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书法,实际上有三条路!

学书法的途径,实际上有三条。

比较占主流的观点是:

首先要学楷书,

然后行书,再学草书。

还有一种方式是从篆书入手。

第三种途径,

就是从喜欢的书体入手。

在过去我们通常都有一个认识,

楷书是一个人在站立,

行书是一个人走路,

草书是一个人奔跑。

那么按照规律来讲,

首先人要站得住,

然后再学行走,最后再学跑。

所以正常一个规律就是,

首先要学楷书,

然后学行书,再学草书。

这是比较占主流的一个观点。

学书法,实际上有三条路!

颜真卿《祭侄文稿》

我曾碰见一个老将军,

他学楷书学了三个月。

这是他的老师告诉他的:

你必须得学楷书,然后学行书。

我就问他实际上想写什么?

他说:我就想写行书,想写《兰亭序》

我问那你为什么不这样写呢?

他说老师就让他按正常规律写。

我说:那现在你是什么感觉?

他说写了三个月,

觉得自己真的不是学楷书的料。

那么我告诉他,

学书法的途径,实际上有三条路。

学书法,实际上有三条路!

晋 王羲之 兰亭序神龙本

我们刚才讲的是一条路。

这条途径适合什么样的人?

适合小学生。

因为小学生不认字,

刚开始认字的时候不能乱来,

所以那个时候要从楷书学,

要一笔一画的学。

学书法,实际上有三条路!

学习书法和认字,

识读写的过程要相一致。

等他们稍微大一点以后再写行书,

有了一个基本的框架和结构,

用笔有了一个比较深的理解,

包括对审美的认识。

这样他们就能够继续往前走。

所以我觉得这样一种方式,

对小学生是有效的。

学书法,实际上有三条路!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从篆书入手。

然后学隶书、行书、草书和楷书。

这是书体发展演变的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反映了

书法发展的内在规律。

这种适合大学书法专业来学习研究。

真正懂艺术的老师,

会负责任把你真正的

引上书法艺术的道路。

学书法,实际上有三条路!

王羲之《姨母帖》

那么第三种途径,

就是不管年龄、职业、性别

你只要想学你都可以学。

那就是从你所擅长的、喜欢的

有一定基础的书体入手。

比如你现在写行书,

你没有受过严格的训练,

行书写的不太好。

那么你完全没有必要

先把楷书写好了再来写行书。

尽管你没有受到严格的训练,

那么你缺什么补什么就可以了。

学书法,实际上有三条路!

王羲之 《初月帖》

如果把行书写好了,

你掌握了用笔、用墨、

及书写的一些基本规律。

再反过头来写隶书、楷书甚至草书,

都会有一个很好的基础。

先打下去,再横向打开,

这是完全符合逻辑的。

所以我觉得喜欢书法的朋友,

不要觉得自己

年龄大了或者基础不好,

没有关系,就从你喜欢的书体入手。

学书法,实际上有三条路!

王羲之《孔侍中帖》摹本

关键是要选择一个好的老师,

一定要是真才实学。

现在江湖的书法家很多,

有的不好好用手写字,

用脚、用胡子写字,在人的身上写字。

把书法视为一种杂耍。

所以一定要找一个有真才实学,

真正懂艺术的老师,

才会把你真正的引上书法艺术的道路。

李胜洪作品选

学书法,实际上有三条路!

李胜洪行草书条幅 虚舟《墨梅》


学书法,实际上有三条路!

李胜洪行草书中堂 沈德潜《雨泊话旧》


学书法,实际上有三条路!

李胜洪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学书法,实际上有三条路!

李胜洪 篆书横幅屈原《橘颂》


学书法,实际上有三条路!

李胜洪,湖北荆州人。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院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导师,全国书法刻字艺术展资深评委。

其作品以楚人的浪漫、简约、自然为抒情特征,追求洒脱俊逸的笔墨表现和艺术的“中和之美”,“以清新而沉雄、飘逸而隽永的艺术格调而在当代书坛独领风骚。”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种展览、入选各种辞书典籍、作为国家领导人出访礼品,还被中南海、全国政协、人民大会堂以及中国美术馆等美术机构、博物馆征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