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這樣把握書法的“韻味”,你也可以成為書法家

首先,要搞清楚什麼是韻味。

黃庭堅曾說:”書畫以韻為主“ ”書者以韻觀之當得彷彿“

我們在欣賞一幅書法作品的時候,常會情不自禁地讚美道”好!有韻味“

我們會發覺,”韻“似乎很神秘,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五代時候,有個叫荊浩的寫了一本《筆法記》中有”韻者隱跡之行,備遺不俗"之說。

中國的書,畫,詩歌等藝術,逐漸從技法的探討,到自覺的藝術風格韻味的追求。

最早在國畫中提出“韻”的,是六朝謝赫的《古畫品錄》他提出品評人物畫六條標準,稱為“六法”首先標出“一,氣韻生動是也”將氣韻視為六法之首。

在詩歌領域最先提到韻味的是唐代司空圖,他認為好的詩必須有“韻外之致”“味外之旨”要“超以象外,得其環中” “不著一字,盡得風流” “味在酸鹹之外” 意思是韻必須從跡象以外的空處求得,從不著一字的虛處去領會,從感官味蕾之外的靈感處去品味。

宋代範溫對韻的解釋為“有餘意之為韻”“不足而有韻”

明代王世貞同樣強調“清遠”“空靈”乃有神韻。

可見,韻是通過“虛”來表達的,故有“虛以成韻”的說法。

莊子說:“虛室生白”“唯道集虛”

笪重光在《畫筌》中說:“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

高日甫在《論畫歌》中說:“即其筆墨所未到,亦有靈氣空中行”

書法的虛,就黑白對比而言,是指在佈局中的空白。就實中之虛而言,指用筆上的不著力處和筆法的虛筆處。還包括“蕭散”“天真”“簡淡”“生拙”的風格追求。

我們拿唐代書法家楊凝式來舉例。要增加書法的韻味,首先要著眼於空白的變化,如楊凝式的字從歐陽詢,顏真卿入手而加以縱逸,他的《韭花帖》用筆出於顏而入於王。其實他的秘密武器就是在空白上下了功夫,顏真卿寫得行距寬,字距窄,空白排的較勻整。楊凝式一反常態,故意拉大字距和行距的空白,字中的空白也有意拉大,如”實“字寶蓋頭與下部拉開距離,留下一段空白,頓時給人以疏朗的感覺,而引起人們新的想象,韻味便也由此而生。他的行草書如《夏熱帖》《神仙起居帖》寫得錯落有致,參差斜正。排行如橫風斜雨,行間布白如雨後泉水勃發。故楊凝式的字可以由天真爛漫處見到神韻。

學會這樣把握書法的“韻味”,你也可以成為書法家

增加側鋒,飛白等虛鋒也可以體現筆畫的韻味,如米芾的”刷字“

我們常說的”字貴熟後生“即是因”生“而產生的韻味。

當代很多書法家尤其是國展獲獎高手,都是會把握書法韻味的高手。學起來吧!你也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