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擔心手機上癮為時過早?

科學:擔心手機上癮為時過早?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對手機上癮的擔憂也開始出現。而且,雖然大人們自己也控制不住總是刷手機的衝動,但是他們卻形成了一個共識:一定要避免青少年手機上癮。

智能手機可能是人類社會經歷的最快的技術環境變化了。它只用了十多年時間,就迅速普及開來。通過智能手機,人可以做到隨時在線,使用社交網絡躲進虛擬社交世界,還可以在智能手機上玩遊戲、購物、閱讀。

它帶來了巨大的便捷,但同時也讓人擔心,對智能手機的依賴,會“損害記憶力、注意力和閱讀能力,使人的交際能力下降,失去同理心。”

這種呼聲是如此之高,以至於過去兩年科技巨頭們也紛紛採取行動,以回應公眾的這種擔憂。

比如,兩大操作系統巨頭蘋果和谷歌,開始允許用戶監控自己的手機使用時長,並且允許用戶設置多項使用時間限制。

不過,一些研究者卻指出,認為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數字技術,會損害包括注意力、記憶力、交際能力和同理心的擔憂,其實並沒有確鑿的證據。

微信公眾號“Nature自然科研”的一篇文章介紹了這種觀點。文章的主要信息源是兩位心理學家,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奧傑斯(Candice Odgers)和英國牛津互聯網研究所心理學家安德魯(Andrew Przybylski)。

我們先來看下奧傑斯的研究。

奧傑斯和同事研究了幾千名青少年的現實世界和網絡世界。結果發現,青少年在網上和現實中的行為,並不能被嚴格區分開來。一個孩子如果在現實世界中感覺很痛苦,往往在網上也會表現出這種情緒。

“網絡世界不太可能是起因。”而且,更有可能的是,他們會到互聯網上去尋求幫助,以應對自己遇到的心理健康問題。

對青少年來說,社交媒體對他們的影響更多是積極的,而不是消極的。而且,在真實世界中受挫的青少年,更有可能從社交媒體裡獲得積極影響。同時,“花費最多時間與他人聯繫、聊天的孩子,在現實生活中的人際關係一般也最好。”

奧傑斯的觀點是,手機非常容易成為我們的批判對象;但是對它的擔心,並沒有足夠的證據支撐,只是一種沒有根據的道德恐慌。而且,由於很難找到不使用數字設備的孩子,所以,很多針對數字技術影響的研究,其實都有侷限,因為找不到嚴謹的實驗所需要的對照組。

然後我們再來了解下另一位學者的研究。

牛津大學的心理學家安德魯在2017年公佈了一項大型研究的成果。這項研究收集了大約12萬名青少年使用數字設備的時間,以及他們的精神健康數據。

安德魯對這項研究進行了精心設計,以解決很多常見的缺陷。比如,研究的假設和目標是預先登記的,因此,就避免了先射箭再畫靶子的情況。

此外,研究的所有數據都是公開共享的。而且,研究還嚴格區分了各種屏幕時間,比如工作日和週末時間,電影、電視、手機、電腦和電子遊戲的使用時間等。

這項研究的結果顯示,跟完全不使用數字設備相比,每天花幾個小時在數字設備上,幸福感會稍微強一點。只有當使用屏幕時間過長時,這種幸福感才會減少。因此,他的結論是,恰到好處的屏幕使用時間對孩子是有好處的。

除此之外,還一項正在進行的大規模研究,可以揭示出使用數字設備對青少年大腦神經發育的影響。

這項研究的名字叫青少年大腦認知發育研究。它可能是有史以來有關青少年大腦發育和健康的最大規模的縱向研究。研究人員招募了11500名9到10歲的兒童,使用腦成像技術,追蹤10年。研究方法和所有數據也都是對外公開的。

這項研究仍然在進行中。不過,初步的分析結果表明,“屏幕時間和大腦發育之間既存在正面關聯,也存在負面關聯。和一般的上網、看電視和打遊戲相比,社交媒體對健康的影響是比較好的。”

上面這三項都在表明:現有的科學研究結果,並不足以證明使用包括智能手機在內的數字設備,會對青少年的認知和心理健康產生壞的影響。

除此之外,兩位心理學家擔心,對包括智能手機在內的數字設備的過度關注,反而可能會帶來其他負面的影響。

比如,會讓公眾忽視來自數字技術的更加緊迫、也更加重要的威脅。比如,在數字世界裡,青少年的隱私是否能夠得到切實保護。

牛津大學的安德魯教授說,沒有拿到足夠確鑿的證據,就急著採取行動去對付數字技術,可能會剝奪我們學習如何正確研究新技術對人的影響的機會。

他問道:“下一項技術很快會出現,或許非常危險。那麼,當我們面對的技術基礎發生變化時,我們該如何夯實充足的增量知識呢?”

以上就是科學界對智能設備會影響青少年認知和心理健康的反駁意見。一些學者認為,缺乏足夠證據來證明,使用包括智能手機在內的智能設備,會影響青少年的認知和心理健康。

希望這些研究對你瞭解這個問題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