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武俠大師金庸離世,誰能知道,曾經他也在影視圈打拼過


一代武俠大師金庸離世,誰能知道,曾經他也在影視圈打拼過


一代武俠泰斗金庸在10月30日安詳離世,其兒子稱之為「走的很安詳」。香江四大才子不見其二,金庸以武俠見長,黃霑以作詞見長,而這四大才子多少和電影一直有淵源。而金庸是極早脫身的,為什麼他要離開電影圈呢?用他的話來說就是,「你們都不知道,證明我搞電影完全失敗。」


一代武俠大師金庸離世,誰能知道,曾經他也在影視圈打拼過


做編劇的短暫日子

1953年,金庸就已經踏入了電影界,當時的他即將三十歲,主要做編劇工作。金庸寫劇本,純屬是為了討生活,無論是拍還是不拍,據說都能拿3000塊錢,所以金庸也就寫寫而已。誰能想到,自己寫成功的第一部編劇就是自己的夢中情人夏夢所演,這大概就是一份緣分吧。1953年,自己編劇的第一部電影《絕代佳人》由李萍倩導演,平凡、夏夢和樂蒂主演,而金庸那時的編劇署名為林歡。


一代武俠大師金庸離世,誰能知道,曾經他也在影視圈打拼過



一代武俠大師金庸離世,誰能知道,曾經他也在影視圈打拼過


這部劇的大概內容講的是戰國時期魏國公子信陵君竊符救趙的故事,借古諷今,力挺左派,倒是很有意味,不過現代看來,普遍的觀感就是有點“雷”。

林歡共為長城電影公司編寫了7部戲,還有後來的《不要離開我》《三戀》《小鴿子姑娘》《蘭花花》《有女懷春》和《午夜琴聲》,直到1959年,林歡不再是林歡,而是金庸。因為年代久遠,《不要離開我》、《有女懷春》和《午夜琴聲》均不見蹤影,其餘幾部尚有資源可看。


一代武俠大師金庸離世,誰能知道,曾經他也在影視圈打拼過


七年,七部電影,平均每年一部,也算是很是成功,金庸也因為編劇而得到了一枚內地的編劇金獎章。當然這個獎的權威性嘛,筆者表示懷疑,但是金庸的編故事能力絕對超強。

在電影圈的最大收穫

如果有人採訪金庸:自己在電影公司收穫到了什麼?,筆者想,那一定是他最為深刻的核心感情。《神鵰俠侶》的楊過和姑姑小龍女的感情,是《三戀》中的婉華和“叔叔”兆宗的性轉,而艾婉華與殷兆宗第一次見面時,為擺脫他的幫助狠狠地咬了他一口,這一咬種下情根的情節,卻是《倚天屠龍記》的一個重要情節,包括張無忌對殷離的一咬,到後來趙敏又再咬張無忌。後來《天龍八部》中康敏又去愛情郎段正淳,可見金庸對一些情節的運用是有偏愛的。


一代武俠大師金庸離世,誰能知道,曾經他也在影視圈打拼過


有人說,金庸逝世的日子正是兩年前夏夢逝世的日子,似乎冥冥之中的緣分。有人說,夏夢是金庸的夢中情人,是王語嫣、小龍女的原型。而金庸與夏夢的認識就是在這段做編劇短暫的日子裡,也有幸,夏夢拍了金庸編劇的四部電影作品《絕代佳人》《不要離開我》《三戀》《王老虎搶親》,這也算是金庸“加盟”長城公司的收穫吧。


一代武俠大師金庸離世,誰能知道,曾經他也在影視圈打拼過


回頭來看,現在的編劇質量更是乏善可陳。金庸的多個著作捧紅了一群人,也鑄造了多個經典。金庸的道德觀與人生觀簡直可以說塑造了當代中國青年人的精神世界,真正的“中國夢”締造者。


一代武俠大師金庸離世,誰能知道,曾經他也在影視圈打拼過


金庸沒了,這個可以真的說叫“一個時代結束了”。他這一段在電影圈的經歷不過是“談笑爾爾“。


一代武俠大師金庸離世,誰能知道,曾經他也在影視圈打拼過


敬大俠,走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