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學》四字經典(漢許劭)

得失之患,啟於不捨。

譯文:得失之間的憂患和災禍,皆來自於不肯捨棄。

不予之心,興於愚念。

譯文:不肯施捨、給予的念頭,發矇於一些愚蠢的念頭。

強者不予,得而復失。

譯文:勢強的人不肯給予他人,目前所得將來也會失去。

弱者不予,失之難測。

譯文:勢弱之人不肯給予他人,將來的損失更是壞到不可預期。

患死者痴,患生者智。

譯文:憂慮死亡的人,傻;擔心生存的人,聰明。

安順者庸,安逆者泰。

譯文:安心享受順境的人難免平庸,安於逆境、隱忍自處的人平安。

多予不亡,少施必殃。

譯文:多為他人付出不會讓你一無所有,吝嗇少施必定會帶來不測禍殃。

順由予生,逆自虐起。

譯文:順境之得來自於不斷的給予,逆境之禍來自於殘忍的自私心理。

福禍不侵,心靜可也。

譯文:對福禍得失的來來往往,若能做到不被打擾,那樣就能讓內心平靜下來。

以金市爵,得而不祥。

譯文:用金錢買官爵祿位,即便得到了也不會是什麼好事。

以勢迫人,威而有虞。

譯文:許多時候,擁有權勢的人習慣於以自己的地位和權力來迫使別人接受一些事情,雖然可以一時威風,事情也進展順利,其實卻因此暗藏危機,後患無窮。

貧者勿輕,其忠貴也。

譯文:暫時貧困中的人們啊,請不要看輕自己,你身上的忠誠品格和盡心盡力的為人態度是彌足珍貴的。

賤者莫棄,其義厚也。

譯文:地位低*的人不要自暴自棄,地位低下卻可做到義薄雲天,這種德性寬厚仁道啊。

賤者莫棄,其義厚也。

譯文:地位低*的人不要自暴自棄,地位低下卻可做到義薄雲天,這種德性寬厚仁道啊。

物有異也,理自通焉。

譯文:這大千世界裡面的紛繁複雜事物雖然看上去各不相同,但這事物背後的道理卻是相通的。

命有別也,情自同焉。

譯文:人與人的命數不同,但將心比心,人的感情其實都是相同的。

不省之人,事無功耳。

譯文:不能夠自我反省的人,很難指望他將來能成就什麼大事業。

苦樂由人,非苦樂也。

譯文:悲苦與歡樂都是當事人的心理感受,並不是悲苦與歡樂本身的樣子。

至樂乃予,生之崇焉。

譯文:人這輩子最大的快樂就是給予(他人),這就是生命的崇高意義。

至苦乃虧,死之惶焉。

譯文:人這一輩子最大的痛苦也就是虧欠他人,即便離世也會心有不安的。

人強不辱,氣傲無榮。

譯文:有本事、有能力的人不會遭受到羞辱,心高氣傲的人也不會收穫榮耀。

榮辱莫改,其人惟賢。

譯文:能做到寵辱不驚,始終保持為人的志向和氣節,這種人一定大賢。

予人至缺,其可立也。

譯文:給予人當下最稀缺的東西,則雙方均能安身立命

春秋易逝,宏業可留。

譯文:江山代有才人出,人的一生也不過幾輪春秋,只有宏大的功業可以長久留存。

人主興亡,非為天也。

譯文:是人之所為導致了天下興亡事,而不是上天原本如此安排。

君子興家,不用奇計。

譯文:君子興家立業,靠的是行走正道,點滴累積,不是憑藉一時奇巧僥倖得道,更不是偏離正道,以不義之財發家置業。

小人敗業,壞於奸謀。

譯文:小人敗壞家業事業,都是毀在狡詐陰謀之上。

天降之喜,莫徑取焉。

譯文:天上掉下來的好事情,不要貿然收入囊中。

不測之災,勿相欺焉。

譯文:突發的災禍降臨,也不要故意隱瞞試圖欺騙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