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成為一個內心豐盈的人,才是最高段位的“富養”


如何讓孩子成為一個內心豐盈的人,才是最高段位的“富養”


如何讓孩子成為一個內心豐盈的人,才是最高段位的“富養”


一個人內心的豐盈程度,

決定著他/她的世界有多大。

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

到最後才發現:

人生最曼妙的風景,

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

到最後才知道:

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心豐盈,可能很難用一句話或一個詞來完美描述,我們可以理解成為,它是指內心始終有能量,這不僅僅是指順境時樂觀自信,更重要的是在面對不利的外界環境時有自我調節的能力,甚至有影響他人,帶給他人樂觀自信的能量(這也是很多人經常提到的“逆商”)。

如何讓孩子成為一個內心豐盈的人,才是最高段位的“富養”


楊絳百歲感言: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

我覺得這句話應該是對“內心豐盈”四個字最完美的詮釋。

收藏家馬未都曾說過:人活著有三重追求,第一重是趨利,第二重是趨名,第三重是趨靜。

此處的“靜”指的是內心的平靜。一直追求無止境的物質,精神上沒有得到滋養,人就會表面活得風光無限,而內心實際上暗流湧動。

人生最好的境界,是內心的豐盈。

內心豐盈的人,從不懼怕生活中的平凡,並自始至終地熱愛著生活。

如何讓孩子成為一個內心豐盈的人,才是最高段位的“富養”


而如何把孩子培養成為一個內心豐盈的人,讓他們幸福一生,才是最高段位的“富養”孩子。因為”內心豐盈“足以讓他們抵禦未來的一切不確定性,無論好壞,無論喜悲,這一切都與財富無關。


作為家長,我們不妨一起嘗試以下幾點機智的做法,如果我們在孩童時代未來得及做,那麼從現在開始陪著孩子一起嘗試也不晚,畢竟“只要開始,什麼時候都不算太晚”。

畢竟,最圓滿的親子關係就是彼此成就,共同成長。



如何讓孩子成為一個內心豐盈的人,才是最高段位的“富養”


多讀書 讀好書

如何讓孩子成為一個內心豐盈的人,才是最高段位的“富養”

如果說,迄今為止哪一位女人是“內心豐盈”的最佳代表者,我覺得非楊絳先生莫屬。

她那句:“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

深深打動了我,足以見其內心的豐盈,對外人外物的不屑,所以才能專心做學問,雅緻一生、脫俗一生。

所以,她被夫君錢鍾書生生高度評價為“最賢的妻,最才的女”。

楊絳回憶起小時候,自己淘氣不好好學習。有一次,她向父親請教其出口成章、受人尊重的“秘訣”,父親坦言到:“哪有什麼秘訣?多讀書,讀好書罷了。”

正是這一句看似“輕描淡寫”的“秘訣”,一直激勵著楊絳先生,也成就了她不平凡的一生,才有了那部只有“死別”,沒有“生離”的《我們仨》。

如何讓孩子成為一個內心豐盈的人,才是最高段位的“富養”

如今,無論是學校,還是我們這一代父母,都已經非常重視孩子的閱讀,因為我們都知道閱讀的好處受益終身。

我有一個非常睿智的朋友,為了從小培養倆孩子的閱讀習慣,她果斷撤掉了家裡的大電視,給倆寶兒各做了一個相對獨立的“小書房”(她說再小的家,也不能缺失了孩子的“書房”,哪怕只是一個小小的角落),並且把家裡所有的邊邊角角都放置了錯落有致的小書架,上面擺滿了各式經典書籍。

更要感謝這樣的學校,有的在樓道間擺滿了適合孩子們的書籍,有的在教室裡列出了“讀書角”、有的組織了班裡的閱讀分享和流動閱讀......帶給孩子的是“潤物無聲”的知識滋養。

當然,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有一點更重要,家長也要在孩子面前捧書閱讀,一起享受那份靜謐的閱讀時光,哪怕只是每天睡前的半小時呢,也會在增加親子關係的同時,為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助力一分。

如何讓孩子成為一個內心豐盈的人,才是最高段位的“富養”


讀好書 優於“多讀書”


如何讓孩子成為一個內心豐盈的人,才是最高段位的“富養”


每讀一本書,就相當於我們在跟作者的靈魂交流,我們在孜孜不倦地汲取書中的營養。

但對於小孩子來講,他們尚不具備甄選好書的能力,那麼就需要家長參與進來,幫他們選擇一些好書。

因為,讀"壞書"的代價是非常慘痛的,甚至還不如不讀書。

我記得我小時候,有一陣子班裡盛行讀小說,男生喜歡讀古龍、金庸的武俠小說,女生喜歡讀瓊瑤阿姨的言情小說,有的同學本來學習成績很好,自從迷上了小說,就深深陷入了那些或江湖恩仇、或纏綿悱惻的故事情節裡,無法自拔。他們上課讀、下課讀、通霄讀.......學習成績一落千丈。現在的他們也是後悔不迭......

不是說這些書不好,只是不適合尚沒有自控力的小孩子過早地痴迷而誤了學業。

如何讓孩子成為一個內心豐盈的人,才是最高段位的“富養”

對小孩子來講,所謂的"好書",最好是那些經歷過時間考驗、依舊曆久彌新的那些經典名著,因為孩子的價值觀會在他們閱讀的過程中逐漸形成。

而目前流行的各類暢銷書,其實大多並不適合小孩子閱讀。因為這類書中的觀點只是圖快圖新,具體是對是錯,還無法驗證,我們不能讓“一張白紙”的孩子去充當那些無謂的“小白鼠”,這一點上,作為家長,我們誰都輸不起。

一本好書,恰似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盞指路明燈,可以刺破漫漫長空,帶給孩子無限的光明與希望。


如何讓孩子成為一個內心豐盈的人,才是最高段位的“富養”


讀好書+勤思考


如何讓孩子成為一個內心豐盈的人,才是最高段位的“富養”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天使。而每一個天使的天賦,其實並無太大差別。而後來的發展,卻天壤之別。究其原因,全在於四個字“

獨立思考”。

多讀書和讀好書,都不是目的,通過讀書,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的能力才是“意外的驚喜收穫”。

尤其要讓孩子明白一點:權威說話未必就一定是對的。現在網上的知識信息很多、很氾濫,有自己"獨特"見解的”意見領袖“也很多,我們更要預防孩子獲取錯誤的”二手信息“、”三手信息“,卻放棄了自己最寶貴的”獨立思考“。

如何讓孩子成為一個內心豐盈的人,才是最高段位的“富養”


生活本來是自己的,別人無權干涉。但生活中的”意見領袖“卻比比皆是,諸如:女人超過30歲不結婚,就”剩“了;不買房就沒資格結婚;不”All in“就不是好員工; 不轉發就不是XXX等等……

適當的時候,我們特別需要一些批判性思維:舉例子,列數據,然後分析,最後得出結論。這是一個完整的循環,通過已知的知識去探尋一些未知的領域。

《獨立思考》中還有一句話非常有意義:我們可以把人生計劃看成是一次飛行計劃。由於天氣、風向和其他航行因素,飛機有90%的可能會偏離預定軌道。

所以,人生當中,更需要獨立思考來不停地矯正方向,以確保大多數時間內我們的飛機能從”偏離“迴歸”正軌“。

如何讓孩子成為一個內心豐盈的人,才是最高段位的“富養”

旅遊 讓身體在路上


如何讓孩子成為一個內心豐盈的人,才是最高段位的“富養”


有空,帶著孩子一起去旅遊吧。

古人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我們可以儘可能多創造機會,讓孩子用自己的雙腳去丈量世界。


親子旅遊,對於孩子來說,就是在陌生的環境中,換一個地方和父母一起感受成長的驚喜,可以24小時與爸媽膩在一起。

對於父母來說,就是在輕鬆的環境中,換一種心情、全身心地陪伴孩子一起成長,心無旁騖。

旅行是最能考驗一個人的,因為旅途中,會發生很多意料之外的事情,有時是天降祥雲的驚喜,有時是手無無措的尷尬。

不過,無論好壞,所有這些酸甜苦辣的經歷,都是呈獻給孩子的最為生動的社會大課堂,可以教會孩子分清善惡美醜、明辨是非對錯,一點點學會處理較為複雜的事情,這是在學校永遠學不到的社會知識。

最後的最後,總結一句:傳遞溫暖,人人有責。你若善良,請手動點贊轉發、鼓勵一下善良的小編姐姐吧,讓溫暖常在。

新得到 || 媽媽向上,往日文章精選:

  • 盤點朋友圈裡的“尖子生”,原來都有這5種小特質,看看你佔了幾條?
  • 你本善良,為什麼還總有人喜歡說話“懟你”?--送給容易受傷的女人們
  • 人將中年,健康更是一種責任,而你責無旁貸
  • “她時代”來臨,真正拉開差距的不是美貌,而是成長
  • 爸爸格局高,媽媽情緒好,就是一個家庭最好的“風水”
  • 請把餘生浪費在最美好的事情上:1000萬北京青年別被通勤“殺死”了
  • 你知道嗎?父母爭吵,傷害最深的永遠是你的孩子,而且伴隨一生!
  • 同是一個媽生的,為何二胎通常比老大更精明?根源在這兒……
  • “吼”不過三秒,乖孩子也會“炸毛”,請遠離“媽媽吼”!

新得到

xindedao

【歡迎長按二維碼,關注“新得到”,

每天分享最接近我們每個人的新得到。】


新得到,新思考,遇見美好!


如何讓孩子成為一個內心豐盈的人,才是最高段位的“富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