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周立波为何要将遗产全部捐献给国家?

大家看文章前先注意,这不是标题党,也不是诱导。

相信不少人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都是会被误导!以为是那个没事作妖的周立波,而是下面这位乡土文学的作家。那个周立波让他遗产全部捐给国家,就让他捐几所学校,估计都够他肉疼很久了,所以根本不可能是他。

此周立波非彼周立波,或许这位伟人大家都不认识,但今天必须要说说

好好认识一下,下面这个文学家

作家周立波为何要将遗产全部捐献给国家?


周立波(1908~1979),原名周绍仪,字凤翔,又名奉悟。湖南益阳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编译家。

我读过《暴风骤雨》这本书。这是一部红色精典,他曾经给了那一代人难忘的记忆。作者周立波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到延安,在鲁迅文学艺术学院任教,并发表报告文学,后来担任《中原日报》副社长。

在四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热爱党爱人民,忠诚党的文化事业,他深爱自己的祖国,把自己毕生的心血和精力献给他所热爱的事业。正是他有着这样的家国情怀,有着这样高尚的品质,他把身后的遗产全部捐赠给国家,我们就不难理解他的大义行为。

作家周立波为何要将遗产全部捐献给国家?


他的去世对中国编译界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他主持编译的托尔斯泰诗集,还没有完成就逝世了,他是抱着遗憾去世的。

周立波临终前,他拉着妻子的手道:

“不要为我而悲伤,继承我的未完成的事业”

随后撒手人寰。妻子看着没有呼吸的周立波,瞬间泣不成声,几乎哭晕。

两天后的周立追悼会上,妻子宣布了周立波遗嘱:将个人遗产全部捐给国家。

作家周立波为何要将遗产全部捐献给国家?


周立波擅长描写农村人物的生活,乡土气息浓厚,是一位杰出的乡土文学作家,曾被誉为描写农村生活的“四大名旦”和“四大铁笔”之一。周立波在四十余年的革命写作中,曾出版了《周立波短篇小说集》《周立波散文集》《周立波选集》《立波文集》等。

1979年,周立波因病去世,享年71岁。逝世前,周立波曾嘱托妻儿:自己是一名战士、学者和作家,数十年来一直从事写作,在文学领域中为党和人民工作。在他死后,要将他的遗产全部捐献给国家,用于党费和文学事业。

作家周立波为何要将遗产全部捐献给国家?


周立波曾任鲁迅艺术学院研究室的主任、多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人民文学》编委、《湖南文学》主编等职。

周立波是一位有理想、有抱负而又有深厚的文学修养的作家,以他的才华和能力,还可能写出更多、更高的文学作品,写出更多反映伟大时代的传世之作。

1979年9月25日,周立波因病在京逝世。去世前,他曾嘱咐妻子,要把他的稿费捐献给国家,妻子在处理完他的后事后,按照其遗愿,将他的稿费捐献给国家。

作家周立波为何要将遗产全部捐献给国家?


今天,人们在中国现代文学馆能够查到周立波在各个时期出版的各种版本的作品;能够查到他的《新区石油战士赞歌》、《檀湾和石湾》、《读诗杂拾》、《新岩》、《下放的一夜》、《关于小说创作的一些问题》等手稿;能够查到他给肖三、田间、沙汀、崔道怡等人的信函原件。

诺贝尔奖是颁发给不分民族、肤色、国家为人类作出贡献的人,如果诺贝尔是中国人,今天的评价可能就是汉奸,周立波捐全部财产给国家,我个人认为是有政治目的,这种捐款是国粹主义,种族主义,慈善是无国界的,应该委托给非政府组织;大家学习一下比尔盖茨,扎克伯格。

让我们向这位有理想、有抱负、真正的作家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