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十三》,原來成長的代價就是 孤獨即是自由

《狗十三》是由曹保平執導,張雪迎、果靜林、智一桐等人主演的關於青少年成長題材的影片。

影片講述了一個女孩從童年到成年殘酷的變化過程中所發生的故事。該部片子於2018年12月13日在院線上映,引來很強烈的社會反響。

《狗十三》,原來成長的代價就是 孤獨即是自由


其實這部片子早在2013年就出品了,早在當時就引起了不曉得關注,也獲取了不少的獎項,是一部很棒的佳作。

《狗十三》,原來成長的代價就是 孤獨即是自由


關於該電影的導演介紹如下,曹保平是中國內地知名導演、編劇、監製、及製片人,他的很多電影捧出了很多的影帝,如劉燁、張譯等,今年曹保平導演的作品也是屢次獲獎。2016年執導作品《追兇者也》獲得第2屆德國中國電影節“最佳導演獎”“最佳編劇獎”;男主角劉燁獲得第19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張譯獲得第8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男演員獎”。所以同樣,這部《狗十三》在上映之前就引來了眾多的關注和期待,這是一部關注青少年成長為題材的電影,講述一個十三歲的孩子,在中國一個普通家庭成長的過程。

《狗十三》,原來成長的代價就是 孤獨即是自由


劇情很寫實,像極了中國大多數孩子的成長曆程,張雪迎飾演的李玩在成長中慢慢磨去了所有的稜角,變得孤獨,可這些變化和不再抗爭變成了大人眼裡的懂事。這就彷彿是拔取了一條龍的犄角一樣,還得告訴他,你看這樣才是對的,才是好看的。不知道有沒有人懂得,一個人的長大是多麼的孤獨和艱難,並且有的東西根本沒辦法抗爭,沒辦法表達自己的想法。《狗十三》裡有你青春成長的影子嗎?

《狗十三》,原來成長的代價就是 孤獨即是自由


其實身邊並不缺乏像李玩一樣因為中國原生家庭的矛盾加上那樣的教育而被扼殺的小小的靈魂,他們最終成為這樣的家庭教育的犧牲品,但是無奈的是我們並沒有辦法也缺乏力量去改變這樣的現狀,因為多數我們的家長並意識不到,原來他們這樣的方法是會毀掉一個孩子。永遠都記得一個作家最溫情的那句話“別隻擁抱成功的孩子,因為其他孩子也一直在努力。”是的,他們都期待有人能看到這樣的努力,可是呢,往往很多孩子因為感受不到那樣的一份關注,而覺得不被理解,甚至有更加嚴重不好的想法。很多還因此給自己的青春帶來了很多的傷痛。

《狗十三》,原來成長的代價就是 孤獨即是自由


難道青春的成長真的只能換來孤獨的自由嗎?為什麼孤獨,是因為自己表達的想法,沒有人能聽到,那些奮力抗爭的事只能換來不理解,換來責備,換來更多人異樣的眼光。可能很多家長都會說,自己的孩子為何自沉迷於遊戲裡,沉迷於網絡世界裡,回家和家人沒有交流,也覺得孩子越來越沉默寡言,在家人面前完全一副相對冷漠的態度。但是你不瞭解,他在自己同齡人面前是多麼活潑、開朗、幽默。要是你知道了這些,你會問自己一句,你真的瞭解自己的孩子嗎?你瞭解家長選擇和孩子交流的方式有錯誤嗎?

《狗十三》,原來成長的代價就是 孤獨即是自由


可能有的家長就是這樣,不由分說的講著道理,強加的關心和起反作用的教育,其實父母出發點很好,但是要是可以換一種方式就好了。不希望更多人的青春留下傷痛。就像電影情節中的,李玩爸爸為了應酬帶孩子參加的那種“虛偽酒局”,這不是過早的給孩子接觸這樣的虛假,不是過早的對他們揭露人性的假面嗎?不是過早的讓他們揹負了這樣的壓力嗎?千萬不要逼迫孩子做自己不喜歡的事。

《狗十三》,原來成長的代價就是 孤獨即是自由


這裡還要說一句,沒有人青春的成長是不疼的,只希望,現在的你長大了卻還一切都好。

作家劉瑜寫給自己女兒這樣的一段話“願你慢慢長大,願你好運,如果沒有,希望你在慈悲中學會堅強,願有很多人愛你,如果沒有,希望你在寂寞中學會寬容。”這是一個家長對於孩子的期望,並沒有那麼多說教,你給孩子什麼,其實是看得懂的,永遠要相信你自己的孩子。

《狗十三》,原來成長的代價就是 孤獨即是自由


其實你得告訴孩子,那你不是我,你也不必要成為我,你是你自己,那你的未來也是你自己,家長不要幫助孩子來放飛自己的理想,而不是一味地用條條框框把他定死在你的身旁,這樣只會導致循環的悲劇,你如何成為現在的你自己,你就會同樣的方法,讓你的孩子成為同樣的你,到後面,孩子的孩子會同樣遭受這樣的悲劇。

《狗十三》,原來成長的代價就是 孤獨即是自由


總認為,父母的教育不能是以為的說教,而是要讓孩子懂得原來是這樣的一個道理,看見一個健康的豐富的靈魂,難道不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嗎?

再也不希望看到更多的人感嘆,原來成長的代價就是變得孤獨,或者是用孤獨換取所謂的自由,不希望,再也不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