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明清古城墙细说之一,南京和西安

我国的明清古城墙描述了我国古典城市的历史,是我国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城市文明和风土人情多样性的中和表现。它浓缩了我国的建筑史。明清古城墙得以保存至今,使得人类传统城市文明与现代城市文明能够有机融汇、传承发展。因此说明清古城墙即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遗产。

我国的明清古城墙继承了中国古代的筑城技术,明清城墙的规模大小,一般遵循遵卑有序的原则。一级都城、二级王城、府城、州城、卫城等。我国的明清古城墙多达几十个。囊括了南京、西安、开封,襄阳、兴城、荆州、临海、寿县、凤阳、平遥、曲阜、汀州、台州......。今天我们就细说以下两座明清古城墙。

一 南京明城墙。南京明城墙的建筑规格属于京师城池级别。南京明城墙和城门的选址,是由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和他的谋臣等人选定并设计。南京明城墙,整体包括明朝时期修筑的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城四重城墙,是目前保存完好的京城城墙。被称为世界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现完整保存的古城墙长25.1公里。

我国明清古城墙细说之一,南京和西安

玄武湖和明城墙

我国明清古城墙细说之一,南京和西安

中华门段明城墙

我国明清古城墙细说之一,南京和西安

中山门

南京明城墙始建于1366年(元至正廿六年),全部完工于1393年(明洪武廿六年),“动用全国1部、3卫、5省、28府,152州县共28万民工,约3.5亿块城砖,历时27年,最终完成了京师应天府四重城垣的格局。 南京明城墙全长35.26公里”。初建时一共开有13个城门,13座城门中,朝阳门、神策门各有一道瓮城,石城门有两道瓮城,聚宝、通济、三山门各有3道瓮城。后来历代各有所堵塞或新开。建国后的五十年代,南京城墙大部分的城门被拆除,三分之一左右的城墙也被拆除。13座城门中,聚宝、石城、神策门、清凉门4门保存至今。南京明城墙现存有九段城墙、十四个半城门、两处遗址。现在的主要景点有中华门,玄武门,西安门,仪凤门,挹江门,中山门,汉西门等。

我国明清古城墙细说之一,南京和西安

中华门(聚宝门)瓮城

我国明清古城墙细说之一,南京和西安

仪凤门

我国明清古城墙细说之一,南京和西安

玄武门

南京明城墙还有两个显著特点: ① 城池没有严守方正之制,而是以城门位置暗合南北斗星位来彰显帝王之气、中央之位。且因为城墙依山傍水,顺应自然地势,从而使各段城墙有着各自不同的风景;②城门多配内瓮城,而且作为都城规模的城墙没有一个马面,这是很少见的。

我国明清古城墙细说之一,南京和西安

雪后的南京明城墙

我国明清古城墙细说之一,南京和西安

南京台城段明城墙

南京明城墙的历史典故也很多。其中关于南京城门,民间广泛流传的是“里城城门十三,外城门十八,穿城四十里,沿城一转足有一百二十多里”。后被简称里十三,外十八。关于民风流传最广的有沈万三和聚宝盆。到南京明城墙,你会获得深厚底蕴的人文历史。

二 西安明城墙。其建筑规格是属于二级王城规格,是明初在唐代都城长安城之皇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它位于关中平原,北临渭河,南对秦岭。东有潼关,西有陈仓。城池周围有众水环绕。现在的西安明城墙景区,是保存较完整的中国古代城垣建筑。

我国明清古城墙细说之一,南京和西安

西安明城墙护城河一角

我国明清古城墙细说之一,南京和西安

明城墙护城河夜景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巩固江山社稷,提出“如江山永固,非深沟高垒,内储外备,不能为安”。于是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下诏,开始动工修城,历时8年完工,西安明城墙是在隋唐京城的皇城基础上,向东、向北各扩建修筑而成的城墙。现在我们看到的城墙是一个东西长,南北短的长方形,周长约为13.79公里,面积11.5平方公里,集护城河、环城林带、顺城路四位一体的环城风景区。西安明城墙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

我国明清古城墙细说之一,南京和西安

明城墙上的塔楼

我国明清古城墙细说之一,南京和西安

明城墙长乐门

我国明清古城墙细说之一,南京和西安

明城墙永宁门

我国明清古城墙细说之一,南京和西安

钟楼

我国明清古城墙细说之一,南京和西安

明城墙东北角角楼

西安明城墙完全是围绕着“防御”战略体系建造,城墙的厚度大于高度,稳固如山,墙顶可以跑车和操练。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周长13.74公里。东西南北四面都有城门,主要有四个门,东长乐门、西安定门、南永宁,北安远门。每门城楼为三重:闸楼、箭楼、正楼。正楼高32米,长40余米,为歇山顶式,四角翘起,三层重檐,底层有回廊环绕。说到这里,你是不是很想去一探历史遗留的西安古城墙呢?

我国明清古城墙细说之一,南京和西安

明城墙东北角角楼

我国明清古城墙细说之一,南京和西安

明城墙上供游人骑的自行车

其它明清古城墙,待续。欢迎点评,留言柳大妈闲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