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篮高手故事的发生地湘南,也是中日文化在历史上交流的见证者

“老爹,你最辉煌的时刻是在什么时候?是在作为日本国手的时代吗?”顶着一头红毛的小子对着身旁的老人说,痛苦的他甚至连站都站不直,“而我,就是现在!”

灌篮高手故事的发生地湘南,也是中日文化在历史上交流的见证者

一句话就点燃了青春,笔者其实是流川的粉,跑跳能力的弱化也丝毫不影响我荣获X不传的称号,但在这个爆种的时刻我的心情就像最后时刻接到樱木飞身救球的流川,重重摔在地板上的声音就像一定要打进去的请求,湘北双星闪耀的模式在这一刻真正形成,也为后来的绝杀童话创造了信赖的基础(当然漫画第一绝境王14号男人在这场功不可没,但是剧本需要这里就只谈狐狸和红毛了)。

灌篮高手故事的发生地湘南,也是中日文化在历史上交流的见证者

犹记得小学时,身高不到一米五的我,看到了动画中流川胯下急停晃过仙道的一幕,第一次尝试了胯下的crossover,可以说我对篮球的喜爱起于SD,盛于AI。相信发生在神奈川的青春故事应该也是不少8090后的篮球启蒙教材。

日本漫画对于场景的取材是相当严谨的,SD的故事发生在日本著名的度假胜地——湘南地区,即日本首都东京西南部50公里处神奈川县相模湾北部的沿海地区,包括镰仓、逗子、藤泽、平冢、茅崎5市。

灌篮高手故事的发生地湘南,也是中日文化在历史上交流的见证者

白色区域即为湘南地区

神奈川BIG4中钓鱼王仙道的陵南原型是镰仓高校,帝王牧的海南原名湘南工科大学附属高校 ,日版隆指导藤真的翔阳取材于神奈川县立松阳高中,至于问题儿童军团湘北,它的原型虽然是东京都立武藏野北高中,并不在神奈川,但是湘北的名字也源自对湘南一词的演绎。

灌篮高手故事的发生地湘南,也是中日文化在历史上交流的见证者

按说这都是动漫迷人尽皆知的小知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挖一挖美丽的湘南海岸线背后不为人知的地名故事。

湘南这个名字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那个无辣不欢,辣椒比肉还多的湖南,事实也证明我们的猜想没错,这个地名确实有着中国背景。关于日本湘南命名的源头,有两种说法。

灌篮高手故事的发生地湘南,也是中日文化在历史上交流的见证者

江之岛电车的交叉路口

一说是因为中国的湘南是禅宗五派之一的沩仰宗的主要传播地,其发源地沩山密印寺就在宁乡西部,当时就属湘南县。而镰仓是日本镰仓幕府的“畿甸”。是禅宗最早传入日本的地区之一,沩仰宗在今湘南地区传播非常集中和发达;因此日本也称这一带地区为湘南。

另一种说法是:中国到日本传播佛法的高僧来到镰仓地区后,觉得相模川流域地形平坦、河网密布,山水景致和中国湘江以南地区很相似,因此就称这里为湘南。

灌篮高手故事的发生地湘南,也是中日文化在历史上交流的见证者

而无论哪种说法,其实都是中华文化对外输出的一种表现。飞鸟时代末期,中大兄皇子多次派遣遣唐使学习盛唐制度文化,开启大化革新的序幕。这场改革前后历时五十余年,直到公元八世纪初,经由藤原不比等组织编撰的《大宝律令》最终将成果以国家律令的形式确定下来。大化革新不仅让日本最终仿照大唐建立起律令制国家体系,还开创了日本不发生大规模流血冲突进行政治改良的先例。

在这个阶段,元明天皇的存在不容忽视。作为一个女帝,虽然仅仅在位八年,却影响深远,她铸造“和铜开宝”铜钱,推行“蓄钱叙位法”,刺激了货币流通,繁荣了经济;她颁布《大宝律令》,使得日本进入封建社会;她重用藤原不比等,开启了藤原氏绵延四百年的风光;她迁都平城京,奈良时代由此开始。

灌篮高手故事的发生地湘南,也是中日文化在历史上交流的见证者

遣唐使留学路线

然而除了这些常见于书本的政绩外,元明天皇另有一项举措对后世造成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当时的日本深受盛唐文华濡染,导致了大量汉字组成的新地名出现,命名规则各有不同,为了避免地名的混乱给政治经济的改革造成阻力,公元713年,元明天皇特地颁布诏令,近畿规定凡是诸国郡内、郡里之名,并用二字,必取嘉名。这就是好字令背景下的地名汉字标准化运动。从此上毛野成为了上野,牟邪志成了武藏,同样指代低洼地的阿久津在汉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就改头换脸成了秋津。你说为什么要做这样的面子工程,我们可以脑补一下以下的画面,任那秦红棉、阮星竹、康敏、甘宝宝、李青萝一口一个“张郎、朱郎”,可能都不如刀白凤的一个“段郎”更能推动剧情(即使她也从来没这么叫过)。

灌篮高手故事的发生地湘南,也是中日文化在历史上交流的见证者

源自奈良时代的裳唐衣,在平安时代成为了公家女子的朝服

而根据是否与汉字同音,日本的地名又可分为训读和音读两类,所谓“音读”指的是该汉字是按照其从中国传入日本的时候的读音来发音的。根据汉字传入的时代和来源地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唐音”、“宋音”和“吴音”等几种。而“训读”则是按照日本固有的发音来读汉字时的读法。

举例来说,日本人认为福字寓意吉祥幸运,因此福冈、福井这类名字应运而生,福冈的日语发音是FuKuoka,福井的日语发音则是Fukui,可以看到这里的福汉语发音和日语发音相同,即所谓的音读。无论是日本的国名Nippon,还是千年古都京都的发音Kiyouto都是标准的音读地名,甚至仙台读作Sendai,也是因为“仙台初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这样的诗句。

而东京门户横滨的日语发音YokoHama,很明显是古日语发音,表记的汉字在这里并不是读音的参照,但还是形象表达了横滨是横向突出的海岸这一汉字含义。神户读作Kobe,没错神似那个来自费城却在血液里染上了紫金色的偏执狂,联想到神户的汉字含义为神所统辖的居民,这种莫名其妙的联系却也变得可以接受了。这些训读的汉字虽然读音发生了改变,但是文字中蕴含的意义还是保持着本来的面貌。

灌篮高手故事的发生地湘南,也是中日文化在历史上交流的见证者

闻名于世的神户牛排

总的来说,日语中训读、音读的区别其实也是中华文化传入以后与当地的文化历史不断融合的结果。

除了中国风十足的命名方式,日本的地名中也埋下了其他诸多来自中华文明渲染的线索。《周礼》中写道:方千里曰王畿,说的是国都附近的地区是王都管辖的地区,是京畿。相应的,京都作为日本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国都,其附近地区也被称为近畿地方。

灌篮高手故事的发生地湘南,也是中日文化在历史上交流的见证者

说到都城,因为日本濡染盛唐文化极深,自然盛唐时的两大首都长安、洛阳对于日本的地名也有着巨大的影响。长安本意长治久安,日本学走了这个套路,依葫芦画瓢将新都命名为平安京(京都)。不仅如此,平安京的总体格局有着明显长安痕迹,棋盘式对称布局,中央的朱雀大街甚至连名字也跟长安一样。以朱雀大街为分割,平安京被分割为左右两个部分,左都走洛阳风,右都走长安风,本想鱼和熊掌兼得,奈何右侧地形受限,开发成本过高,渐渐的被弃置,平安京随之演变成了小了几号的洛阳,洛渐渐成了京都的代称,诸侯去京都也就变成了上洛。

灌篮高手故事的发生地湘南,也是中日文化在历史上交流的见证者

熟悉日本战国史的朋友一定知道,要在战国成为名人霸者,那么首先你要能获得一个能让你从奥州吹到九州还一直飘在天上的绰号,其次你就得上洛。什么大内馆主、东海道第一弓、第六天魔王、越后之龙、甲斐之虎都逃不出这个定理。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就提出了“水北为阳,水南为阴;山南为阳,山北为阴”的地理命名规则,古日本行政区划五畿七道中的山阳道,山阴道就因为分别位于中国地方山地的南北两侧而得名。

灌篮高手故事的发生地湘南,也是中日文化在历史上交流的见证者

日本古行政区划

日本地名的中国元素其实还远不止这些,其地名虽然大多起源自古日语,但是通过汉字的表记,结合汉唐文化的渗透,早已打上了深厚的汉文化烙印,不仅五畿七道的古行政区划以及本州、九州、四国、北海道在内的核心四岛均为纯汉语地名,甚至许多古日语下的地名如大和、秋津等也有了汉字的外衣,平添一层文化底蕴,加之佛教、儒教的影响,日本地名的文化背景也愈加深厚,其历史在岁月长河中也更加有迹可循。

而今的我们会在在江之岛电车的交叉路口打卡关于青涩恋情的回忆,即使可能为此等上两小时也出不了图;也会在镰仓高校找寻陵南七号拎着钓具和厨师装扮的大叔一道跑回球馆的身影,即使源源不断的游客早已令校方怀疑自己怎么就出了名;会在湘南海岸享受着扑鼻而来的蓝色海风,回想起跑步经过的流川、读着晴子来信的樱木而闻到青春的味道,即使作者一早就说了青春并不完美。

灌篮高手故事的发生地湘南,也是中日文化在历史上交流的见证者

沢北?北沢?傻傻分不清楚

这一切其实正是日本文化在当下对外输出的结果,在日本电器、半导体、光电、汽车产业对外制造影响的同时,动漫、音乐、影视、文学、游戏等形式的文化输出正影响着世界各地的人,作为在十九世纪之前一直影响着日本的中国,无论是拥有的文化素材,还是各地深厚的历史沉淀都远远超出日本,怎样将这些沉睡在历史中的资源唤醒,在世界越来越平的时候用适合现代社会传播的画面和语言进行输出,值得我们深思。当时代厌倦了想要离开的时候,那他一定是不辞而别,希望秦时明月、大圣归来、仙剑奇侠传这些作品不是我们动漫游戏产业的顶峰。

灌篮高手故事的发生地湘南,也是中日文化在历史上交流的见证者

一旦放弃的话,比赛就结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