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動“賣不動”了,達能又想靠研發新口味挽回消費者

我們都知道那句“不在狀態?隨時脈動回來!”的著名廣告語。但是,這個曾經讓消費者找回狀態的飲料,如今自己卻不在了狀態。

脈動在2018年第四季度的成績,讓它的母公司達能非常不滿意。今年,達能又打算改變脈動一些產品線的配方,試圖挽回“不在狀態”的業績。

換種口味尋增長

脈動業績增長最厲害的時期,要屬2009年至2014年之間。2010年,脈動在中國飲料市場的佔有率排到了第一位,截至2015年,脈動市場佔有率高達91.2%。要論中國現在的運動飲料,脈動依然是數一數二的品牌。

脈動“賣不動”了,達能又想靠研發新口味挽回消費者

但是,隨著市場出現的競品變多,脈動的業績也開始略顯疲軟,2016年,脈動在中國的銷售額出現了首次下降。這一年,無數新的運動飲料開始在中國市場上出現,另外,脈動的“老對手”,尖叫、紅牛、戰馬都在發力。這或許就是脈動業績起起伏伏的原因。

為了緩解這樣的情況,2017年,達能不僅推出了新口味的脈動,還研發出了一款其他風格的飲料——“檸檬來的”,並於次年推出了“椰子來的”。品牌君依稀記得,“檸檬來的”剛上市時,反響還算不錯,朋友們去超市買飲料,都會試著選擇“檸檬來的”來嚐嚐。

脈動“賣不動”了,達能又想靠研發新口味挽回消費者

或許就是這樣的市場反響,讓達能看到了獨特口味的商機,於是,2019年,他們將再次給脈動研發新口味,以尋求該品牌在中國飲料市場上的增長。

賣不動的真正原因

在說脈動換口味是否合適之前,品牌君先給大家說說,脈動之所以賣不好,問題是出在哪裡。

1.傳統實體經濟受到影響

傳統實體經濟受電商影響早已不是一天兩天了,飲料行業的銷售渠道不再像以往一般暢通,整個飲料行業都不景氣。

脈動“賣不動”了,達能又想靠研發新口味挽回消費者

2.太多品牌分割飲料市場

除了品牌君在上面提到的一些國產飲料外,還有一些國外的運動飲料湧入市場,導致本來就不景氣的飲料行業被分割得乾乾淨淨。所留給脈動的位置,也就沒有那麼多了。

3.運動飲料面臨各種挑戰

脈動因為種種原因業績下滑,它的“對手們”其實也並不太平:紅牛的前景不明朗,對整個運動飲料的行業影響極大;啟力、激活等品牌沒有找好定位,市場表現欠佳。相反,沒有倚靠大公司的小企業品牌,例如東鵬特飲、黑卡等民營企業的發展反而順暢許多。

即便如此,業內人士依然認為,運動飲料是飲料市場的一個突破口,品牌們在這一塊繼續努力並沒有什麼問題。那麼,脈動是努力的方向出錯了嗎?

換口味的方式太單一

相信很多人也發現了,在這之前,達能就已經為脈動研發了各種各樣的口味了:芒果、青檸、水蜜桃、菠蘿椰子等等。頻繁推出新口味,是解決消費者喜新厭舊的有效方法,但說實話,只是單純地推出新口味,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銷量不好的問題。

品牌君問了身邊的朋友喜歡的脈動口味,很多人都表示還是最喜歡經典的青檸、水蜜桃等口味,最新的一些口味都不太想去嘗試。另外,品牌君還發現,脈動曾經的一些新口味還被送上了“難喝榜單”,與紅色尖叫齊名。

脈動“賣不動”了,達能又想靠研發新口味挽回消費者

也就是說,單純地換飲料口味,只是換湯不換藥,消費者不再購買一個產品,也許不是因為喝膩了,而是有了更好的商品代替了。

可口可樂賣了這麼多年,它的銷量也有所下滑,在推出了幾款失敗的新口味可樂後,可口可樂把目光轉向到了改變飲料配方上。“不健康的飲料”搖身一變成了“纖維健康飲料”,其市場佔有率也有所回升了。

也就是說,並非所有的消費者都需要高濃度和效果明顯的能量補充飲料。與其更換飲料的口味,單純地給予消費者不同的味道選擇,不如更換飲料的“輕度”。繼續走原來的老路,只會讓“功能飲料”這四個字限制脈動的品牌滲透,褪去“濃度”標籤,轉化成“輕型”運動飲料,說不定還能挽救品牌面臨的頹勢。

另外,還有49%的女性希望能擁有更適合她們體質的運動飲料,這一想法能否成為脈動未來的營銷突破口?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