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歲女孩哇哇大哭,原來是下面進了這個東西……

一個下午,浙大婦院急診預檢臺來了一對母女,母親臉上寫滿了焦慮和著急,懷裡5歲大的一個女孩正在哇哇大哭。

訓練有素的預檢護士馬上安撫母親和孩子情緒,詢問情況之後知道,原來是5歲的小女孩不小心把一個小物件塞進了陰道。急診醫生立即對孩子進行了直腸指檢,觸及陰道內有一枚葫蘆樣物體,就立刻請示了急診室的醫療組長錢林華。錢林華一邊安慰小患者,一邊做進一步的詢問與檢查,之後彙報了黃秀峰主任醫師。排除了急診狀態,綜合考慮患兒和家屬實際情況之後,黃秀峰建議讓小患者次日做日間手術。

第二天早上8點,小朋友在母親的陪同下來到醫院辦理住院手續,成為了浙大婦院門診日間手術病房年齡最小的患者。照顧成年病人,護士們都已經了是輕車熟路的“老司機”了,但是對於一個五歲孩子的術前術後護理,又該怎麼做呢?如何緩解孩子對陌生環境、打針以及手術的恐懼與害怕?

穩定住孩子的心理是關鍵。很多小朋友都會對醫院和醫生有恐懼感,覺得這個要“打針吃藥”的地方好嚇人呀。為了不讓小朋友害怕,責任護士石芸、主治醫師錢林華等,播放了小朋友最喜歡的動畫片,讓她放鬆下來。生動有趣的故事劇情、叔叔阿姨們溫和的鼓勵,讓小朋友緊張害怕的心情有了明顯緩解。這時,門急診小組長錢林華陪小朋友完成了術前必要的檢查,耐心向她解釋了禁食禁飲等注意事項。為了讓小朋友更安心,醫生們還同意讓媽媽進入手術室,在手術最開始的階段陪同小朋友一起。一切都在充分的準備下順利展開……

下午2點50分,小朋友終於成功度過了麻醉復甦期,手術順利取出了這個“罪魁禍首”。

五岁女孩哇哇大哭,原来是下面进了这个东西……

有人可能會問了,手術在取出異物的過程中,會對這麼小的女孩子的陰道產生傷害嗎?

給小朋友制定手術方案的醫生介紹說,對這樣的陰道異物幼年患者,他們實施的是“非接觸式”陰道內鏡模式,通過3.8毫米口徑的宮腔鏡,實施檢查和手術治療。這種手術方式也適用於處女的宮腔內病變診斷和治療、絕經後女性的宮腔疾病診治,它的手術創傷小,病人痛苦少,非常適合在日間開展。

日間病房一直在實施快速康復(ERAS)的理念,對小朋友的關注和護理也更加用心。回到病房後,小朋友哭喊著:“我好餓,媽媽我好餓!”成人宮腔鏡術後可以立即口服“術能”液補充能量,早日促進胃腸蠕動,但是小朋友合適嗎?

經過醫生評估並結合小朋友的術後情況,在護士阿姨的密切關注下,讓她小劑量多次服用,術後沒有出現噁心嘔吐現象。小朋友恢復得挺快,也沒有出現明顯疼痛,經過嚴密觀察與精心護理,下午四點鐘就可以順利出院啦。患者媽媽激動地說:“謝謝你們,事情發生時我真的慌了,沒想到你們這麼快速地幫我們解決了問題,手術之後恢復得又這麼好,真是太感謝了!”

五岁女孩哇哇大哭,原来是下面进了这个东西……

日間手術將住院手術患者的住院時間縮短至24小時以內,大大緩解了患者手術難,住院時間長等實質性困難。安全,快速,高效,便民,一直是浙大婦院日間手術團隊追求的目標。這個五歲的小女孩是醫院日間手術收治過的年紀最小的病人,雖然手術對浙大婦院日間手術團隊是一次考驗,但也是一次突破與提升。

五岁女孩哇哇大哭,原来是下面进了这个东西……

日間手術做得好,快速康復少不了。

近年來,浙大婦院積極響應國家衛健委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的計劃,推進ERAS及日間手術,促進患者快速康復。婦一科病房、門診日間病房作為試點科室進行了積極探索,獲得了頗有成效的成績(點擊這裡瞭解浙大婦院婦科的快速康復病房吧:

浙大婦院不僅為本院病人解決病痛,也將快速康復的理念和知識,通過遠程教學的方式傳達給基層醫院的護士們。在護理部副主任李雅岑的組織下,包括金華市婦保院、海寧市婦保院、江山市婦保院等在內的7家託管醫院的護士,都通過遠程會診的方式,開展了ERAS與日間手術的相關業務學習。徐凌燕、林莉莉兩位大科護士長擔任授課老師,分享國內外加速康復外科(ERAS)的最新進展,介紹了浙大婦院日間手術的概況、流程、實施情況和取得的成績。林莉莉為大家講解了ERAS在婦科手術中的應用,介紹了婦一科加速康復病房如何在ERAS的最新理念指導下促進患者康復,包括ERAS在婦科實施前的準備,患者術中管理,以及術後患者疼痛,噁心嘔吐等全方位護理管理。徐凌燕護士長明確提出,沒有ERAS技術就不可能有婦科日間手術,她從日間手術的發展、日間手術開展、ERAS的實施及成果、總結與展望等方面深入講解了日間手術與快速康復的知識,對基層醫院具有很強的學習和指導意義。

五岁女孩哇哇大哭,原来是下面进了这个东西……

新理念促進新發展,新發展促進新改變。傳統的醫療護理模式正在慢慢被改變,如何在新轉變下順應時代的腳步,是值得每一位醫護人員思考的問題。ERAS、日間手術,一直在路上。

監製:孫美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