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厭別人的缺點,是因為自己的標準太高

討厭別人的缺點,是因為自己的標準太高

01

有個朋友吐槽她老公太懶了。

每個週末都睡到12點才起來,然後也不帶孩子,更很少做家務。

然後有人問他,那你為什麼還要嫁給他?

她說,沒結婚之前他不是這樣的,那個時候對我好,又體貼,然後我覺得他不錯,就結婚了唄。

有人繼續問她,那你現在覺得不好受?覺得不好就離婚唄。

她說,離婚倒不至於,而且他也沒有我說的那樣一無是處。起碼結婚之後我沒有上過班,家裡的一切開銷都是他來的,我還是很感激他的。對我父母也挺好……世界上也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男人,對吧?能夠對你好,照顧你的父母,養育孩子,已經是很不錯了。

然後有人問到她老公的工作。

她說,因為丈夫在公司做高管,每天晚上都很晚回來,有的時候還要出去應酬,所以很少休息,而休息的時候,一般都會睡到很晚。

而自己又有早起的習慣,所以就有矛盾了。

至於說他不帶孩子,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自己每天帶孩子,尤其是小孩哭鬧的時候就感覺特別煩,希望他能來分擔一下,然後,他時間又很少,就感覺他從來不帶孩子。

至於家務的話,他休息在家的話,偶爾還會幫我做一下的,但是平時,基本很少在家……

那這麼一說,這完全是她個人的主觀感受,事實與她口中抱怨的不一樣。

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是會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一個人。

如果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就給貼上一個相應的標籤,這其實都是自己制定的心理目標太高了,而不是客觀事實。


討厭別人的缺點,是因為自己的標準太高

02

記得以前班裡開班會,經常一到週末,就會組織大家活動。

要麼出去爬山,要麼去燒烤,各種集體活動。

班長總是鼓勵大家積極發言。這個時候大家都保持沉默,而有一個積極分子,總是非常活躍,對於去哪裡,玩什麼,他總有自己的建議。

應該這樣,應該去哪裡,哪裡很好玩。結果大家都很討厭他,因為對於集體活動而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不可能做到滿足所有人的需求。

他在那裡評頭論足,大家都認為他是因為愛出風頭。

不過,有了他的建議,每一次組織的活動還算圓滿,起碼不管是選的地方,還是活動項目,大家都玩得挺盡興的。

畢業之後,大家各奔東西,發現很多公司都會在開會的時候,讓大家各抒己見,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很多人要麼沒有看法,要麼有話不敢說,唯有他,一直大膽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後來漸漸在公司受到重用。

其實呢,並不是別人愛出風頭,別人喜歡滔滔不絕,口若懸河,是你自己的標準,跟別人不一樣。

你自己沉默,你就希望別人也沉默。跟你不一樣,你就覺得別人是出風頭。

但事實上,走上社會之後,才知道這是一項優勢——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


討厭別人的缺點,是因為自己的標準太高

03

前同事抱怨他現在的公司員工太難管理。

因為他是剛剛跳槽到這家公司不久,然後公司人手也不是很多,雖然公司在招,但是進展一直比較緩慢。

現有的一些老員工又比較消極,認為公司制定的目標業績太高了,無法完成,所以經常要加班,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家都怨聲載道,沒有一點積極性。

他每天留下來陪著加班,自己也感覺很無奈,白天大家不努力,所以才需要晚上加班。

他開會的時候多次說,我像你們這個年紀的時候如何如何,我曾經的領導是怎樣要求我,沒有做到怎樣。每個人都應該有自覺性,自己去要求自己等等。

結果,他的下屬越是跟他背道而馳,甚至不願意搭理他。

當他意識到出了問題,看出了大家對他的態度後,決定轉變思路。

然後確定了新的目標,把目標每天進行分解,到底是目標太高,還是大家真的沒有努力。

把目標拆解之後,分成階段目標,上午要達到什麼樣的目標?下午到三點完成什麼樣?到下班之前完成多少?如果連這個都沒有做到,就要求加班,可不可以?

因為目標定得不高,所以基本上大家都能玩成。十天半個月之後,基本上工作的推進也完成了大半,這樣看來,總的目標制定得不高。

而是他的方法錯誤,對員工要求太高,而且對大家的態度過於苛責,所以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的認知都是有限的,我們的評判標準不一定合理。

如果我們總是帶著這樣的刻板印象看人,也就是放大了對方的缺點,忽略了其優點。


04

煩惱與歡喜,成功與失敗,僅繫於一念之間。——法國作家大仲馬

人們對於和自己一樣的人很容易接納,對於不一樣的,則容易貼標籤,而標籤又容易加深刻板印象,也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說到底,還是在於自己到底怎麼看。你眼裡的世界,就是自己內心的真實折射。

而且人與人之間,喜歡與討厭都是可以感受得到的,你如何對別人,別人也會如何回應你。

善於發現別人身上的優點,那缺點也就變少了。

學著接受這個不完美的世界和他人,痛苦也就沒那麼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