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的管理者,就靠這4招管下屬!下屬死心塌地為你賣命

為什麼會抱怨?

其實,下屬絕對會有缺陷的。之所以需要團隊管理,就是因為每個人都存在缺陷。

凡是抱怨下屬能力不足的領導者,99%都是自己在人才的選擇、配置、管理或培養上出現了問題。

一流的管理者,就靠這4招管下屬!下屬死心塌地為你賣命

一、做好“選人”

一切團隊問題都源於自己的管理無能,無關下屬的能力。

對這句話,你可能會有這樣的質疑:

假如公司配給我的人確實能力很不行,難道這也是我的管理無能嗎?

是的,因為選人本就是領導最重要的職責之一。

微軟的觀點就是,選對人比培養人更重要。

對的人進入團隊後,會快速產生價值,而且你需要在他們身上花費的精力會很少。

但如果選擇的人能力不足,你就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資源來培養他們,還要把本該他們乾的活給幹了。

這意味著作為領導的你,一段時間內基本上把自己填進去了,實際上耽誤了更重要的工作。

如果選擇的人在人品上有問題,那對團隊而言更是一場災難。

有個著名的“酒與汙水定律”,說的是:一匙酒倒進一桶汙水,得到的是一桶汙水;把一匙汙水倒進一桶酒裡,得到的還是一桶汙水。

一流的管理者,就靠這4招管下屬!下屬死心塌地為你賣命

因此,與其花費很多不必要的精力來培養不合適的人,不如花更多的精力在選擇合適的人上。

二、做好“搭配”

選好人後,不代表你就可以高枕無憂、放手不管了。

同樣的一批人,在不同的搭配組合之下,團隊表現可能有天壤之別。

這就是為何同一支足球隊,在不同教練手上,戰績會有巨大不同的原因。

團隊管理的本質就是優化人員配置,配置水平的高低體現了團隊管理水平的高低。

人力資源管理中有一個“不值得定律”,這個定律說,一個人認為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會做好。

你要相信,沒有能力不行的下屬,只有放錯位置的人才。

位置放錯了,他就會認為你分配的事情不值得做,自然就不會做好,在你眼中就成了“能力不行”了。

因此,一個優秀的管理者,必須深刻了解下屬的意願、能力、性格特徵,合理分配他們的工作。

比如:

高成就動機的下屬,就安排他單獨或牽頭完成具有一定風險和難度的工作;

依附感強的下屬,就更多讓其參與某個團隊共同工作;

權力慾強的下屬,就安排其擔任一個與之能力相適應的主管等。

三、做好“管理”

選好人,做好搭配,一個優秀團隊的架子就有了,這就像一輛“車”被製造出來了,

但要讓這輛“車”動起來,行駛到目的地,還需要有人來“駕駛”,也就是管理。

一個人的管理水平不高,主要就是受到下面六大因素的影響:

一流的管理者,就靠這4招管下屬!下屬死心塌地為你賣命

因此,一個優秀的領導,一定要做好這六大因素的管理。

1、目標

目標不清晰,下屬就沒有努力的方向,能力就無法聚焦,工作成果也無法展現。

目標不清晰的主要表現有兩種:

團隊目標不明確或下屬不清楚目標;

目標不合理,比如太低了下屬缺乏挑戰的動力,或太高了又讓下屬望而生畏。

因此,一個優秀的管理者,必須能給團隊設定清晰的目標,至少是符合SMART原則的。

S 代表明確性(Specific),也就是目標必須是具體的,而不是籠統寬泛的;

M 代表可衡量性(Measurable),也就是目標必須是數量化或者行為化的;

A 代表可實現性(Attainable),也就是目標在付出努力的情況下可以實現,避免設立過高或過低的目標;

R 代表相關性(Relevant),也就是目標必須與整體工作是相關的;

T 代表有時限性(Time-bound),也就是目標必須有明確的截止期限。

這個目標還需要讓下屬也很清楚,並且你能根據下屬的不同情況對目標做合理分解,讓每個人分配到的子目標,都是跳一跳夠得到的。

2、計劃

光有目標,但沒有計劃或者計劃不可行,下屬依然會無法適從。

特別是多人協作的工作,在沒有計劃的情況下就貿然開始工作,結果只能是一團亂麻,個體能力再強的員工也會變成你眼中“無能”的下屬。

因此,作為領導,你必須要有一份可以讓下屬照著開展工作的計劃。

3、流程與方法

每個下屬的能力水平都是不一樣的,有人可能只要你給個方向,他就能給你最終的成果,但這樣的下屬在你團隊中的比例絕對少於20%。

對於絕大多數下屬,你不能只提要求或只給目標,而不給方法。

否則你只能一次次地失望於他們的“無能”。

因此,你需要將團隊的優秀經驗固化成流程和模板,這樣既能給下屬以方法指導,又能在人員工作水平參差不齊的情況保證團隊整體的工作水準。

4、溝通

很多時候,某個下屬之所以在你眼中“能力不足”,並不是真的能力不行,

而是團隊中的溝通不充分,導致他理解的工作或努力的方向與你所期望的偏離了。

因此,你一定要建立一個充分溝通的機制,比如日例會、週會的安排。

除了這些正式的溝通機制外,你還可以營造一個充分交流的團隊氛圍,這樣整個團隊的目標就更容易一致了,誰碰到問題也更容易找到求助的人。

一流的管理者,就靠這4招管下屬!下屬死心塌地為你賣命

5、檢查調整

無論多麼好的目標、計劃、流程與方法,無論能力多麼強的下屬,在實際執行任務的過程中,一定會產生偏差。

很多時候,這些偏差產生後並沒能得到及時的發現與糾偏,於是最後下屬呈現給你的結果就是不合格。

因此,你一定要建立一個閉環的檢查調整機制。

不能光佈置任務,但沒有對任務的檢查節點;

或者有了檢查節點,但沒有獎罰制度或者獎懲制度執行不嚴格,做好做壞都一個樣。

6、領導力

最後一個影響你管理水平的就是你自己的領導力。

如果你自己的人品或能力不被下屬認可,你自己缺乏表率,

或者你自己不會有效授權,那麼你手下絕對全部都是“能力不足”的人。

因此,作為管理者,自己首先要具備過關的能力,做好表率,並學會給下屬合理授權。

做好上面六點,你就會神奇地發現,那些“能力不足”的下屬一下子能力就突發猛進了。

一流的管理者,就靠這4招管下屬!下屬死心塌地為你賣命

四、做好“培養”

前面我們說過,選對人比培養人更重要,但這並不代表你就不需要培養下屬了。

之所以需要培養,無非是下屬現時的工作輸出與工作需要之間產生差距了。

一個人的工作輸出是同時受到態度與個人能力影響的。

1、態度

下屬的態度,通過你的領導力、激勵手段,是可以快速改變,並做短期保持的。

因此對於週期短的工作,下屬的態度並非是關鍵點。

但如果你想培養的是“基石型”的下屬,那麼態度就是一個最關鍵的考量點了。

所謂“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對於態度不端正的下屬,如果每次都要靠短期激勵來糾正的話,就千萬不能當做團隊核心來培養了。

2、能力

關於團隊成員的能力,自然要安排培訓、創造實踐機會幫下屬提升。

但千萬不能陷入到這個誤區中:所有人的能力都是可以通過培訓提升的。

這個觀點在原則上沒錯,但忽略了提升速度的要求。

在實際管理中,你會發現,下屬提升的速度往往是趕不上工作推進的速度的。

因此,作為管理者首要應注意選才,人選對了,培訓才能事半功倍。

一流的管理者,就靠這4招管下屬!下屬死心塌地為你賣命

End——

閱後如果喜歡,不要忘記點擊“關注”!

歡迎大家評論、交流、收藏、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