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會不會爆發全球性經濟危機?

2018年的經濟寒冬,可以說是從線下直接延伸到了線上。不管是新晉的互聯網產業,還是傳統的實體制造行業都紛紛遭到波及,遊戲產業更是經歷了改開以來難得一見的遭遇。版號停發,迫使大量中小型遊戲公司無法維持生計,只能轉型成獨立工作室紛紛將目光投向海外。

而京東、美團等互聯網電商大亨更是紛紛被曝裁員,一時間"互聯網寒冬"讓所有年輕白領們為之一振。網上甚至流傳出"2018年是十年來經濟最差的一年,也是未來十年中經濟最好的一年"的說法。說實話,這樣的言論未免過於悲觀,如果單單是看國內的話似乎確實如此,但不考慮宏觀環境就對國內經濟狀況妄下評論,這種做法無異於耍流氓。因此,國內很多網友的觀點更多傾向於主觀。

2019會不會爆發全球性經濟危機?

2019年,對於互聯網產業以及實體制造業來說,依舊有著很多不確定因素。雖然我們的實體行業跟在線零售已經完成了很好的轉型嫁接,不少廠家已經從對經銷商依賴轉向了線上交易平臺,大量經銷商失去了地域優勢。這也是為什麼2018年的經濟寒冬,能夠同時波及線上以及線下的主要原因。

在2018年,我們無可避免地面臨著經濟下滑的壓力,中途也遇到了不少挑戰。首先無可避免的就是貿易戰所帶來的衝擊,而英國脫歐以及法國"黃馬甲"運動,也對世界經濟環境造成一定的波及。其實如果放眼全球的話,出現經濟下滑的國家並不只有中國,而是在歐美主導下各個大大小小的國家。

2019會不會爆發全球性經濟危機?

如果在這種大環境下,中國經濟的發展還能逆流而上,那真的是很不可思議了。畢竟在各項金融泡沫以及產能過剩、通貨膨脹的前提下,還能保持一定就業率,在筆者眼裡已經是相當不錯了。畢竟在筆者的印象當中,每次出現金融危機,都或許會有一個行業要被市場驅逐,97年的香港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而2019年對於世界各國來說,都是需要休養生息的一年。至少在目前情況來看,中短期內並不會出現大規模經濟衰退的現象。毫無疑問,美國在揹負著沉重國債的前提下,將會把重心從金融逐步轉移到工業上。而日本以及東南亞國家的經濟也將會逐步回調,但歐州局勢依舊撲朔迷離,英國脫歐遲遲不見定音,而法國的"黃馬甲"運動至今,依舊如火如荼地進行。就業率下降,成為了世界各個國家面臨的首要難題。英國脫歐導致了風投投資減少,而就業率下降引發的則是內需下降等問題。

2019會不會爆發全球性經濟危機?

反觀我們目前的經濟市場,現階段我們依舊處於去產能化以及低端產業的階段。儘管在經濟增長方面依舊處於"軟著陸",但同時也給了各行各業休養生息並準備迎接下一輪風口的機會。而大洋彼岸的美國,目前狀況依舊不容樂觀,減稅政策延長了美國的復甦週期,但並不能實在地解決失業率等問題。在薪資增長以及通脹壓力下,美國本土企業不願意在美國國內建立工廠也是情有可原,而減稅政策也加重了美國本身就已經難以償還的國債,美元在短時間內依舊走強,這將會拉低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恢復。

在全球國家面對國際形勢複雜嚴峻、經濟環境嚴峻複雜的背景下,我們目前所期待的經濟復甦依舊離我們相差很遠。但中國勝在經濟體系本身有著高強度的韌性,因此在面對戰略機遇的時候,仍然可以爆發出驚人的威力。當然,這並不是歐美日乃至全世界等"列強"們願意看見的,至少在目前來說,美國以及北約想要發動金融狙擊或者引發大規模經濟崩潰的情況不會出現。

2019會不會爆發全球性經濟危機?

俗話說,"商場如戰場",但貿易過激化所導致的結果就是雙輸,這點相信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在18年年末,美國最終還是開啟了跟中國的貿易談判。如果從兩國環境上來看的話,中國似乎更勝一籌,不過是慘勝,在出口方面我們依舊處於劣勢。相信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中美兩國在貿易上仍然會有摩擦,但是並不會放棄任何一個溝通的機會,直到雙方都能找到一個能夠實現共贏的發展方向,這對於兩國企業家以及群眾來說都是最好不過的結局。

雖然如今我們的經濟形勢面臨著巨大壓力,但就目前來講大家都已經盡力了,能夠在逆境裡面穩中向好是我國如今強大的表現之一,你們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