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一年 英特爾與紫光展銳合作變卦

此前官宣將聯合開發全新智能手機平臺,搭載英特爾5G調制解調器,業內人士稱結局早已可知

“和英特爾在5G上的合作從未展開,去年只是簽了合作協議。”不到12個月時間,紫光展銳與英特爾在5G上的合作伙伴關係最終以破裂收場。

2月27日,對於終止與紫光展銳的合作,英特爾回應稱這是雙方共同決定,並且完全是商業決定。而就在前一天,紫光展銳發佈5G基帶芯片產品,稱其為自主研發。

有業內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由於產業地位和能力的不對等,紫光展銳與英特爾合作的項目結局其實早已可知。因為好的項目英特爾自己就可以研發,選擇合作則是出於戰略考慮,項目中紫光展銳比較被動。

5G由合作變競爭,曾有意打造中國品牌

紫光展銳是Vivo、TCL、中興、聯想和三星等入門級手機型號的供應商。根據第三方機構TrendForce報告顯示,其2018年預計營收為110億元人民幣,與2017年相比下滑0.5%。

早在2018年2月,紫光集團旗下的紫光展銳在上海宣佈與英特爾達成5G全球戰略合作,將面向中國市場聯合開發搭載英特爾5G調制解調器的全新智能手機平臺,並計劃於2019年實現與5G移動網絡的部署同步推向市場,其首個產品當時的定位是面向高端。

紫光展銳首席運營官王靖明在當時表示,將藉助英特爾的技術積澱,打造中國品牌。而英特爾客戶端計算事業部副總裁兼互聯產品與項目部總經理顏辰巍則表示,英特爾參與合作,將提供標準制定、探索實驗和平臺構建等技術專長。

雙方當時稱這是一項長期協作,將包含一系列基於英特爾XMM 8000系列調制解調器,面向多元市場和多條產品線的合作。

然而,時至2019年2月26日,紫光展銳發佈5G通信技術平臺馬卡魯和5G基帶芯片春藤510。在隨後的媒體採訪中,紫光展銳向媒體回應稱,和英特爾在5G上的合作從未展開。

在巴塞羅那世界通信大會的英特爾簡報會上,該公司5G戰略和計劃辦公室總經理Robert Topol表示,決定結束合作關係是“最近才做出來的”。世界通信大會是通信行業全球年度最重要的大會,數個影響行業的決定都出自於此。

英特爾投資紫光展銳,稱目前尚無變化

有媒體援引知情人士話稱,前英特爾CEO科再奇是這個合作的倡導者和發起者,而他現在已經離開。從2013年掌舵英特爾以來,科再奇曾一直積極追趕移動芯片市場的霸主高通,中國成為這個核心戰略的一環。儘管英特爾早在20多年前就開始在中國投資、建設工廠,設立研發部門,但直到科再奇上任後,才建立了更深的合作。

2014年,科再奇曾訪問清華大學,並首次談及與中國企業的合作。當時,他與紫光集團和展訊公司的高管見面。8月,他第二次到訪北京,停留了24個小時,便談妥了一筆交易,為了擴大該公司在中國的前沿陣地,因為這裡是全球最大的手機制造和銷售市場。

2014年10月,英特爾曾宣佈以15億美元投資展訊通信和銳迪科微電子的控股公司20%股權。時任清華控股董事長徐井宏曾稱,這筆投資開創了中美芯片企業的全新合作模式。事實上,在這個交易達成前三個月,高通與上海中芯國際合作生產高通芯片,高通將幫助其安裝第一套28納米生產技術。

當時分析師和行業人士都認為,展訊通訊和銳迪科兩家獨立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公司將合併。2013年,這兩家公司分別被紫光集團以17億和9億美元收購。2017年12月,科再奇與時任工信部副部長羅文會面,就英特爾在華合作交換意見。

但現實情況卻是,直到2018年2月,展訊和銳迪科才完成合並,成立了紫光展銳。根據紫光集團的規劃,展訊部分繼承了智能手機芯片設計的任務,肩負著芯片自主設計和在自主知識產權上飛速發展的要求。

對此,英特爾方面向記者確認該筆投資目前沒有變化。

商業合作失敗,競爭已開啟

至於此次合作破裂對雙方的影響,市場諮詢公司CINNO分析師楊文得對媒體表示,英特爾仍可以與其他潛在的中國客戶合作,擴大其影響。但對紫光展銳來說,可能意味著失去向業內有能力開發這種技術的人快速學習的機會。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紫光展銳依靠自己的技術仍然可以進行研發,但是性能與業內巨頭相比會差一些,而展訊4G研發從宣佈到真正商用用了3年時間。面對5G的窗口,產業能否給紫光展銳技術成熟留足時間仍不可知。

近日,Robert Topol披露了英特爾最新的5G產品計劃,相關產品將於2019年上市,並將在2020年大規模採用。幾乎在同一時間,高通宣佈,首批採用第一代5G方案的終端預計在第二季度就將陸續上市,基於第二代技術的終端產品則將最早在年底發佈。此外,高通表示,已將5G集成進了高通驍龍系統級芯片,預計於明年上半年發佈5G終端。

此外,紫光展銳市場副總裁周晨告訴記者,目前計劃在2019年終與運營商進行相關測試,第三季度末到第四季度會出原型產品,其中一些開始預商用。“因為(牌照)還沒發,也談不上大規模商用。”

新京報記者 梁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