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喜過年、謹防意外之:鹽不過“6”

“人如其食”——今日份心靈雞湯。

眼瞅著就要過春節了,眼瞅著屋主老阿姨也快要過生日了,身為一個資深(年邁)水瓶座,提到生日二字,首先想到的,已經不再會是禮物,而是如何抓住歲月的尾巴,讓皮膚老得慢一些、頭髮掉得少一些、髮際線留得多一些……

前些天在微博問答裡,隨便撿了一個問題,關於“30歲的女生如何養生”。老阿姨覺得,以自己四十多高齡來回答90後這個“凍齡”問題,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且有說服力了,有圖有真相(雖然Iphone自帶前置鏡頭依舊有一定欺騙性)——去年份生日照。

為了跟大家傳授駐顏秘訣,老阿姨也是豁出去了,不P圖,是不是很勇敢?(其實不僅沒P圖,還沒洗臉)


歡喜過年、謹防意外之:鹽不過“6”

保持看上去沒有那麼老的方法,我有一大籮筐,但是,今天只說一點,一個看上去非常小、影響卻非常大的“點”:

其實,關於鈉鹽的話題,我不是第一次說了,既往特別努力地跟大家科普過吃鹽太多與血管和血壓健康之間的關係,而我這麼多年來,皮膚保持得還算好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吃得相對沒那麼”口重“!一方面我吃外賣快餐類高鹽食物的幾率低,另一方面,我吃肉喝湯的量不多,雖然我也正常吃肉,但相比於很多人,還算是略少的(比如一天中只有一頓較葷),因而肉中”自帶“的鈉鹽攝入會相對少。

所以,我血壓一直很健康,且不會因為鹽攝入超標而讓皮膚容易浮腫、粗糙、彈性差。

當然,我把鹽攝入量的問題放在春節前強調,絕不可能只是為了老少姑娘們的駐顏大計,更多的,是想提醒大家:春節是個美好的節日,也是特別容易發生心血管意外的節日——美食和聚會太多,且適逢冬春交際,戶外活動及出汗少,飲食中鹽分過多容易導致血壓飆升,再加上日夜顛倒的作息,因胸悶頭疼來醫院看急診的真的不在少數。

不可大意!

畢竟,中國有2.7億高血壓患者,而中國人食鹽攝入量已經超出了推薦攝入量6克的一倍,高達12克之多!原因可以歸結為我們對“鹽”有著太多的誤解:

歡喜過年、謹防意外之:鹽不過“6”


歡喜過年、謹防意外之:鹽不過“6”


歡喜過年、謹防意外之:鹽不過“6”


歡喜過年、謹防意外之:鹽不過“6”


歡喜過年、謹防意外之:鹽不過“6”


歡喜過年、謹防意外之:鹽不過“6”


歡喜過年、謹防意外之:鹽不過“6”

世界衛生組織於近期提出了“鹽不過6”的倡議,希望作為高鹽大國和心血管疾病大國的中國,通過簡單三招,遠離高鹽飲食給健康帶來的危險

而這三招的核心,是實現對味蕾的馴化:研究表明,即使減少食物中25%的含鹽量,我們也很難有所察覺。 訓練味蕾會讓它隨著鹽攝入量的減少,變得對鹽比較少的食物味道更為敏感。在一兩個月以後,我們將有可能更享受減鹽食物!

第一招 烹調少放鹽


加鹽晚比加鹽早好!


歡喜過年、謹防意外之:鹽不過“6”

“鹽不過6”,從廚房開始,中國超過80%的鈉是通過在家做飯加鹽而攝入的——晚加鹽比早加鹽好,在飯菜出鍋的時候添加少量的鹽,而不是在烹飪過程中加鹽(烹調過程中加鹽容易讓鹽被充分吸收),從而可以少放鹽而不減少鹹味。

第二招 外出就餐時提出低鹽要求

無論是選擇在外吃飯或叫外賣,要求飯菜低鹽。在我國膳食中的80%的鹽來自家庭烹飪過程中添加的鹽。但是,這一數據也可能發生變化,隨著飲食習慣的改變,越來越多的鈉是通過包裝或加工食品、或在餐館吃飯而攝入。

春節大餐,越來越多的家庭選擇在外包桌,對餐廳提出低鹽要求,是對家人更貼心的關懷,也是降低節日期間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有力措施。團圓的日子,美味和安全同等重要!

第三招 閱讀食品標籤

春節期間少不了備上大量零食招待親朋,預包裝和加工食品很容易成為節日打發時光的零食重頭戲,它們是含鹽量高的“重災區”。因此,購買前檢查標籤,留心含鹽量,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有小孩子和高血壓患者(青年及中老人)的家庭。

中國的食品標籤是按每100克所含的營養成分進行標示的,所以在要計算所選食品是否含鹽過高時,可能需要一些小技巧。


歡喜過年、謹防意外之:鹽不過“6”


其實,鈉鹽攝入攝入過量,不僅僅對血壓有不良影響,還被發現對多組織多器官有多方面的負面影響,包括:

  • 惡化肺部炎症
  • 延緩傷口癒合
  • 導致動脈高血壓
  • 腎臟炎症
  • 引起神經血管及認知功能障礙
  • 改變腸道菌群組成(例如:高鹽飲食可降低乳桿菌屬丰度)、間接影響免疫系統
  • 其它


雖然鹽攝入量過少也可能影響健康(例如使免疫防禦受損),但,這種情況在國人中發生的太少了,所以,各位親友們,我們還是參考世衛組織的建議,鹽不過“6”吧——畢竟,春節是一年中最美好最吉祥最需要用安康引出四季幸福的日子……

—— 全文終 ——

遂謙碎碎念

遂謙提前給大家拜早年啦,心意簡樸卻真摯,願:

健康快樂、幸福平安、諸事順利、喜樂安康

感謝您的閱讀,更多專業營養科普內容(成人及母嬰),歡迎關注我的個人自媒體:搜索微信公眾號“遂謙的營養小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