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人類帶著地球去流浪!很多時候長持個股只是因為不願意拋棄!

就像人類帶著地球去流浪!很多時候長持個股只是因為不願意拋棄!

今天16:18,根據貓眼的實時數據,《流浪地球》4天的票房達到了10.6億,超過了《瘋狂的外星人》10.57億的票房,正式開啟了春節檔期的稱王之路。結合我自己的觀感和朋友們的評價,可謂實至名歸,從整個影片的構架和製作上,堪稱絕佳,讓我們對國產影視產業有了更多的期待。當然,春節期間翻倍的院線票價簡直就是扯淡,本身人均35元的票價就讓我稱霸全球了,票價是美國的9倍(按照收入比),這一翻倍,幾乎就是美國的20倍了。影視行業的投資機會我一直在跟進,我感覺還差點什麼,確定性還是不夠。

假期裡,除了陪家人孩子,適當放鬆自己以往,我也在學習新的知識,也在回顧自己的投資體系演進的過程。其中有一件事情跟《流浪地球》有相通的地方,那就是長持個股。為什麼這麼說呢?

在等待觀影的過程中,我查詢了影片的周邊信息,看到原著作者劉慈欣說:推動整個地球去太空流浪是最不經濟的一個方案,潛意識中是人類不願拋棄自己的家園。而我們在長期持有一支個股的時候,是不是也逐步的產生了感情,或愛或悔或恨,但是就是不能及時作出賣出了結的動作?

就像人類帶著地球去流浪!很多時候長持個股只是因為不願意拋棄!

這是多麼的相似呢!我以我長持了接近5年的康得新為例;這隻股雖然我在大幅獲利的過程中,逐步賣出了一部分倉位,但還是有接近半倉的持股,是黑天鵝爆發跌停板打開的時候賣出的,這直接導致了整個獲利大幅壓縮。這持有進入第4個年頭的時候,也就是2017年,我也覺得經營現金流長期為負這肯定是有財務造假嫌疑的;我也去公司實地調查,看到了光電膜二期以及3D生產廠房完全不及預期;也這是這幾個原因,促使了我在2017--2018年鎖定了部分利潤。在這個過程中,也不斷有朋友告訴我,從財務分析的角度,這公司絕對是數據造假了;也有朋友告訴我,即便這家公司沒問題,從2015年以來仍能保持上漲的白馬股就只有他和海康威視了,從技術的角度來說,也必須要及時獲利了結了。可惜的是,我仍然持有了那半倉到最後。究其原因,除了創業狀態無法兼顧之外,很重要的一個原因,還是長持帶來的大幅獲利以及投入的時間精力帶來的不被覺察的情感。即便千瘡百孔,仍然不去面對,不願意拋棄。覆盤的時候,我都在想如果我沒有在康得新上的投資是獲利該有多好,那麼,我也許可以更深刻的思考投資體系的計劃,也許可以更加深刻的認識到投資與人性鬥爭的複雜。總之,教訓就是基本面發生重大變化,財務有明顯瑕疵的個股,故事再好,都要遠離。

就像人類帶著地球去流浪!很多時候長持個股只是因為不願意拋棄!

但是,地球不同,或者說家不同。我很小的時候,媽媽常常跟我念叨:金窩銀窩,都不如自己的狗窩。兒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我相信,即便一個家庭再不容易,也沒有幾個人願意放棄自己的家獨自出走,放棄自己的老父老母和妻兒去獨自逍遙,因為,這是我們的家,是我們做一個人的最好的註解。看過《流浪地球》希望我們更愛我們的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