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嫁女有一嫁妆叫“春凳”,会放在卧室床头,新娘羞红了脸

古代人结婚女方是陪嫁很多嫁妆的,嫁妆的种类真是包罗万象器物,钱财、田产、店铺、丫鬟仆役,为了使女儿刚到婆家不会生活不习惯,一般都会陪嫁一套甚至几套家具。其中就有一件必定陪嫁而且暗含深意的家具,那就是“春凳”。“春凳”是肯定要放在洞房花烛的新婚夫妇床前的,而且这件家具会让小夫妻脸红不已。这是为什么呢?

古代嫁女有一嫁妆叫“春凳”,会放在卧室床头,新娘羞红了脸

“春凳”的样式如上图,在出嫁女儿当天,“春凳”上置被褥,贴喜花,绑上大红的喜绸,伴着喜乐被人抬进洞房。“春凳”在古时候的旧制是要与床等高的,至于大小的话是可以让一个成年人躺下的。古典小说《红楼梦》里就描述过它,三十三回,宝玉因为犯错被贾父打的狠了,王熙凤就赶紧给丫头们说“你们还搀着走呢,都打成这样了,走得了吗?赶紧把我房里带藤屉的春凳抬出来,抬着宝玉走。”

古代嫁女有一嫁妆叫“春凳”,会放在卧室床头,新娘羞红了脸

至于为什么叫“春凳”为何让小夫妻脸红呢?这是因为春天是树木开枝散叶的季节,万物复苏熬过寒冬,这时“交配”就可以把幼崽到食物丰沛的时间,能够更好地养活幼崽。“春凳”可以让婴幼儿睡觉,陪嫁“春凳”就是为了督促小夫妻,尽早的开枝散叶生儿育女。

古代嫁女有一嫁妆叫“春凳”,会放在卧室床头,新娘羞红了脸

古代结婚都很早,男女都是十五六岁就成亲,二十来岁是有好几个孩子算正常,而且古代的生理卫生教育是极度缺乏的。讲究点的就让女儿在七八岁住在绣楼,平时绣花看书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见过的男人只有也只能是父兄。父母送“春凳”这样有暗示的家具,自然是让小夫妻羞红了脸。至于为啥年龄很小的新婚夫妻能知道“春凳”的含义,自然是另一套特殊的压箱底陪嫁品“春宫图”里,很多都会出现作为用具的“春凳”。

古代嫁女有一嫁妆叫“春凳”,会放在卧室床头,新娘羞红了脸

传统文化保存比较好的潮汕地区,到现在嫁女儿的陪嫁里还有一样家具就叫“春椅”,寓意开枝散叶早生贵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