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博國寶級文物之國寶唐·鑲金獸首瑪瑙杯,陝博鎮館之寶

鑲金獸首瑪瑙杯為唐朝的文物,現收藏於陝西曆史博物館。唐代酒器,國之重寶,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長15.5釐米,口徑5.9釐米。是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更是陝西曆史博物館鎮館之寶。瑪瑙杯選材精良,巧妙利用玉料的俏色紋理雕琢而成,也是至今所見的唐代唯一一件俏色玉雕。▼

陝博國寶級文物之國寶唐·鑲金獸首瑪瑙杯,陝博鎮館之寶

鑲金獸首瑪瑙杯材質為醬紅地夾橙黃、乳白色瑪瑙,層次分明,濃淡相宜,晶瑩鮮潤。圓雕技法琢制,造型生動優美。杯呈彎角形,狀若一尊伏臥的獸頭,有渾然天成之感。口部鑲有籠嘴形金塞,可以卸下,內部有流,杯裡的酒可自流中瀉出。琢工精細,通體呈玻璃光澤,熠熠生輝。▼

陝博國寶級文物之國寶唐·鑲金獸首瑪瑙杯,陝博鎮館之寶

據《舊唐書·高宗上》載:永徽五年(654年)"十二月癸丑,倭國獻琥珀、瑪瑙,琥珀大如鬥,瑪瑙大如五斗器。"《舊唐書·波斯傳》載波斯曾遣使獻瑪瑙床。《舊唐書·拂菻傳》載:"土多金銀奇寶,有夜光璧、明月珠、駭雞犀、大貝、車渠、瑪瑙、孔翠、珊瑚、琥珀,凡西域諸珍異多出其國。"▼

陝博國寶級文物之國寶唐·鑲金獸首瑪瑙杯,陝博鎮館之寶

唐鑲金獸首瑪瑙杯由紅、棕、白三色相雜的瑪瑙雕成,層次分明。一端雕成杯口,口沿外有兩條圓凸弦紋,杯體光滑流暢。另一端雕鑿成生動可愛的獸首,獸首圓瞪著雙眼,目視前方。兩個長角,粗壯有力。獸嘴部有流,為不規則扁圓形,內徑最寬處1釐米,外徑最寬處1.4釐米。流口外部有金蓋帽,金蓋後面有金插管堵住流口,插管細長中空,金蓋帽雕刻成獸嘴與流口緊密相接,使杯中液體不會流出,同時給瑪瑙增加了明快的色彩。▼

陝博國寶級文物之國寶唐·鑲金獸首瑪瑙杯,陝博鎮館之寶

唐鑲金獸首瑪瑙杯的造型與西方"來通"相似。"來通"起源於西方,希臘的克里特島在公元前1500年已出現此種器物,希臘人稱之為"來通"(rhyton),它像一隻漏斗,可用於注神酒。當時人們相信來通角杯是聖物,用它注酒能防止中毒,如果舉起來通將酒一飲而盡,則是向酒神致敬的表示。傳到亞洲以後,來通廣泛流行於美索不達米亞至外阿姆河地帶的廣大區域,甚至進入中國。《舊唐書》中有“開元十六年大康國獻獸首瑪瑙杯”的記載關於獸首瑪瑙杯的產地與年代,仍在討論之中,有人認為是八世紀唐人的仿製品,有人認為是外來物品,年代在七世紀之前。但它是唐代與西域各國文化交流的重要佐證毋庸置疑。▼

陝博國寶級文物之國寶唐·鑲金獸首瑪瑙杯,陝博鎮館之寶

據專家推測,鑲金獸首瑪瑙杯的主人可能是邠王李守禮(章懷太子次子),唐玄宗李隆基天寶十五年(公元756年)因安祿山之亂逃奔四川時 ,邠王李守禮後人倉促埋下窖藏”而後來未能挖出,所以才保留到現代。▼

陝博國寶級文物之國寶唐·鑲金獸首瑪瑙杯,陝博鎮館之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