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山矾洁逸

赏山矾洁逸

山矾 图源互动百科

大寒,三候山矾。这是一种有金黄花蕊的洁白小花,北宋诗人黄庭坚在江南山野注意到它,想作一首诗,却发现当地的人们就称呼它为小白花,于是为它取了山矾这个名字:“北岭山矾取次开,清风正用此时来。平生习气难料理,爱著幽香未拟回。”当时有人认为,黄庭坚命名的这种小白花,就是唐代著名的玉蕊花,相传为唐玄宗之女唐昌公主手植,不少诗人都有吟咏。如王建《唐昌观玉蕊花》:“一树笼葱玉刻成,飘廊点地色轻轻。女冠夜觅香来处,唯见阶前碎月明。”

明代袁宏道作《瓶史》,其中有一则《使令》,提到对诸花浓淡雅俗的品评时说:“山矾洁而逸,有林下气,鱼玄机之绿翘也。”绿翘是唐代女冠诗人鱼玄机的婢女。她的名字和山矾一样,饶有情致,让人想起唐代一种叫翠翘的头饰。翠翘的本义是翠鸟的羽毛,则这种头饰应是以美丽的鸟羽构成的装饰。韦应物“头上鸳钗双翠翘”,白居易“翠翘金雀玉搔头”,刘禹锡“长袂女郎簪翠翘”,都提到了这种饰品。

赏山矾洁逸

翠鸟 图源pxhere

袁宏道说的“林下气”,出自《世说新语·贤媛》:“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王夫人就是谢道韫,她是书法家王凝之的妻子,也是那位在簪缨大族的聚会中,对着纷纷扬扬的雪花,吟咏“未若柳絮因风起”的诗人。“林下之风”则是与“闺房之秀”相对应的品藻,所指的是女子有名士风度,大概是谢道韫飘逸胜过娴雅,有一种落落大方的气质,所以有此一说吧。由此想到鱼玄机与绿翘主婢二人在唐代最后一个盛世度过的日常,该是多么相得益彰。

然而文学的历史上也免不了骇人的新闻。大唐咸通戊子春正月(868),鱼玄机因笞杀绿翘,被逮入京兆府,秋季被处死。明代的文人为何会认为山矾的洁逸可以比拟绿翘?这离不开五代时期皇甫枚撰写的《三水小牍》对鱼玄机杀绿翘的情节刻画。

赏山矾洁逸

清余集唐女道士鱼元机小影

在《三水小牍》中,故事情节一波三折。首先是一个优美的伏笔,以鱼玄机的诗句来佐证她的才情,她的声名,她日常中歌舞宴饮不绝的生活。然后写了她一日出门,嘱咐婢女绿翘:“如果有人来找我,就说我在邻居家的院子里做客。”晚间回来之后,绿翘告诉她:“是有人来,我告诉他你不在,他就走了。”于是,鱼玄机就开始了对绿翘的怀疑,残忍地责打她。这里所传达出的女子之间心照不宣的情绪,是非常微妙的。故事暗示,这个来访的人,是鱼玄机一直以来喜爱的,有密切交往的人。而鱼玄机出门的时候,可能预测到他会来,她对绿翘的吩咐显示了她的期望:这个访客,如果知道她在哪里,一定会去找她。然而没有,鱼玄机得到的答案是,他听说自己不在,就径自走了。这样她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当中。这是她笞绿翘的原因,但是故事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只是说“客乃机素相暱者”。

接下来,绿翘面对刑罚,义正言辞地为自己辩护:“我侍奉你好多年了,我的行为非常检点,我没有你所怀疑的那种过失。那个人今天来的时候,我是隔著窗子告诉他,你不在。他什么都没有说,就走了。我随你修行,早就没有情爱之心了,希望你不要怀疑我。”鱼玄机听了这番话的结果是更加愤怒。绿翘的答案证明了她的猜测。绿翘特别强调了与客人的会面是隔著窗子,这是声明自己没有做任何违背礼法的事情。然而也许鱼玄机很了解自己的那位心上人,又或者她很了解男女私情是怎么回事,她认为这种隔著窗子的礼法是不可能出现在现实生活中的。纵使绿翘是真隔著窗子和客人说话,那客人也绝不会听了一言不发就走了,这种刻意的答案一定是为了掩盖什么。绿翘在生命的最后关头,掷地有声地说道:“炼师欲求三清长生之道,而未能忘解珮荐枕之欢,反以沉猜厚诬贞正,翘今必毙于毒手矣。无天则无所诉,若有谁能抑我彊魂,誓不蠢蠢于冥冥之中,纵尔淫佚!”

赏山矾洁逸

清 恽寿平《花卉图册之山矾》 湖南省博物馆藏

《三水小牍》中的绿翘正义刚烈,是一个受侮辱又有气节的形象。后来《太平广记》收录这则故事时,索性就题名《绿翘》,似乎绿翘才是这个故事的主人翁。绿翘的风采正如大寒之中人们所守候的山矾,那一丛丛小小白花带给人的扑面而来的洁逸之气,还有它所映照的历史上那些不屈服的人生所带来的力量。

栏目策划:三联·CREATIVE

简单三步,点亮星标

就能第一时间看到推送啦!

赏山矾洁逸

▼点击下图,参与“等春来”新年活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