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案板街: 宜春园中曲犹然,易俗社内罢烽火

西安案板街: 宜春园中曲犹然,易俗社内罢烽火

扇开合,锣鼓响又默

戏中情戏外人凭谁说,喜怒藏粉墨

乱世浮萍忍看烽火燃山河

位卑未敢忘忧国,哪怕无人知我

案板街,这条不足300米的街道,在300多年前的清朝早期以贩卖砧板得名。在城市的喧嚣与繁华之中,却独守朴素与幽静。见证了这个国家,这座城市一段惊心动魄,山河家国的历史。

只要板胡声响起,陕西人就能忘记一切地沉浸在那个秦声秦韵的世界里,无论是杨玉环秦声七月七日长生殿,还是与民间杂戏融合的秦腔;无论是「王朝马汉喊一声」里的粗犷豪迈,还是「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里的诙谐幽默,或者「叫声相公小哥哥」里的娇嗔,陕西人的骨子里生来就有这对秦腔的热爱与虔诚。

西安案板街: 宜春园中曲犹然,易俗社内罢烽火

辛亥革命前期,蔚然成风的文艺改革席卷了全国。当时陕西史修局总纂李桐轩先生和孙玉仁先生认为如果人民的知识闭塞,国家根本就没有进步可谈。于是决心用戏曲改良社会,用戏剧教育老百姓

他们在西安城的西一路上,设立易俗伶学社。1912年8月13日,正式召开了易俗学伶社成立大会,后又将戏曲社的名字改为易俗社,取移风易俗的意思。

西安案板街: 宜春园中曲犹然,易俗社内罢烽火

民国六年(1917)年,购关岳庙街 “宜春园”(位于如今的案板街)作为易俗社演出场所。陕西督军陈树藩题“易俗社”牌匾。开启了易俗社秦腔戏曲创作推陈出新的全新局面。用曲折传奇的故事,宣传爱国与民主,反对封建迷信,提倡婚姻自由。

1924年,鲁迅先生来西安讲学,连续五次在易俗社观看秦腔演出。听罢在日记里写下了“月甚朗”这样的词语。在离开西安的前一天,捐给易俗社50块银元,亲笔题‘古调独弹’四字,制成匾额赠给易俗社。

西安案板街: 宜春园中曲犹然,易俗社内罢烽火

1936年12月9日晚,西北军将领杨虎城在易俗社陪南京方面政府要员听戏,当即决定配合张学良方面行动,下令后,为不使蒋系官员看出破绽,继续陪他们看戏。

但到十点仍不见动静,杨从易俗社急回总部问了情况,于是请几位地方绅士再点几段戏,以延长时间等待临潼方面消息。事后,张、杨决定扣蒋不能再拖。十日准备,十一日晚行动。”

西安案板街: 宜春园中曲犹然,易俗社内罢烽火

1936年12月11日,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宴请随蒋介石来西安的所有军政大员,并在城内易俗社剧场看戏,请他们领略秦腔的风采。

戏台上,才子佳人依然在方寸天地中演绎着悲欢离合,浑然不知台下早已暗流汹涌,易俗社剧场内,两天八小时的盛大演出晚会“掩人耳目”,一场决定国家生死大事的计划就此落定。

西安案板街: 宜春园中曲犹然,易俗社内罢烽火

上世纪三十年代国难当头,抗日的战火蔓延到西北,易俗社封至模先生创作的《山河破碎》与《还我河山》。以宋朝抗金英雄岳飞抗敌救国的故事,激发人民的爱国斗志,唤醒国人奋起自救,抗击日寇。

以文艺为抗日救国做出贡献。

西安案板街: 宜春园中曲犹然,易俗社内罢烽火

如今,绿荫下红砖绿瓦静静地诉说着岁月走过的痕迹,几声秦腔袅袅传来。哀婉的板胡,轻快的扬琴和女婉转的唱腔,仿佛穿越时光将我们带回了那个烽火兴亡,家国山河的时代。如今的西安曾是多少当时人盼望的辉煌盛世景象,过年听秦腔,感受西安文化艺术包围下的新年。

图/城墙下、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