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捕蛇者說》帶學生重新思考歷史:所有的生命都不是“數字”

《捕蛇者說》出自於唐代文學家柳宗元的散文名篇。文章通過捕蛇者與毒蛇之毒反應當時社會存在的苛稅問題,是語文教材中的經典篇目。本期“我是船長”欄目作者是教過IB課程的一位老師,她通過教學生閱讀學習《捕蛇者說》,來啟發學生髮現掩蓋在所謂“歷史”之下的“底層個體死亡史”,帶學生重新思考歷史。

《捕蛇者說》是滬教版語文教材中的經典篇目。應試之外,我希望文言文能夠帶給學生對於中國古代社會制度與傳統的微觀觀察與宏觀思考,體察語言文字中的深厚人文內涵,更重要的,是以現代人的眼光對於文本中蘊含的社會問題進行思考和反省。

用《捕蛇者說》帶學生重新思考歷史:所有的生命都不是“數字”

對於生於現代、生活富足的學生而言,他們對於身陷“賦斂之毒”的“蔣氏”的遭遇是陌生的、漠然的。

因此,我首先以唐朝實行“兩稅法”的相關的背景讓學生理解當時底層百姓的生存困境,並感受中國古代社會的政治壓迫對於底層社會的影響。

安史之亂後,唐朝中央政府為加強對於土地的控制,增加稅收收入,頒佈“兩稅法”,國庫收入遠超預期,但百姓負擔大大增加,多傾家蕩產,更有眾多無法繳納者為酷吏杖刑至死。

據資料記載,公元756年,全唐總戶數為800萬戶,經過安史之亂,到公元764年,只有293萬戶。公元780年,戶口有所回升,其數為380萬戶,推行兩稅法後,又急劇下降,到公元807年,全國只有244萬戶,比兩稅法前減少了三分之一多,比安史之亂前減少了三分之二多。

學生面對這些資料和數字,大多陷入了深思。

在大多數的參考資料上,大多隻交代了柳宗元在永州寫下了《捕蛇者說》,但是如果僅僅如此,是無法感知這背後古代知識分子的情懷與作為的。

柳宗元參與了王叔文永貞革新,推動包含減少賦稅在內的多項改善民生的措施,但終以失敗告終,被貶永州。

之後,他在永州寫下這篇控訴重稅苛政給當地百姓帶來深重災難的《捕蛇者說》,可見,無論身居高位還是仕途不濟,柳宗元“立安元元”的民本思想是一以貫之的。

而中國古代文學史上,關於苛酷社會制度之下,百姓無力對抗、卑微無奈苟全性命的文本數不勝數。

比如《禮記·檀弓下》中記載一婦人在墓前痛哭家中三代男性成員盡皆死於虎口,即便此地險惡如此,依然不肯離開,極有力亦極震撼地指出“苛政猛於虎”。

而在白居易的《新豐折臂翁》中,老翁年輕時因為看到戰爭造成“千萬人行無一回”的慘狀,遂在深夜“偷將大石捶折臂”,以求“一肢雖廢一身全”。結果“至今風雨陰寒夜,直到天明痛不眠”,但是“痛不眠,終不悔,且喜老身今獨在。不然當時瀘水頭,身死魂孤骨不收。”作者以駭人聽聞之事寫盡了百姓不願枉死的掙扎,以及對於楊國忠貪好邊功的憤恨。

進入到文本中,我希望學生能夠體會文章大家柳宗元文字背後的筆力與奧義。

文章以“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觸草木盡死;以齧人,無御之者”開篇,頗有肅殺之氣,一來確如慣常的說法,為後文將捕蛇之苦與賦斂之毒相較埋下伏筆,不過,在我看來,此句所渲染的可怖陰森也與全文民生凋敝、生靈塗炭的基調和內蘊是相互映襯的。

而文章中蔣氏“專其利三世矣”、“吾祖死於是,吾父死於是,今吾嗣為之十二年,幾死者數矣。”數語,頗有可琢磨之處,如“專……利三世”,“吾嗣為之”等,傳承如此兇險之事已然反常,竟似乎還甘之如飴、稱之為“利”的荒誕更顯出苟全性命的辛酸。

用《捕蛇者說》帶學生重新思考歷史:所有的生命都不是“數字”

通過閱讀這篇文章,我希望讓學生髮現掩蓋在所謂“歷史”之下的“底層個體死亡史”。

一來,我希望學生理解,每一個個體的生與死建構了真正的歷史,所有的生命都不是“數字”,不應該被漠視。

文章中“曩與吾祖居者,今其室十無一焉。與吾父居者,今其室十無二三焉。與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無四五焉。”僅寥寥數語。但是在這一輕描淡寫卻又觸目驚心的數字所遮掩的,是因為嚴酷的統治、惡劣的生存而從人間徒然蒸發、被漠視被遺忘的生命。

我希望學生不要對這樣代表生命的數字麻木,更希望他們能夠知道鮮活的生命不但不應該被漠視,也不應該僅僅成為一些數字,每一個個體的生命的歷程建構的,才是真正的歷史。

二來,我希望學生去感知柳宗元所記錄的每個底層個體的生存境遇。

“鄉鄰之生日蹙,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號呼而轉徙,飢渴而頓踣。觸風雨,犯寒暑,呼噓毒癘,往往而死者,相藉也”何謂走投無路,何謂奄奄一息,何謂風餐露宿,當“身體”這一最後的資本也無可依靠、何謂絕望,這些都是我希望讓學生有所“感覺”的,真正的悲憫之心是始於理解的。

三來,我希望讓學生反思底層境遇背後的社會邏輯。

捕蛇乃是“太醫以王命聚之”,這背後,是君貴民輕、輕賤百姓之命供養皇家,是至高無上的皇權對於百姓任意的役使和壓迫。

而“永之人爭奔走”一句,一個“爭”字,寫盡了百姓面對皇權,如股掌之間的螻蟻的惶惶之態。以“捕蛇”代替同樣是政府制定的賦稅,百姓沒有拒絕和選擇的權利,只能被壓迫、為自己爭取有限的生存空間和最後的希望。而捕蛇之人的死,是他們生的代價,而早死,是他們的宿命。

而知識分子如作者呢,寫作此文“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固然可見為民請願的拳拳之心,但是全然寄望於君王則可見古代知識分子的無力和侷限了。

我還與學生探討蔣氏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一方面,他確乎是一個被社會壓迫的可憐人,但是另一方面他作為“順民”的僥倖與麻木又是應該讓作為現代公民的學生警惕和反思的。

“吾恂恂而起,視其缶,而吾蛇尚存,則弛然而臥。”一句,刻畫了惶惶不可終日的生活中,蔣氏苟且偷生,守護著自己最後的生機和安寧,活得謹慎而又卑微。但是我們要思考的是,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蔣氏真的能夠在這樣的社會之下,依靠一條“蛇”獨善其身嗎?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盡吾齒”一句,當“活著”僅僅只是為了活著而活著,所做的一切僅僅為了“吃”和“活”,人與動物何異?人的生存不可悲嗎?

“又安敢毒耶?”一句中既有無力反抗乃聽天由命的苦楚,但其中不敢反抗,不想改變的怯懦麻木又是需要反思乃至批判的。

教一篇《捕蛇者說》給我的學生和我自己都帶來了許多思考,我希望他們能夠對於這個社會的各個階層的命運是關切的、有感知的,對於社會和歷史的邏輯是有思考、有反思的。

文章摘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