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摳門”教授攢下千萬資產,卻隱姓埋名,資助了二千多名貧寒學子

“摳門”教授攢下千萬資產,卻隱姓埋名,資助了二千多名貧寒學子

在清華園,有這樣一位富有的“窮人”。他一輩子兢兢業業,無怨天悔的教學育人,但卻捨不得為自己多花一分錢,對自己苛刻得不近人情,是眾人眼裡的“摳門”教授。

一件便宜的毛衣,一穿就是十多年;家中十幾年都保持著老樣子,最值錢的物品,還是學生送來的電視。

在人們的視線裡,他長年穿的就是那件舊舊的棉罩衣,戴著舊舊的小皮帽,騎著一輛舊舊的自行車。

即便是後來去美國講學,待遇優厚,他也是過著最簡樸的生活,吃的是最廉價的食物,從來都不會浪費。

老人退休後去深圳一家知名企業做企業顧問,待遇優厚,但他卻還是自帶鋪蓋炊具,租住在普通的民房裡,過著最簡樸的生活。

人人都知道這位老教授很節儉,但卻沒有人知道他為什麼要這麼做。

“摳門”教授攢下千萬資產,卻隱姓埋名,資助了二千多名貧寒學子

72歲那年,他拿出積攢多年的資金,開始做一件他思慮已久的事情:搞資助學。為了做好這件事情,70多歲的老人親自去調研,瞭解貧困學生的生活狀況,以便幫到真正需要幫助的學生。

2006年,第一批助學款分別寄到哪到全國各地,一批全國各地的貧寒學子,陸續收到了“陌生人”的捐助。助學不留名,這是也是老人的要求。

就在助學步入正軌,幫助到更多貧困學生的時候,老人卻在體檢中檢查出身患肺癌,並且已經到了肺癌晚期,癌細胞已經向脊髓和腦部轉移。

但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刻,老人卻做出了保守治療的決定,捐出全部積蓄1000多萬,並謀劃成立基金會,以便讓肋學更規範,更長久。更讓人感動的是,老人強烈要求,反覆叮嚀,捐資助學不要留名。

2012年7月22日,老人因醫治無效,與世長辭。按照他生前辦理的遺體捐贈手續,他的遺體捐贈給醫院用於醫學研究。

他就是趙家和教授。他隱姓埋名捐出一千多萬,資助了2204名貧寒學子,卻悄無聲息的與這個世界告別。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他也只是平靜地說一句“我已經做了我認為最好的安排,求仁求得,了無遺憾。”

我忽然想起曾經讀到的一句話: 最後的死之和最初的誕生一樣,都是人生的必然;但最後的晚霞和最初的晨曦一樣,都是光照人間。

也許必然無法避免,但偉大的靈魂卻可以像瑰麗的晚霞,感動和溫暖更多的人!

“摳門”教授攢下千萬資產,卻隱姓埋名,資助了二千多名貧寒學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