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故事裡的漢字


神話故事裡的漢字


漢字,如同鮮活跳動的生命,抽象於萬物,卻不失其形象,一筆一畫蘊含著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書寫了許多流傳至今傳奇故事。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盤古開天地的故事,看看在這個故事中,我們能學到哪些漢字。

你看懂盤古的故事了麼?


很久很久以前,這個世界還沒有誕生,整個宇宙,就像一個大雞蛋,所有物質都團混在一起,天、地、日、月都沒有完整的形狀,山、川、草、木也辨不清特徵,人、禽、鳥、獸也沒有蹤影。直到很多年後,就在這樣一個漆黑而混沌的世界中,逐漸生長出一個人形,他一直吸收周圍的精氣與靈氣,雖然始終紋絲不動地沉睡著,但身子卻以驚人的速度不斷長大,就連那個雞蛋一樣的世界都被撐得慢慢變大了。

這個人形就是這個世界中的第一個人——盤古。他在混沌之中沉睡了一千八百年之後,終於睜開了眼睛。這時候的他已經長成一個高大的巨人,全身好像有使不完的力氣。而當他坐起來張望這個世界的時候,卻發現這裡沒有光明,沒有生命,甚至沒有清晰的輪廓與界限。盤古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他想:所有的東西都擠在一起,我的個子這麼大,縮在裡面真是難受死了,我要把這個世界改造成全新的模樣。

盤古在黑暗中摸索了半天,也沒有找到合適的工具,他靈機一動,自言自語道:“哎呀,我渾身都是力氣,乾脆就用我的手掌劈開這些東西吧。”說做就做,他站起來掄起胳膊狠狠地向周圍劈去,腳下被他震出轟隆隆的聲音,而他的手掌劈過的地方,就好像蛋糕被切開了一樣,鬆鬆軟軟的。他驚奇的發現,一些像氣體一樣很輕盈的東西正在緩緩向上漂浮,而其它一些厚重的東西則開始不斷下沉,這兩者之間越離越遠。盤古開心極了,更加賣力地向四周猛劈。終於,他看到整個世界都變得乾淨而清晰,飄向高處的成為天,而沉到下面的形成地。盤古站在天地之間,高大極了,舉起雙臂正好可以摸到天。

盤古做完這一切後,坐下來想要思考一下,看到四周的一切突然又很擔心:天地現在剛剛形成,還沒有完全穩定,萬一有一天他們又合在了一起怎麼辦啊,我還是用手託著天,讓它不要掉下來了吧。於是他立即站了起來,雙手高舉著托住天空,雙腳穩紮在大地上。

從此,天和地每天都在變化,天每天向上升高一仗,地每天向下加厚一丈,而盤古始終屹立其中,隨著天地之間距離的增長而不斷變得更加高大。

不知不覺又過了一萬八千年,天變得高極了,地變得厚極了,盤古也變得無比高大。他想:現在天地都有了穩定的樣子,不會再合到一起了,我終於可以放心地休息一下啦。可是,這時候的盤古已經太累了,他剛剛掙扎著想要蹲下來時,便一頭栽倒在地上,再也沒有醒過來……

盤古死後,他的身體發生了奇特的變化:他的頭變成了高聳入雲的大山,左眼變成了太陽,右眼變成了月亮,頭髮變成了千萬顆星星,血液和經脈變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湖海,皮膚與毛髮變成了草木,呼出的氣息變成了風,聲音變成了雷霆……這個世界開始有了朝夕冷暖與山水草木。

偉大的英雄生前完成了開天闢地的業績,死後也不忘給後人留下無窮無盡的寶藏,讓世界變得豐富多彩。

故事講完了,知道今天學的這些漢字的由來了麼?

神話故事裡的漢字

——

神話故事裡的漢字

樣子像一個正面站立,張開雙手雙腳的人,大的本義指人。

古代人把人類看作“萬物之靈”,是偉大的所以用以表示“大”義。

神話故事裡的漢字

神話故事裡的漢字

像正面站立的人,突出了人的頭,表示頭頂以上的空間為“天”。古代人以為天在人的頭頂上,而頭頂上就是天。

神話故事裡的漢字

神話故事裡的漢字

像太陽。圓圈中間有一個小黑點,指代日光。後來人們把日的輪廓改作方形,中間的一點也改作了方形。日”字的本義就是指太陽。太陽出來是白天,所以“日”又有晝、白天的意思,與“夜”的意思相對。“日”還可以用來指時間,一日代表一個晝夜。此外,“日”字也可以用來泛指光陰、時間等。

神話故事裡的漢字

神話故事裡的漢字

月亮有時是圓的有時是彎的。月字的字形像缺月,中間的短豎表示發光。

神話故事裡的漢字

神話故事裡的漢字

像三座山峰相連的樣子。所謂山,是指陸地上隆起高聳的部分。甲骨文的“山”字,正像一座由多個高聳山峰組成的山嶺的形狀。在漢字中,凡由“山”組成的字,大都與山嶺及其形態有關,如嵩、崇、巍等。

神話故事裡的漢字


《演繹漢字》 兒童啟蒙識字必備。漢字不再是孤獨的一筆一劃,而是和動畫視頻、遊戲、卡片、故事結合在一起,家長與孩子親子共讀,瞭解漢字起源,積累文化知識,深挖漢字背後的造字邏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