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假如世界末日,你與誰道別?

文 /魏萊巴巴

當地球受不了太陽的霸道,攜人類私奔去遠方,不管那是不是一個永遠等不到的未來,但私奔的心情應該還不錯。


流浪地球:假如世界末日,你與誰道別?

《流浪地球》在這個史詩般的劇情中我們看到了世間史詩般的親情。

由吳京飾演的父親劉培強揹負著人類的希望,為了劉啟和他姥爺的地下城名額放棄治療病危的妻子,踏上空間站,成為領航者,也在地球存亡時刻撞擊了木星。

兒子劉啟與父親分別10多年,怨恨放棄母親的父親,怨恨不陪伴自己的父親,卻在最後時刻也怨恨了父親的父愛。

吳孟達飾演的姥爺韓子昂是地表救援者,擔負著對於劉啟的養育責任;回憶著人類最平凡的溫情,特別想吃老伴兒做的面,儘管很鹹,卻每次都要吃光。

妹妹朵朵是個孤兒,得幸為韓子昂所救,青春叛逆,但又依戀姥爺和哥哥。


流浪地球:假如世界末日,你與誰道別?

假如世界末日,你與誰道別?

《流浪地球》,外殼是科幻片,內核卻是中國式情感。這也是中國科幻片的特色,飽含人文關懷和真摯的情感。

就像片中莫斯所表述的,讓人類保持理智,目前的人類文明是做不到的。

人類之所以屹立於食物鏈的頂端,是因為情感;因為情感,人類才與眾不同,才創造了燦若星辰的人類文明。

什麼是中國式情感?

是最後時刻劉培強毀滅莫斯的衝動;是撞擊木星途中與兒子道別的釋懷;是為了顧全大局,帶著人類的希望裝向木星的無謂;是爆炸之後,天邊那一抹最亮的光。


流浪地球:假如世界末日,你與誰道別?


該片認為地球擺脫木星危機,使人類存活,靠的不是冰冷的數據,而是靠偉大的情感。

“力學之父”阿基米德曾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翹起整個地球”。

支點不就是承載著人類希望的情感嗎?別忘了,阿基米德還是兩千多年前的哲學家!

於宇宙洪流中,人類雖如蜉蝣、塵埃,但情感卻讓人類擁有直面宇宙的力量!


流浪地球:假如世界末日,你與誰道別?

這就是影片所傳達的中國式情感,並希冀我們與人為善,呼籲我們改善人類之間的人際關係。

如此宏大的主題,卻映射著平凡的情感。

正如導演郭帆在採訪時稱:“我們生活中有很多苦難和不如意,我希望在電影中勾勒出一個更美好的世界和更美好的人際關係。”

在這裡,我們看到了一部製作精良的科幻片,這裡面飽含著導演的探索精神、人文理想和敬業態度,也讓我們看到了中國科幻電影的未來。

郭帆還稱:“外部的包裝我們可以好萊塢式,但我們裝進去的靈魂是不一樣的,所以最後表達出來的情感是中國式的。”

就像網絡上流行的說法: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光芒萬丈的外表,一定包裹著燦爛的靈魂。


流浪地球:假如世界末日,你與誰道別?

冰心說:

愛情是一種純度,朋友是一種廣度,親情是一種厚度。

無論是愛情、友情、親情,都有極致。

尊重情感,才能贏得人生。

在宇宙洪流中,我們無論身在何方,有親人的地方就是家。

誠願天下父母身體安康,願妻子和孩子與我常在。

渴望每一天的清晨對你說早安,夜晚對你說晚安。


流浪地球:假如世界末日,你與誰道別?

(圖片/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