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2B時代已至 單點價值難以捕捉用戶“痛點”

無人超市、自動駕駛、機器“詩人”……隨著技術的不斷迭代,硬件層面的機器人和軟件層面的AI技術正褪去神秘色彩,在不知不覺間走入我們的生活中。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行業發現,經過實驗室探索期和單點突圍時代,2B應用、平臺化、聯盟化正成為當下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的關鍵詞。

對於這一觀察,1月16日,在北京舉辦曠視機器人戰略發佈會之後,曠視創始人兼CTO唐文斌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隨著技術的不斷迭代和提升,AI已在2B場景中降本增效,而僅僅擁有單點價值或已不能解決用戶所有的問題,整體規劃和聯盟合作變得非常重要。

人工智能2B时代已至 单点价值难以捕捉用户“痛点”

曠視機器人戰略發佈會上,嘉賓熱議Alot時代下行業升級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虹蕾 攝

人工智能從浮躁迴歸應用場景

隨著技術的不斷迭代,人工智能已經走過初創時的浮躁期,步入快速增長階段。應用場景不斷拓展,AI技術的應用也滲透到指紋識別、人臉識別、AI智能拍照、掃地機器人等方方面面。艾瑞諮詢預測,人工智能市場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到2020年全球市場規模將達到183億美元,約合1190億元。艾瑞諮詢認為,從2015年到2020年5年時間,中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裡複合增長率將達到50%,2020年人工智能市場規模約為91億元。

在這樣的背景下,誰能搶佔市場先機尤為重要。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隨著行業的不斷髮展,國內外科技巨頭繼續推進基礎設施開源,並加碼B端場景落地。例如,Facebook發佈PyTorch 1.0正式版,並開源首個全卷積語音識別工具包;聯想面向B端推出企業級人工智能私有云平臺LeapAI;華為正式推出智能計算業務戰略規劃;微軟推出面向B端的人工智能會議系統等。

曠視發佈多種類型的機器人操作系統河圖(Hetu)也和B端市場有較為緊密的聯繫。記者從曠視方面瞭解到,該系統與物流、製造、業務系統承繼,目前已在天貓超市、科捷物流、寶潔等合作方的倉庫中進行實際使用。

為何選擇物流倉儲這一場景中作為技術應用切口?羅蘭貝格管理顧問公司全球合夥人於佔福表示,眼下,亞馬遜、阿里、京東、順豐從單個物流設備環節、全供應鏈、物聯網裡面進行佈局,物流業在技術驅動下,從過去的從屬和支持的角色變成了企業較為核心的競爭力,這也為AI技術的應用找到了新的入口。

普洛斯戰略顧問、隱山資本合夥人董中浪表示,數據和AI驅動的物流資產帶來運用的高效率,將會對行業形成巨大改變。而在唯智信息創始人兼總裁陳夢槐看來,AI技術在倉庫運用、無人運輸方面均有優化空間。

單點價值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各大企業發力B端的邏輯,在相關研報中亦有說明。東方證券研報顯示,當前人工智能產業化落地依然以G端政府B端企業場景需求為主,C端消費者相關應用爆發時點未到。國內配合自上而下各地政府逐漸下沉並細化的人工智能發展規劃,B端需求有望先行成為AI發力主場。

曠視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EO印奇表示,當人們希望通過AI、IoT(物聯網)去為各行各業賦能時,都會涉及很多角色,因而分工明確非常重要,這意味著賦能者既要有宏觀架構的能力,也能夠真正彎下腰,從每一個細節去著手。

“客戶需要的是完整的方案中的每一個環節的最佳答案,所以連綿的合縱連橫變得非常重要。”唐文斌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在產業場景中用AI去賦能、降本增效也是一件複雜的事情,僅僅擁有單點價值可能不能解決用戶所有問題,整體規劃和聯盟合作變得非常重要,需要每一家公司有相對清晰的分工、定位,能夠一起攜手以共贏方式交付價值。

啟明創投創始主管合夥人鄺子平稱,長期以來,業界對於AI的基礎技術投資十分感興趣,這也推高了一些公司的估值,產生了一些資本泡沫,而基礎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以後,各大企業也探索出落地場景,隨著AI技術在物流等場景落地,也將反向推動行業進一步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則認為,人工智能、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的協同融合,點燃了信息化新時代的引擎,數字化轉型成為企業向高質量發展的共識,人工智能推動企業向智能製造和智能運營發展。鄔賀銓認為,基於人工智能的智能製造的實現是長期過程,目前僅僅是開始,還有很大的應用和創新空間,“我們需要以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並重,來應對發展中的挑戰,推動數字經濟發展”。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