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學歷真的比能力重要嗎?

如今職場招聘,用人方的第一個要求就是學歷,很多人會憤憤不平,學歷真的比能力還重要嗎?

——學歷當然比能力重要。

尤其是原始學歷,會跟你一輩子。初入職場的時候,人們被學歷劃分為三六九等,學歷決定起點。就像一場賽跑,如果起點就落人千里之外,註定你的賽程是十分艱辛的,自己對自己的預期以及旁人對你預期,都會因為起點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入職初始,單位會依據學歷分配不同的崗位,根據學歷層次,給予不同的資源傾注和預期。比如你原始學歷是技校畢業,你說我想從事科研崗位,顯然在目前的社會沒有後續學歷支撐你根本沒有機會。沒有學歷就沒有機會,何談展示能力?有人說學歷是敲門磚,這話不錯,只是有的人錯誤的認為職場的門只需要敲一次,卻不知道職場上處處是“門”,除非你自己獨立做事業不再被人挑選。

談到能力,很多人對能力的理解存在誤區,以為我能把東西賣出去,就是能力強,這是典型的底層勞動力思維模式。不是所有的工作都是簡單的銷售,簡單的計件生產,簡單的搬磚,非黑即白。

能力非常多元,交際能力,業務能力,組織能力,管理能力,學習能力,適應能力等等等等,清潔工地掃得乾淨,企業家經營產值高,科學家搞出發明發現領先世界,都是能力強。他們之間能力怎麼比較?

有一些能力可以量化,而有一些能力根本無法量化,甚至連定性都是主觀的。是否適應組織?組織是否對你認可?都影響對你能力的評價。一個人的能力高低,在不同組織裡,也會有截然不同的評價。比如科學家的價值取向是求真,企業家的追求是經世致用——賺錢,你讓一個求真的人在企業裡打工,可能在老闆眼中,此人越努力越是能力差,心思不在賺錢上不靠譜。歸根結底,能力是主觀的,帶有價值取向的判斷。

所以,拋開工作態度、崗位適應性、個人可替代性來談能力,都是耍流氓。

所以,比起能力,還是學歷客觀實在一些。尤其對於初入職場的菜鳥,你以為的能力未必是真的能力,不如把握自己可以把握的,好好在學歷上進行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