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家休伊特指尖下宁静的莫扎特

钢琴家休伊特指尖下宁静的莫扎特

即使是在莫扎特自己种类繁多的音乐作品中,他的钢琴协奏曲依然脱颖而出。因为莫扎特不仅是演奏键盘乐器的大师,他还为这种乐器配以管弦乐进行创作,作品中充盈着高度的诗意与优雅。这些特点在莫扎特《第27首钢琴协奏曲》中尤为明显。此外,也许只是因为我们知道该曲是莫扎特1791年去世前几个月才面世的,便觉得它另有一层情感在里面。

莫扎特是否以这首作品为辞世之作尚有争议,不过,星期六晚上钢琴家安吉拉·休伊特与巴洛克乐团在哈里斯剧院(Harris Theater for Music and Dance)的合作的确带有一抹忧伤的色彩。(译者注:巴洛克乐团是一支专业的合唱团与管弦乐队,总部设在芝加哥,是美国为数不多的致力于表演18世纪作品的团体之一,指挥为Jane Glover。)

钢琴家休伊特指尖下宁静的莫扎特

观众们聆听了乐团音乐总监、指挥家简·格洛弗(Jane Glover)指挥下的莫扎特《降B大调第二十七钢琴协奏曲》,这首协奏曲演奏得宁静抒情,发人深思。尽管有的乐章诠释得令人信服的程度略高于其他,但钢琴前无疑是位一流的莫扎特音乐演奏家,对其演奏做出敏感回应的也是位格外善解人意的指挥家。

演奏一开始,格洛弗让管弦乐的线条不断歌唱,好似连绵不绝的旋律勾勒出她心目中的第一乐章。钢琴家休伊特随后与之呼应,平稳快速的琶音音型十分富有表现力。休伊特指下的音色随着音乐性格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有时一个十六分音符的长度之内音色都会从明亮转为幽暗。在小调的乐段中,她表现出了莫扎特晚期作品中的幽深和阴暗。

钢琴家休伊特指尖下宁静的莫扎特

人们不得不惊叹于休伊特和指挥在慢速的中间乐章中传递出的与音乐无间的亲密感。钢琴家与乐队中每一位演奏家的音色始终匹配得天衣无缝,足以说明这场音乐会的完美精致和音乐家们对这首协奏曲深深的敬意。将莫扎特笔下的管弦乐处理为室内乐的感觉,与广板乐章最为相宜。

休伊特和格洛弗对最后乐章在速度上特别着意的处理可能会让听众有些吃惊。至少有一位听众会觉得这部分听起来刻意明显的缓慢。但是不可否认,这样的处理使得第三乐章更为庄严,有那种人们从莫扎特某些后期作品中能够感受到的“微笑背后的忧伤”。(比如他的《第四十一交响曲“朱庇特”》)

钢琴家休伊特指尖下宁静的莫扎特

钢琴家与指挥家在这里明确地传达并贯彻了这样的想法:大师的最后一首钢琴协奏曲是某种意义上的告别。不管这样的理解是否完全令人信服,休伊特优美的音色和格洛弗对管弦乐伴奏精湛的指挥,都足以说明本场音乐会技艺的高超,以及音乐家们对每一个音符足够的重视。

在协奏曲的最后,这首作曲家晚期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作品之一,无可争议地得到了它应有的严肃凝重的诠释。指挥格洛弗以莫扎特《降B大调第十号小夜曲,K361》揭开了莫扎特作品音乐会的演出序幕。与以往一样,她清晰地刻画出了这首庞大的多乐章作品的结构,在慢板乐章中实现了她最为深刻微妙的音乐表达,将听众带到唯有莫扎特才有的超凡境界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