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苟且,就要規劃人生

不想苟且,就要規劃人生

01

同事相親的一個男的,別人介紹的時候,她聽了身高體重,就猜測著是個胖子,心裡就不太願意。

媒人好說歹說,算是同意了加微信。結果,一看到頭像就後悔了。

對方的頭像是張全身照,看起來又矮又胖,年紀還大。

不情不願的聊了幾句天,問他咋不減肥,他說自己是易胖體質,很難減,不過會嘗試。

問他三年,五年規劃,對方很詫異的說,三年五年那麼遠,規劃得了嗎?我只想把手上的工作做好就行了。

同事瞬間沒了聊天的慾望。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一個人都過了35歲還沒考慮三年五年的發展,此生還想有什麼作為?

問他以前做過什麼,說自己創業開了個小店做了8年,還是失敗了。現在只想做好這份工作,人生還是安穩點好。

同事說,自己也一把年紀了仍舊一無所有,雖然說也經常感覺很累,想要有個家,但是湊合的婚姻和人生,寧可不要。

自己的父親貪圖安穩,在老家一家小工廠幹了20年,還不是說下崗就下崗了。

下崗之後連工作都找不到,又沒一技之長,成天在家唉聲嘆氣的。最後母親出來打工,貼補家用,自己才能多念幾年書。

她羨慕別人的爸爸都有一技傍身,哪怕失業後也能快速找到工作。而不是一味追求所謂的安穩。


不想苟且,就要規劃人生

02

一個初中同學,那個時候特別愛畫畫。雖然她畫得一般。

她的夢想是長大了能成為一名服裝設計師。

那時候看完動畫片她就去買貼紙,對著貼紙自己畫。

她成績不好,不得老師待見,每次數學課都在下面畫自己的,老師罵她“此生無作為”。

高中她沒考上,去唸了中專。後來成了一名護士。

幾年後回了老家做護士,結婚生子。

前幾年,她家裡一個親戚出來做服裝生意,很會跟款,賺了不少錢。

但是跟款跟得再好,總也趕不上能創造新款的。

親戚請來幾個學服裝設計的大學生,讓他們設計新款然後試做,想自己創款,引領潮流。

試做了十來個款,放到市場上都表現平平,無人問津。

她聽說後,研究了下明年的新款和今年的流行款,自己畫了一個手稿拍照發給親戚。

第一件樣衣做出來後放在店裡,很快就有不少客戶詢價,試穿。

親戚馬上又按顏色碼數做了幾百件,想著能賣出去就行。結果沒兩天就銷售一空。

親戚馬上做了幾千件拿去批發市場,一天就賣光了,還有不少客戶留下了電話要求批量採購。

親戚高興壞了,給她打電話,讓她再設計幾個款過來,給她發工資。

她又設計了幾款,做成樣衣後都表現不錯,親戚就打電話讓她過來上班,薪水比做護士高几倍。

她原以為自己再怎麼喜歡畫畫,不過是個愛好而已,沒想到某天竟然可以拿來當飯吃。


不想苟且,就要規劃人生

03

大多數人的成績都是在某領域堅持多年後取得。而有些人,卻是通過不斷跳槽,找到真正適合的事後才展現光芒。

大學同學,當年嫌棄自己學的專業沒前途,畢業實習了一年就辭職了。

第二年在廣告公司幹銷售。下半年辭職去一家大型家電做售後。

後來又換過行政崗,去過培訓機構,做過保健品,諮詢,投資,金融等領域。

從金融公司辭職後去了一家互聯網公司,幹了大半年,又回來做金融。

用他自己的話說,把想嘗試,能嘗試的行業都試一遍,你就知道自己真正喜歡的是什麼了。

他的判斷標準簡單粗暴,能掙錢,時間相對自由。只有金融行業能做到。

去年是他做金融的第二年,居然還去考了個什麼從業資格證。

聽說一年比一年收入高,還升職帶團隊了。

一個人想做一件事,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是真的。

他說自己沒有人生規劃,一共就幾十年,怎麼規劃?

但是他很明確自己想掙錢,而且不喜歡加班。這樣走一圈下來,只有金融行業可以滿足自己,也算是夢想成真了。


04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夠在工作中出類拔萃,不管是收入還是社會地位,都能自我認可。

但是同樣的24小時,有的人整天瞎忙,或者隔一段時間換一個目標,這樣一年一年,只是在虛度光陰而不自知。

那些能夠取得成績的人,都是目標感很強的人,他們懂得把真正最在意的事情放在首位,一有時間就朝著目標前進。

很多人總覺得一輩子那麼長,規劃不了,計劃趕不上變化。

但是短期的目標,一年計劃,三年計劃必須要有。

你得寫出來,時時刻刻提醒自己,現在進行到哪個階段了,多久能實現。這樣能督促你始終在正確的方向奔跑。

階段性的小目標是為了幫助你以後實現大目標,也就是人生規劃。

或者把最終目標分解開倒推,還是需要一年,三年,十年規劃。

願我們都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而不是苟且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