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丨基於大數據的精細化班主任工作

推荐丨基于大数据的精细化班主任工作

推荐丨基于大数据的精细化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崗位是教師職業中的特殊崗位,該崗位對任職者的素質和人格都具有較高的要求。[1]理論上教師擔任班主任是一種榮譽,是一份寄託,但在實際中卻存在著一些“不敢做”、“不想做”、“不會做”的“三不”現象。[2]

出現該現象的原因眾多,但是班主任責任大、壓力大、工作量大的“三大”現象是公認的主要原因。隨著國內民眾的教育意識提高,個性化、多元化的教育需求也越來越強烈,這就倒逼著教育管理模式也必然要革新。

因此,如何依託教育技術來精準每個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匹配公平的教育服務,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效率,化解工作壓力,是大數據時代亟待完善的教育管理問題。

班主任工作職責的解讀

從教育部頒佈的《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可以解讀出班主任工作的職責:班主任不僅要完成作為普通教師的教學工作量,還要擔負起學校班級的管理、學生的思想教育等工作,要針對每個學習者個體,瞭解學業情況、思想情況、心理健康情況、家庭環境情況等,做到因人而異的指導與干預。[3]對於這些職責,民眾的認識往往止於表淺的顯性化工作內容,而事實上,班主任的工作遠不止於此。

因此,筆者構建了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層面的“冰山模型”(如圖1)。根據模型顯示可以看出,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分為表露於冰面上的顯性工作和深藏於冰面之下的隱性工作。

推荐丨基于大数据的精细化班主任工作

圖1 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冰山模型”

由模型可以直觀地看出,基礎教育階段的班主任工作,細微到要建立學生檔案、班級公約、處理班級事務這樣的常規瑣事,還要時刻維護班級文化、引導學生有序進行班級活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完善情緒管理等來實現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同時在課改新時期的情形下,還要能夠形成學生個性化的素質測評報告,隨時與學科教師、與家長實現有效的溝通,從而幫助每個學生優化其綜合素質。

班主任工作的現狀分析

然而, 國內多方研究機構的調查資料顯示,班主任工作普遍存在責任無邊界、壓力無減輕、專業無引領的問題。[4]

從職稱認定方面來看,班主任的專業職稱缺乏相關的認定機制,是一個無專業職級的重要崗位。班主任之間即使有工齡的差異,有工作成績的良莠不同,也沒有專業職稱的區別,這就明顯打擊了班主任工作的積極性,使得班主任工作缺乏成就感。

從工作量方面來看,在瑣碎的班級管理工作中,傳統的做法大多是班主任依據自身積累的經驗而展開,有些經驗不具有科學性,甚至有些經驗是不準確的,這樣就可能影響班主任的判斷,進而影響後續的班級管理工作,導致班主任工作產生挫敗感。

當然隨著技術的推動,現在傳統的班級管理模式也會採集數據,並進行分析反饋,然而這些數據的記錄採集統計分析工作費時費力、單調重複,導致班主任工作出現倦怠感。

另外,這些週期、階段性通過班主任觀察或者量表調查形式獲取的傳統數據, 是需要學生參與採集的。這些採集形式帶有一定的強迫性和刻意性,因而會給學生帶來一定的壓力,導致數據的可信度降低,從而進一步激化班主任工作的盲目感。

基於班主任的專業發展缺乏目標引領,加上工作週期的單調重複、工作任務的繁瑣低效,就更進一步導致班主任工作缺乏動力源泉。[5]

基於大數據的精細化班級管理

要實現教育服務匹配每個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提高班級管理的精準性,減輕班主任工作的疲勞感,就必須轉變傳統的工作模式,用創新的辦法架構起具有“更多獲得感”的班主任工作體系。在這一點上,不斷興起的互聯網+教育,為班主任工作體系的革新提供了新的機遇。

教育大數據時代,多種多樣的採集技術可以通過對每一個學生學習、生活等相關信息的記錄、留存、深度挖掘和分析,完整呈現出每一個學生的實際情況,最後生成直觀的分析結果。[6]

這樣,班主任依託教育技術就能夠對每一個學生個體的微觀表現進行關注,如該學生何時到校離校、遲到早退的日期和次數、在校的時間總長、去圖書館的時間和次數、借閱了多少本書、借閱哪些方面的書、去食堂的時間和次數等。

同時,這些在學生未知情況下全程觀察、採集的數據,經過科學嚴謹的過濾、分析,具有較強的可信度。根據這些大數據的分析結果,班主任可以及時更新管理決策,調整管理行為,採用恰當的教育策略,實現精細化、個性化的班級管理模式。

01基於大數據的精細化班級管理案例

隨著教育深化綜合改革的推進、教育技術的深入應用,教育大數據對班主任工作的變革作用不斷凸顯,其中就包括不斷湧現出各種智慧教學平臺和德育管理平臺的應用。

案例1浙江省玉環縣城關一中數字化校園建設中,創新性地利用“玉環e學堂”的德育平臺將學生、教師和學校德育工作小組日常在校的數據記錄起來,涵蓋學校德育紀事、班級德育管理、綜合查詢等方面內容,形成獨特的城關一中學生德育“大數據”,在日常德育管理流程中實現三向互動。[7]

一方面,德育平臺上值班人員反饋的值日數據,可以通過平臺第一時間反饋給班主任,提醒班主任及時關注學生的在校動態,跟蹤學校班級的德育狀況,並協同德育處共同處理學生的違紀問題。

另一方面,基礎性的班級事務管理,繁雜的班級數據(包括學生個人信息、學生表現、家訪記錄、班級工作進程等)都可以通過德育平臺進行定期存儲,建立起完善立體的學生個性成長檔案;這樣能夠實現對學生各學段身心狀況的縱向、橫向比較,科學精準地瞭解重點學生的身心變化,為預測學生的未來成長趨勢提供真實數據。案例2北京師範大學未來教育高精尖創新中心為助力北京市通州區、房山區教育改革,研發了“智慧學伴”平臺服務體系。“智慧學伴”平臺意在記錄學生在校、在家等任何可能影響其學習情況的數據,通過在線的全面體檢,獲取學生成長的個人軌跡,科學分析生成測評的綜合報告。該平臺可以讓通州區、房山區的每一名學生進行在線診斷,實現單元微測、學期總測及素質測評等。

例如,北京市通州區某校某班級完成素質測評後,平臺會生成一份素質測評的綜合報告。班主任收到該綜合素質報告後,發現班上某名學生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但是在平臺記錄的品德表現中,卻得到了較低的評價。

班主任就繼續跟蹤品德表現項目詳情,發現該生原來不愛參加值日勞動,也沒參加學校的值周志願活動和一些回收資源活動。這些細微的關鍵事件,可以超越班主任的眼力範圍,可以在學生未覺察的情況下,通過平臺逐一採集,真實反映該學生的綜合素質表現。

於是,班主任就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時與家長溝通,和學生共同制定了相應的品德表現修正計劃,通過在下一學期中有意識地進行糾正和強化培養,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又如,北京市房山區某中學某班級的班主任根據平臺數據分析,發現班上某學生在學科能力表現的測評中,其“創新遷移”能力特別突出。班主任就可以根據學習能力與科技創新表現出的強相關關係,與家長和學校的綜合實踐、通用技術、物理等學科教師進行交流,彙集團隊力量,設計出符合該生個性發展的培養計劃,有效實施揚長教育。綜上所述,作為基礎教育大數據產品的智慧教學平臺和德育管理平臺,均能從一定角度為班級管理提供科學精準的綜合報告。

這些綜合報告不僅能呈現出每一個學生的課堂學習表現、紀律表現,還能滲透出學生的心理動向、個性品質、創新能力等,為班主任調配學生之間的優勢互補、協調學科教師的輔差培優、聯絡家長的家校互動等提供了科學精準的方向。

如此,面向群體平均情況的班級管理模式將會向個性化的班級管理模式轉變,從而真正實現班級管理的精準度。[8]

另外,班主任還可以利用手機客戶端的家校微信群,討論形成家長公約、建立家委會、共建家長講壇等。家長們可以在微信群中暢談親子教育、勵志教育、學法指導、情緒管理及學生的未來職業規劃等,實現優質資源的共享。

依託大數據,班主任和家長可以通過有效的家校溝通,對學生進行科學準確的定位,共同協商確立恰當的培養目標,制訂科學的培養計劃,把控學生的發展過程、預測學生的發展趨勢等,有效實施立體式精細化的班級管理。

02基於大數據的精細化班級管理模型

為了更好地指導現階段教育大數據在班級管理方面的實踐應用,筆者構建了“基於大數據的精細化班級管理模型”(如圖2)。該模型包括記錄採集過程數據、數據挖掘技術、數據存儲、智能分析與預測、可視化呈現報告、形成智慧決策、發佈管理指令、實施指令等幾個階段。

推荐丨基于大数据的精细化班主任工作

圖2 基於大數據的精細化班級管理模型

(1)對日常的教學過程,學生的學習過程,班級事務,校園安全,家校聯繫,學科教師、班主任教研動態等方面進行智能監控,全程記錄、獲取各種數據。

(2)利用相應數據挖掘技術對數據管理倉庫中採集到的教育管理信息,進行過濾、智能分析與預測,將分析結果存儲在可視化的管理系統中。

(3)將計算得到的分析預測結果以可視化方式呈現,如統計報表、圖表、儀表盤等。

(4)班主任通過可視化結果,精準便捷地獲取學生的個性化成長軌跡和整個教育管理系統的發展情況,形成智慧決策。

(5)班主任根據形成的智慧決策,發佈管理指令,通過面談、電話聯繫、微信等渠道進行溝通,有效實施指令。

(6)在實施指令的過程中,班主任的決策和學生、家長、學科教師等多方反饋的信息,反過來又作為教育管理過程性的數據,再次經過模型中呈現的環節進行週期性流動,形成一個多次迭代的數據採集與分析過程。這些多源的數據之間相互印證,可以形成管理大數據,從而提高整個系統的智能性,為班主任的智慧決策提供更多的科學支持和幫助。

大數據助力班主任工作的專業成長

基於大數據的精細化班級管理模式,對學生在校、在家的數據挖掘和統計分析,有利於學生認識真實的自己,有利於班主任和家長找到每一個學生個性化成長的軌跡,可以激發班級管理的新活力,為破解傳統班級管理的難題提供了新的思路。

同時,基於大數據的班級管理策略還可以幫助班主任擺脫複雜多樣、費時費心的數據工作,集中精力來形成智慧決策,落實班級管理行為,顯著提高工作效率,從而更好地助力每一個學生的個性成長,提升班主任工作的幸福感。

此外,在大數據的支撐下,班主任專業成長過程中,繁雜的班級數據和相應的智慧管理決策等都可以通過網絡平臺進行長期留存,建立起立體的班主任個性化檔案。

這套基於大數據的班級管理策略,是可以在後續的班級管理工作中得到有效的參考和借鑑,如在各級各類的培訓活動中,班主任可以利用個性化檔案中的歷史數據與其他班主任進行研討、交流、學習和反思,既可以對自己的後續工作做指導性的修正,又可以充分發揮優秀班主任的模範引領作用,從而獲得更多的成就感。

如此,基於大數據來精細化班主任工作,能夠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來調動工作積極性促進班主任專業的自主發展,從而體現出班主任的崗位價值。[9]

〖 註釋 〗

[1][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EB/OL]. http://www.moe.edu.cn/srcsite/A06/s3325/200908/t20090812_81878.html,2009-08-12.

[2]黃正平.班主任專業化:應然取向與現實訴求——解讀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班主任工作的意見》[J].人民教育,2006,(19):19-21.

[4]黃正平. 我國班主任工作現狀分析與對策建議[J].《教育學術月刊》,2010,(3):23-24.

[5]朱洪秋.制度創新:讓班主任崗位熱起來[N].中國教育報,2009-10-16.

[6]張韞.大數據改變教育[J].上海教育,2013,(10):8-11.

[7]管紅增.建構大數據實現個性化學習——玉環縣城關一中學習分析系統建設案例[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5,(5):18-22.

[8]餘勝泉,李曉慶.基於大數據的區域教育質量分析與改進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7,(07):1-8.

[9]黃正平.班主任專業化論綱[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

推荐丨基于大数据的精细化班主任工作推荐丨基于大数据的精细化班主任工作

欄目:理論與實踐

作者:蔡英娟 鄭金山 陳冠峰 北京師範大學訪問學者 、福建省莆田第四中學

MOR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