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月最大漲幅!美聯儲突然放“鴿” 美元緣何反倒一枝獨秀?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隨著受到密切關注的美元指數有望錄得六個月來最大百分比漲幅,美元作為避險貨幣的地位似乎戰勝了美聯儲的鴿派傾向。

對全球經濟增長前景日益加劇的擔憂為美元提供了一種避險吸引力,這種吸引力通常是日元或瑞郎等貨幣所獨有的,因為美國經濟仍在保持穩定,至少目前如此。

洲際交易所(ICE)美元指數本週(2月4日至8日)有望上漲1.1%,創下8月份以來的最大單週百分比漲幅。

美元有時會跟隨美國公債收益率的走勢,這類資產被視為安全且流動性很強的資產,但也對美國利率預期敏感,尤其是短期利率。自上週美聯儲會議以來,收益率(與價格走勢相反)一直在下降,原因是利率預期下降和對全球經濟增長的擔憂佔據了上風。

“財政部的舉措仍在引領股市和美元的走勢。美國國債(價格)上漲,因為避險情緒仍是本週末的主要主題,美元在避險資金的推動下走強,”Oanda市場分析師Edward Moya寫道。

上週,美聯儲在今年的首次政策會議上採取了鴿派的語調,這令投資者感到意外。這表明,在美聯儲於2018年第四次加息僅僅六週後,在另行通知之前利率將一直保持在低位。此舉導致收益率和美元大幅下挫,而股市則出現反彈。

預計鴿派美聯儲將繼續對美元施壓。畢竟,美聯儲的鷹派政策在去年全年都在幫助美元。當國內利率走高時,貨幣通常會受到支撐,因為較高的收益率使以該國貨幣計價的資產對投資者更具吸引力。

不過,儘管美聯儲停止加息通常對美元不利,但全球經濟放緩的擔憂可能會使得美元受到提振。

歐洲央行上月表示,歐元區經濟前景的風險已轉向下行,而歐盟委員會本週大幅下調了該地區的增長前景。英國央行週四預測,2019年英國GDP增速將為200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與此同時,歷史表明,當全球經濟表現不佳時,美元往往會表現良好,但市場參與者強調,這一理論只在美國經濟能夠承受自身放緩的情況下成立。目前,美國經濟看起來仍然健康,尤其是與其他國家相比。

例如,一份強勁的1月份就業報告在上週推高了美元匯率,挫敗了美聯儲要求耐心等待的呼聲。就在此一天前,美聯儲還呼籲耐心等待,這一呼聲一度壓低美元匯率。

儘管如此,許多人預計美國經濟數據將在今年下半年走軟。

由於美國正在應對貿易緊張、全球增長擔憂、國內財政刺激力度減弱以及華盛頓政治不確定性等不利因素,美元無疑很容易受到下行衝擊的影響。FXTM研究分析師Lukman Otunuga表示,“美國經濟放緩的任何跡象都很可能加速美元貶值,因美元的避險地位受到質疑。”

與此同時,較為悲觀的人士認為,到2020年將出現衰退。他們認為,美聯儲暫停加息的決定將標誌著加息週期的結束,下一次利率舉動將是降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