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訪數家咖啡企業後,發現雲南咖啡根源問題可能是缺乏企業家精神

拜訪數家咖啡企業後,發現雲南咖啡根源問題可能是缺乏企業家精神

在昆明分公司掛牌成立之際,我們在雲南拜訪了多家咖啡企業與咖啡莊園,與相關負責人進行了一次次短暫而深刻的交流。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略感到對於雲南咖啡的失望,無論外部環境有多麼的惡劣,國際形勢有多麼的艱鉅,但我們卻發現了整個雲南咖啡行業領袖們普遍缺乏企業家精神。

何謂企業家精神?在我們看來,它有微觀與宏觀之分。微觀是體現在企業家自身身上,宏觀是體現在企業自身身上。

以微觀為例:

首先,雲南咖啡企業家們普遍喜歡抱怨外部環境。在與他們的交談之中,他們都會談及國內咖啡行業政策的不扶持,行業間企業的惡性競爭,甚至國際資本的壓榨。但未發現有誰會主動談及自身企業的問題或該如何突破種種困難。

其次,雲南咖啡企業家們普遍短視,缺乏戰略眼光。在問及貴公司明年有何規劃時,發現往往與當年度相似,甚至可能十年如一日。除了賣咖啡還是在賣咖啡。在他們眼中,只有眼下的銷售額,卻沒有聽到絲毫的“基礎建設”和“頂層設計”。

以宏觀為例:

接著,雲南咖啡企業家們墨守成規,不願跳出紅海競爭。雲南大大小小几百家咖啡企業,但主要集中於咖啡種植與初加工。產品同質化嚴重,銷售渠道單一,導致了雲南咖啡行業的紅海競爭。雲南咖啡企業家們都深受其害,卻沒人願意輕易嘗試跳出其中,就如同溫水煮青蛙一般,可能最終將被折磨致死。

最後,企業文化缺失。團隊是否有戰鬥力,關鍵時刻能否打硬仗,這些都和企業文化有關。這其中包含了創新文化、冒險文化、寬容文化、工匠文化等等。但我們並未有所發現雲南咖啡企業的文化何在?從上至下,從領導至底層員工,眼裡只有一個:銷售額。

蠶,破繭而出,方能化作蝴蝶,從而飛舞。

雲南咖啡行業需要一次重大變革才能迎來發展。

做一輩子的農民,還是想做一個資本家?

路就在腳下,自己來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