年的攻關,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比如說渦扇-10B“太行”改進型發動機目前就大批服役,配備在殲-11B、殲-10B/C和殲-15等主力戰鬥機上,但是必須認識到,渦扇-10從80年代就開始研發,是對美國CFM-56和俄羅斯AL-31F發動機的整合模仿,雖然採用了包括全權限數字電子控制器(FADEC)系統在內的先進技術,但是本質上依舊是三四十年前的產品,與目前世界主流高性能航空發動機有較大差距,特別是美國和俄羅斯,美國的F-119和F-135發動機和俄羅斯的117S、30系列發動機都已經大量服役或即將服役,與之相比,中國渦扇-15發動機的進度明顯較慢。

中國航空發動機何時才能趕上美俄?院士透露難得好消息

院士指出,這並非是航空發動機一個部門的原因,航空發動機號稱是現代工業“皇冠上的明珠”,複雜程度可見一斑,目前全世界只有寥寥幾個國家如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和中國具備獨立研製高性能航發的能力,其中中國的技術水平與前面四個國家相比還有一定差距,這是由於在精密加工、材料科學等一大批基礎技術領域中國長期落後,比如說對於加工發動機部件至關重要的數控機床,雖然國產五軸甚至九軸數控機床都已經問世,但是在實際應用中依然是日本或德國精密機床挑大樑,這些都需要一絲不苟的積累,無法一蹴而就。

中國航空發動機何時才能趕上美俄?院士透露難得好消息

這也就導致了一個略微尷尬的問題,就是中國能夠在實驗室條件上製造出合格的高性能發動機,但等到大批量產之時就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此前太行發動機遲遲未得到用戶認可就在於此,性能不穩定,並且可靠性不佳,因此空軍不得不斥資幾十億美元從俄羅斯引進AL-31F發動機,目前已經成為這款發動機最大的海外用戶,可以說,光是中國空軍的訂單,就解決了俄羅斯航空發動機企業的生存問題。

中國航空發動機何時才能趕上美俄?院士透露難得好消息

陳院士表示,即便如此,對於中國航空發動機也不必灰心喪氣,不久之後,渦扇-15發動機就將定型,很快會安裝在殲-20戰機上試飛,屆時殲-20將獲得矢量推進能力,成為符合國際標準的五代戰鬥機,除此之外,中國吸取了過去不重視技術積累的教訓,已經開始預研更新一代的航空發動機,據悉,該發動機採用了國際上領先的變循環技術,與美俄正在研發的下一代發動機處在同一級別,按照現在的進度,中國將在10-20年內趕上世界先進水平,屆時將徹底解決困惱中國戰機多年的心臟病痼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