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科技熱訊|我國有望率先建成空間太陽能電站

一周科技热讯|我国有望率先建成空间太阳能电站

03

我國有望率先建成空間太陽能電站

一周科技热讯|我国有望率先建成空间太阳能电站

————

我國首個空間太陽能電站實驗基地近日在重慶啟動建設,計劃在2021年至2025年建設中小規模平流層太陽能電站併發電;2025年後開始大規模空間太陽能電站系統相關工作。西安將建設空間太陽能電站系統項目地面驗證平臺,將用於對空間太陽能電站功能與效率的系統驗證。根據有關專家組論證建議,我國應力爭在未來十餘年完成空間超高壓發電輸電及無線能量傳輸試驗驗證,實現“2030年開始建設兆瓦級空間太陽能試驗電站,2050年前具備建設吉瓦級商業空間太陽能電站的能力”的中、遠期目標。

02

太陽系邊緣發現神秘天體

一周科技热讯|我国有望率先建成空间太阳能电站

————

近日,科學家發現了一個巨大的天體懸浮在太陽系邊緣。它們被認為是早期太陽系的殘餘。由於它們距離地球非常遙遠,而且大多不受輻射和更大行星的影響,所以它們在很大程度上仍像當時那樣,這可能會讓科學家找到辦法去追溯太陽系在行星形成之前的樣子。

03

嫦娥四號再次月夜休眠

一周科技热讯|我国有望率先建成空间太阳能电站

————

2月11日20時,玉兔二號巡視器再次進入月夜休眠模式。嫦娥四號著陸器於同日19時完成月夜設置,進入休眠。玉兔二號巡視器落月後在月面累計行駛共計約120米,突破了玉兔一號此前在月球正面行走114.8米的紀錄。第二月晝期間,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巡視器工作穩定,能量平衡,數據傳收正常。著陸器上配置的低頻射電頻譜儀、搭載的德國月表中子及輻射劑量探測儀,巡視器上配置的紅外成像光譜儀、搭載的瑞典中性原子探測儀等科學載荷重新開機,按計劃順利開展科學探測活動。

04

格陵蘭島冰蓋下發現巨大隕石坑

一周科技热讯|我国有望率先建成空间太阳能电站

————

據《麻省理工技術評論》網站最新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確認格陵蘭島冰蓋下新發現隕石坑直徑超過45.4公里寬,距離2018年發現的Hiawatha撞擊坑只有183.5公里。這是人類在地球上發現的第三對彼此靠近的隕石坑。NASA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冰川學家喬伊·麥克格雷格說,“我們從陸地、空中和太空中,用不同的方式對地球進行了調查,有機會發現這樣奇特的成對隕石坑,真是令人興奮。”

05

機器學習算法提高尋藥效率

一周科技热讯|我国有望率先建成空间太阳能电站

————

劍橋大學研究人員日前設計出一種尋找藥物的新方法,即機器學習算法,使用該方法可極大提高藥物尋找效率,加快新藥開發速度,已被證明是目前行業標準的兩倍。該算法不僅研究已知具有活性的分子,而且也不放過那些無活性的分子,並且學會識別分子的哪些部分對於藥物作用是重要的,而哪些部分是不重要的。這種方法不僅使研究人員可以從活躍的分子中獲取重要的化學模式,而且也可以從非活性分子中獲取重要化學模式。

- END -

·免責申明·

本文部分圖文整理自網絡

本文如無意侵犯某方的知識產權,告之即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