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鮮看丨用文字打造有精神的教室

抢鲜看丨用文字打造有精神的教室

關注我們,好運連連!

小學高年級學生渴望被尊重,嚮往打動心靈的交流。我藉助文字,引導師生和家長了解彼此,走進對方的心靈;引導學生藉助筆端發現自我、認識自我、發展自我。

書信——讓教師、學生、家長彼此接納

2008年,我中途接一新班,班裡學生非常活躍,家長也喜歡質疑班主任。如何得到他們的認可,是我接班後面臨的第一大問題。

書信帶給學生的影響是深遠的,甚至是終生的。我想,何不借用這種形式與學生交流呢?

於是,我堅持每天記錄學生們的表現,並基於記錄一至兩週就給孩子們寫一封信。

在信中,我會提到所有孩子的名字,讓學生們感受到——老師能看到我的努力;讓家長們感受到——老師眼裡有我的孩子。

在信中,學生既看到了老師對自己的評價,也看到了老師對同伴的評價;家長既看到了自己孩子的進步,也看到了別人家孩子的成長。

在相互欣賞和學習中,學生和家長不僅獲得了被認可的成就感,也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在信中,我還會講別人的故事,告訴學生其中的道理;有時,我也會敞開心扉,與學生分享我的生活感悟,告訴他們我對於人生的思考;當然更會寫一寫我對學生下一階段的小期待……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我給學生寫了三十多封將近十萬字的信。

慢慢地,學生們也會通過書信和我進行交流。對於學生們寫給我的每一封信,我都會仔細閱讀,深思熟慮後給他們以滿意的答覆:《謝謝梓軒》《鼎原讓老師佩服》《答悅婷問》……

通過這些書信,家長們也看到了孩子們的快樂成長和進步,看到了我對孩子們的真心付出。鼎原家長寫下了這樣的文字:

讀了您的書信,我心中久久不平靜。透過您的字裡行間,我看到了一個堅強的女性,一個對教育事業、對學生懷有深厚情感的老師。您的精神深深地教育著我。謝謝您對孩子們的愛!

文字克服了語言交流在時間和空間上的侷限,使一發即逝的語言可以“傳於異地,留於異時”。在我們班,書信成為多元溝通的紐帶,使師生、生生、家校關係實現了良性互動。這種和諧的氛圍不僅成就了學生的成長,也成就了老師的職業幸福。

班級傳記——發現班級生活中的美

當我們用發現美的眼光去觀察生活,生活回饋給我們更多的便是美的事物。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用發現美的眼睛去觀察我們的班級,觀察班級裡的每一個人,並通過寫班級傳記的方式記錄下來。

班級傳記由學習委員負責,每天由一名學生圖文並茂地記錄班級生活裡那些美好、有趣的人和事。每天,師生會共同朗誦這些充滿真情實感的文字。

如,《老師真的會魔法嗎》一文記錄了我帶著學生們感受科學魅力的一段旅程:

“孩子們,你們相信嗎?馬老師身上有一種神奇的魔力。我能夠使力氣小的人,瞬間變成大力士,也能使大力士瞬間力量大減。”馬老師神神秘秘地對我們說。

“不可能!不可能!”同學們一個勁地搖頭又擺手。

“既然你們不信,那我就先找一個個子和力氣都相對小一些的同學,爭取讓他成為大力士。”老師接著說,“浩希,你來吧!”浩希一蹦一跳地來到了講臺前。

“下面選一個大力士上來吧!”老師環視全班,點著頭說,“小鞏是個肌肉男,肯定是個大力士!”小鞏的確很結實。

“同學們,只要我略施魔法,浩希的力氣馬上就長起來了。”老師拿起事先準備好的玫瑰花,衝著它吹了一口氣,然後讓浩希用右手按著頭頂。老師用玫瑰花在他的手背上輕輕點了三下,說:“浩希馬上就要成為大力士了。見證奇蹟的時刻到了!寶貝,你現在是不是覺得自己力氣變大了呢?”

“嗯!是大了!”我們聽浩希這麼一說,都快笑岔氣了。

同學們七嘴八舌地說:“不信,不信,馬老師騙人!”

“反對迷信,崇尚科學!”這句話還是馬老師在語文課上親自教給我們的呢!

有趣的是,同學們嘴上說不信,可是卻都興致勃勃地想要試試。大家都在猜測:馬老師這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呢?

馬老師又拉起小鞏的手,說:“小鞏,我敢打賭,你無法把浩希的手抬起來。”

小鞏用力拍了一下手,大聲說:“我就不——信——了!”只見他用手使勁攥著浩希的手腕,拼命往上提。“啊——”他漲紅了臉,都快把浩希搬倒在地了,可浩希的手還是紋絲不動地按在自己的腦袋上。我們一個勁地喊“加油!”可是,小鞏依舊無法把浩希的手和頭分開。

“看看,這就是馬老師施了魔法後的結果,不服不行啊!”老師得意洋洋地說。

“不可能!馬老師,馬老師,我再試試——”同學們都躍躍欲試。

當然,最後被老師施了魔法的同學都成功戰勝了大力士。

“我們的大力士為什麼就是不能把力氣小的同學的手抬起來呢?”老師神秘兮兮地問道。

“是不是您讓力氣小的同學用手指夾著頭髮呢?”有同學猜測到。

“把手放在頭上時,胳膊和頭形成了一個三角形。三角形穩定,不容易拆開。”有的同學把數學知識用到了這裡。

……

這時,老師揭開了謎底:“你們說得對,的確不是馬老師有魔力。大家想一想,一隻手的重量的確沒有多少,但是當你想把這隻按在頭頂上的手提起來時,其實提的不是一隻手,而是整個身體的重量。你當然就提不起來了!”

聽到這裡,同學們恍然大悟。

原來科學離我們並不遙遠,它就在我們身邊。我們生活的世界是個奇妙的世界,其中蘊藏著許多科學奧秘,等待我們去探索。

學生的文字傳遞著心音,是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掠過班級生活後的再現。我鼓勵這種發現,鼓勵學生用生動的語言記錄生活的美好。

創意小說——塑造有理想的靈魂

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喜歡幻想,想象力豐富,開始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嚮往,但缺乏目標和毅力,做事情容易“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基於這一特點,我和學生們一起商量,用文字書寫我們的理想,用理想引領前進的方向。我和學生共同給我們的創意小說取名為《我們的未來不是夢》。

小說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今天的我們”,每個學生都要先描述自己現在是個怎樣的孩子,包括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各方面的表現等;第二部分是“奮鬥路上的我們”,學生們書寫自己在實現理想路上的奮鬥計劃或奮鬥歷程;第三部分是“未來的我們”,學生們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寫出個人的理想目標。

其中,第二部分是創作的重點。學生們可以書寫自己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以及自己是怎樣克服困難獲得成長的;也可以通過合理的想象,寫出可能遇到的機遇與挑戰等。

如,子睿在《理想點亮人生》中寫道:

我的媽媽是一位歷史教師,經常帶我去博物館參觀。每一次聽講解員講述考古學家們挖掘整理文物的種種,我總會心馳神往,心中的理想就更堅定一分。最終在三年級的新年願望卡上,我鄭重其事地寫下了我的理想——當一名考古學專家。

當我滿懷信心地向媽媽宣告這件事時,媽媽卻給我潑了一盆“冷水”:“子睿,你的理想是很豐滿,可是現實卻很骨感哦!你知道要成為一名考古學家需要具備哪些專業知識和技能嗎?需要什麼樣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嗎?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考古工作者經常需要在荒郊野外工作,但你每天晚上睡覺還要爸爸媽媽陪伴,這可離你的理想還很遙遠哦,看來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雖然聽著有點令人沮喪,但這並沒有影響我對考古的熱愛和追求。媽媽的話激起了我的好勝之心,我堅信,路在腳下,只要我願意付出努力,理想就在不遠的前方。

但我的膽小問題似乎就鉗制住了我。最初,我咬緊牙關強忍著。但不到一會兒,我就被張牙舞爪的鬼怪攻破了最後防線,抱著枕頭哇哇大叫跑向爸爸媽媽的臥室……看到媽媽那充滿期待又含有些許失望的眼神,我的羞愧從內心向外蔓延。為了我考古學家的理想,我下定決心要克服膽怯的心理。

轉側難安時,我努力讓自己定神平靜下來,學著尼克胡哲的話:“把焦點放在你的夢想上,你有改變環境的力量,無論那是什麼。”

我開始回想從前看過的考古學家們的工作畫面——洛陽鏟堅決地鏟進了妖冶陸離的“百鬼夜行”;海昏侯劉賀大氣的陵寢似乎莊嚴的容不下一絲奸邪;馬王堆裡不朽的女屍是科學與智慧的成果……

慢慢地,我彷彿也成了那考古隊中的一員,在忘我的工作中滿足地進入了夢鄉。在夢裡,我常常是博學多識、膽量過人的知名考古學家,站在正被挖掘的棺槨旁果決地做去留的定斷。

每天的一小步就會向理想邁進一大步。每天我會堅持閱讀一些與歷史、考古有關的書刊;每週,我會看一些關於考古的紀錄片;一有時間,我就會去博物館參觀學習,看一看出土的文物如今光鑑亮麗,那是酬答考古學家們廢寢忘食的所得。

日子一天天地過去,見識一點點地累積……我會堅持,直到理想實現的那一天。我懷揣著的,不僅是拳拳初心,更有博聞通識的才學和出類拔萃的氣魄。

也許,將來我的理想還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化,但至少我已深感理想的價值。我們的未來不是夢,為了美好的明天,讓我們一起出發!

我試圖通過創意小說,讓學生一次又一次地將他們的過去、現在乃至於未來連接起來,讓學生把理想根植於心,落實於行。多年以後,或許學生還能懷揣著自己兒時的理想,也或許他們改變了當初的理想,找到了新的方向。我堅信,只要他們是胸懷理想的人,他們終將會擁有成功的人生。

我們用文字,只是記錄了匆匆歲月中的一個片段、一個身影。但,它可以給人的思想留下永恆。這也正是文字經久不衰的魅力所在。當班級經營中注入了文字的力量,這樣的班級便有了獨特的魅力和氣質。

抢鲜看丨用文字打造有精神的教室
抢鲜看丨用文字打造有精神的教室

欄目:班級發展與管理

MOR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