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金像獎歷屆最佳電影回顧59屆:野戰排

好萊塢愛大片毫無置疑,戰爭片多數場面宏大,氣勢磅礴,甚受青睞,衝擊奧斯卡總是勢在必得。野戰排(Platoon)在第59屆奧斯卡金像獎贏下最佳影片,讓鬼才奧利佛·斯通(Oliver Stone)摘得最佳導演獎,自編自導的奧利佛揚眉吐氣,用冷靜的眼光打量越戰,用電影語言把戰爭消磨人性的殘酷,慢慢長卷展開。影片讓人看得很壓抑很無奈,人性的善惡,在戰爭中被無限放大,此電影擔當了批判越戰的責任,雖然沒有任何理論,只是從一個叫克里斯(Chris)士兵的戰爭經歷展開。

奥斯卡金像奖历届最佳电影回顾59届:野战排

克瑞斯是個富家子弟,但是他有些找不到北,於是輟學高等學府,自願請纓去最苦最累的越戰叢林戰場。他到了高溫潮溼的叢林前線戰壕,被很多不理解包圍,那些年輕的美兵戰友們都自嘲說,自己高中畢業,沒機會上大學,來戰場就算了,克瑞斯一個堂堂大學生,也來湊熱鬧,真是得不償失啊。克瑞斯是個有想法的年輕人,他目睹戰爭這一切,一直在反思戰爭的意義在哪裡。最後影片結尾,也藉助克瑞斯之口,表達了導演的真實想法:去戰場上根本不是去打敵人,完全是和自我作戰,發現自己的人性之惡罷了。

影片用了極多的長鏡頭,來描述戰爭。越戰完全是一場原始戰爭,一切恢復到最原始生存狀態,士兵們露天席地而憩,身邊毒蛇時有出沒,被蟲子咬,被雨水淋,在泥土堆裡爬行,他們二十四小時精神高度緊張,看到越南人的臉,立馬赤膊掃射。戰爭就是把殺人合法化。兩個八輩子都不會遇到的人,因為各自為國家效力,便要置對方於死地。圍繞克瑞斯和他的戰友們生活的鏡頭描述,細微全面。這些戰爭鏈最底層者,吸毒說髒話,他們不過是政客們手中的一枚棋子,不幸在戰場上犧牲了,屍體不過是被推土機碾到一個大坑裡群葬,來被運送回母國的機會都沒有。

這也直接造就了他們的另類行為。這排士兵,來到一個越南人安居樂業近千年的寧和小村莊,看到手無寸鐵的農民,一部分士兵藉機宣洩,抓住越南人找樂,以殘殺村民為樂,另一部分士兵,還是有人性,認為要放過村民,本來同是一個戰壕裡的兄弟,竟然分為兩隊人馬,幾乎要反目為仇。這就是人,不管在什麼地方,都有好人和壞人。結果,壞人佔上風,點火燒了整個村子,一個世外桃源從此變成人家地獄。後來當克瑞斯坐著直升飛機從上空看這個被燒為灰燼的地方,感慨這是重溫他們的犯罪現場。

越戰的平臺,讓很多好萊塢的電影誕生。美國人當今已經能心平氣和地看待這場戰場,此原本是一次徹底的失敗,浪費人力財力,褻瀆生命,讓無數冤魂飄蕩在越南的土地上,至今陰魂不散。奇怪的是,從越戰開始到結束的進行時當中,雖然美國國內反對聲持續不斷,但是同時期的美國電影卻對越戰歌功頌德,認為美國人出於人道主義,出手相救,犧牲國家利益,去拯救越南人。一部《綠色貝雷帽the green berets》便是此類電影典型代表,是美帝對自我高度頌揚的老大主義極端表現。

對美國打越戰很是不理解。老丹分析了冷戰期間,美國為了世界制衡,不遠萬里,不人道地入侵越南,是為了抑制越共,牽制蘇共。如同日本人入侵被中國人自然抵制,越南人自衛反擊美國人的侵略,人民戰爭在《野戰排》裡面被表達。那時的越南,胡志明有其理想主義,想把越南發展為獨立的國家,但是美國懼怕共產黨,以為共產主義和資本主義水火不容,必須消滅掉,更怕多米諾效應(Domino theory),一個國家轉變,會帶動一批跟著轉。歷史總是打臉大國主義,雖然蘇聯分崩瓦解,目前美國依然將俄羅斯視為強有力的對手,獨立檢察官穆勒調查特朗普的通俄門事件如此徹底,就是不希望讓俄羅斯左右美國政壇。

特朗普當初想躲避戰爭,不願上戰場,求老特朗普幫忙。正好老爸有個租客醫生,就讓其幫忙給特朗普開證明,說他有骨刺(bone spurs),體檢不合格,無法去前線打仗。其實,在《野戰排》裡面說得非常徹底露骨,基本上衝鋒陷陣打赤膊戰的都是窮人家的孩子,富人家的孩子在後方大本營或者不那麼危險的地方,比如空軍之類供職(一般是管理層),還可以立點戰功,為以後青雲平步撈資本。

《野戰排》主人公克瑞斯蒂扮演者查理·辛(英語:Charlie Sheen)在裡面青春逼人標準帥哥一枚,戲份很重。影片的主線基本是靠他的獨白推進,實際是影片創作人借其之口來闡明立場,以他作為觀眾的視野,來進入那場讓美國人至今依然心痛不已的戰爭。美國人沒有勝利,但是主流媒體依然宣稱因為美國人的到來,越南人的命運從此改變。具有嘲諷意義的是,的確有一批越南難民到美國申請庇護,藉機獲得美國綠卡,從此在美國繁衍生息,已經樂不思蜀。其實,戰爭永遠都是為當局服務,最苦的不過是老百姓。縱觀古今中外,此理論放之四海皆為真理。一部電影,讓人回味無窮,把一段歷史濃縮在兩個小時裡面,古今中外,除了皮膚文字不同,人性善惡皆是相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