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文化印記—抬神轎,坐刀椅,打鐵球……不可思議的慶祝方式

#家鄉文化印記#---莆田元宵

我的家鄉,在一個美麗的海邊城市,莆田。在莆田,有著兩大名人,一個是抗倭英雄-戚繼光,帶領我們抗倭,保衛家園。另一個是天上聖母-林默,保佑我們的生活,風調雨順。而這兩大“神明”。帶給我們的平安和繁榮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特有的文化。而這些文化也都聚集在了一個時間段裡,元宵佳節。

在我小的時候,每年裡最盼望的節日就是元宵節了,從正月初十開始,整個村裡都顯得熱鬧非凡,村裡的興隆宮裡裡外外擠滿了人,村長正帶著今年的做頭人緊張的安排著元宵節的各種事宜。(用的方法叫做擲筊)

家鄉文化印記—抬神轎,坐刀椅,打鐵球……不可思議的慶祝方式

村裡的老人和法師正在擲筊來請示媽祖人員的安排

終於在漫長的安排後,元宵的重頭戲開始了,第一個就是抬神轎,由媽祖擲筊選定的8-12個人請媽祖出宮,鑼鼓齊鳴,前有銅鑼開道,明燈指路。後有眾神跟隨,眾人朝拜。整個隊伍由宮中出發,歷經四個夜晚,會在村裡的每一戶人家停留,聆聽信徒的朝拜。

家鄉文化印記—抬神轎,坐刀椅,打鐵球……不可思議的慶祝方式

媽祖所到經過地地方必會炮聲震耳

村裡的單獨朝拜結束後也就是正月十五了,整個元宵節將迎來高潮,所有慶祝佳節的節目都將一個一個出來,首先是媽祖遊山,保佑我們來年風調雨順。遊山完成後,緊接著會在興隆宮門前表演,“抬神踏火”,被選中的信徒們,抬著媽祖的神像,穿過一個又一個的火堆,慶祝來年的豐收。

家鄉文化印記—抬神轎,坐刀椅,打鐵球……不可思議的慶祝方式

信徒們不懼火焰,猶如天神臨凡一般

家鄉文化印記—抬神轎,坐刀椅,打鐵球……不可思議的慶祝方式

踏火前行,慶祝風調雨順。

緊接著,已經做好準備的僮主們,等候菩薩附體“上堂”。巡遊開始後,禮炮車開道,“僮主”脫去白衣,鞋子,赤身赤腳的站在隊伍中,七八個僮伴抬起刀椅,僮主坐上刀椅目視前方,面不改色。再由僮伴遞上釘球,由他們各自擇機開始第一次甩打。隊伍行進過程中,僮主們不時用鐵球甩打後背,醒目的鮮血直往下滴。整個巡遊持續2個小時左右,他們眼睛始終轉都不轉一下,直視前方。

家鄉文化印記—抬神轎,坐刀椅,打鐵球……不可思議的慶祝方式

家鄉文化印記—抬神轎,坐刀椅,打鐵球……不可思議的慶祝方式

整個巡遊結束後,媽祖再宮門處接受朝拜,朝拜後由眾信徒將媽祖請回宮中,關閉宮門,讓媽祖休息。也代表著元宵節日慶典的結束。

整個過程還有很多好玩,好看,貓弟在這就先介紹這一部分,由喜歡的多多留言,貓弟再繼續跟大家分享我的家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