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盜夢空間真實存在,我們在第幾重夢中?

我並不相信夢可以預知未來、"周公解夢"一類這種比較玄學的說法。

夢與吉凶福禍無關,每一個夢都和我們的現實活動有關。它不是憑空捏造的,或多或少都能從我們接觸過的事物、目前的心理狀態、潛意識的需求、或是夢中身體的細微異樣等找得到依據。

簡單一句話來講就是:夢來源於現實"素材"

但如果

如果盜夢空間真實存在,我們在第幾重夢中?

像圖片中說的那樣,我們的"夢"和"現實"是相反的呢?現在的我們沉睡在第幾層夢中。

如果盜夢空間真實存在,我們在第幾重夢中?

08年,活了108歲的太姥姥去世了。我對太姥姥的印象不是很多,只記得每次見到她她都會悄悄地 拿出枕頭下的一袋冰糖,餵給我大大的一顆。

那天晚上媽媽在我和姐姐的手腕上繫了一根細細的紅繩,我也不太記得為什麼要繫了,我問姐姐太姥姥去哪了。姐姐說,應該是去天堂了吧。

雖然我的某個社交軟件的id是唯物論,但我還是固執的相信真有像『尋夢環遊記』中一樣的世界。

"The real death is that no one in the world remembers you."

如果盜夢空間真實存在,我們在第幾重夢中?

但我也越來越好奇 去世的人到底去了哪裡?是否真的有靈魂?這個世界是否是週而復始的。

所以有了標題所說的,一個"自圓其說"的假想:

如果盜夢空間真實的存在,我們在第幾重夢中?

電影『盜夢空間』的核心觀點就是:人類經過訓練可以操控夢境,並且有多重夢境(兩層以上)的存在。

在假設成立的情況下,我們既定的"現實生活"可能是一個複雜的夢境,像在夢中我們從不記得夢的開頭一樣,我們也不曾記得我們人生的初始端。

我們從記事開始就正式進入了我們的夢境。很多時候我們有一種感覺: 這個場景有點似曾相識,好像我以前夢到過。我們稱之為"既視感"或者"幻覺記憶"。

科學解釋為——

這是潛意識中比較活躍的觀念,一旦獲得表現的機會——現實生活中的觀念和情景與潛意識源泉相接近的機會,就會把過去的被壓抑的情感移置到外部現實,給人以外界事物引發情感的錯覺。

潛意識的一種活躍表現。

但說到潛意識,就很有意思了。

潛意識,心理學術語。是指人類心理活動中,不能認知或沒有認知到的部分,是人們“已經發生但並未達到意識狀態的心理活動過程”。

我們是無法覺察潛意識的,但它影響意識體驗的方式卻是最基本的—我們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如何看待我們生活中日常活動的意義,我們所做出的關乎生死的快速判斷和決定能力,以及我們本能體驗中所採取的行動。

潛意識所完成的工作是人類生存和進化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說白了潛意識就是隱藏在我們的腦子中,而我們又不自知的一種本能反應。

可本能真的是本能嗎?

會不會像我們給AI機器人輸入算法程序提供他的基礎能力一樣,我們從一開始就被輸入某種像算法一樣的東西在腦中,而我們稱之為本能?

如果盜夢空間真實存在,我們在第幾重夢中?

話說回來。

我們能在"現實"中感知到疼痛、悲傷、喜悅等感覺,可能只是我們沉睡著的軀體受到了一點刺激。在每天我們睡覺時,軀體只要有一點細微的變化,就能影響我們的夢境。比如說被子滑落,我們感知到冷就很可能夢見自己在一個冰天雪地的地方。

而"現實"中人類的死亡,可能只是外界的刺激使得我們不得不結束了這一個夢境,結束以後 他可能做了另一個夢,可能回到了真正的現實世界,也可能進入了沉睡沒有做夢…

如果盜夢空間真實存在,我們在第幾重夢中?

其實不管是哪種假想,有無靈魂是否真假,大多都是為了安撫自己對死亡的一種恐懼感,還有去世人的尚處於悲痛中的家人。

冷靜客觀的科學我們都願相信,但仍固執的堅持去世的人沒有離開,只是換了一種方式陪在我們身邊。

"Remember me before the memory of love disappear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