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險些破產到成為竹子大王,他是怎樣化險為夷的?

在被譽為“中國竹子之鄉”的赤水,有竹林近130萬畝,全市有各類竹加工企業100多家,年產值達30億以上。

赤水竹業的發展凝聚了一代代竹鄉人的辛勤付出和智慧結晶,貴州新錦竹木製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姚連書就是其中的代表,他被當地人稱為“竹子大王”。

从险些破产到成为竹子大王,他是怎样化险为夷的?

1993年時,姚連書從部隊退伍,回到了家鄉赤水。當時的赤水,竹產業正在蓬勃興起,當地最大的企業貴州赤天化集團也進軍竹產業,成立了貴州新錦竹木製品有限公司。

於是看好竹產業發展前景的姚連書應聘進入新錦公司。1998年,姚連書拿著與新錦公司簽訂的武漢總經銷協定,單槍匹馬來到武漢開始了他的創業之路。在姚連書的努力下,到2008年時,他成為武漢當地有名的竹產品經銷商。

2008年時金融危機爆發,竹產業發展遭遇困難,新錦公司也開始走下坡路。輾轉反側多日後,姚連書離開奮鬥多年的武漢,再次回到了家鄉。“作為新錦人,真的不希望公司就這樣倒下去。”姚連書說。

从险些破产到成为竹子大王,他是怎样化险为夷的?

回到赤水後,姚連書正式出任新錦公司營銷部部長。一上任,姚連書就領著銷售員,到處跑市場找銷路。憑藉多年銷售經驗和營銷網絡,新錦的產品慢慢拓寬了銷路,公司也在逆境中實現了正常運行。

第二年,姚連書被提拔為公司副總經理,主管生產與銷售。儘管姚連書為新錦的發展在不斷努力,但2010年底,新錦已到了破產邊緣,母公司赤天化集團準備放棄新錦。

經過考慮,姚連書決定與他人合作,全面收購新錦公司。2011年,姚連書正式出任貴州新錦竹木製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隨後,緊鑼密鼓地進行員工安置、生產線復產、進一步尋找產品銷路……在姚連書的努力下,新錦情況開始好轉,並於2012年成功實現扭虧為盈。

从险些破产到成为竹子大王,他是怎样化险为夷的?

2014年5月份,集竹產品生產、銷售、研發等為一體的新廠正式投產。姚連書明白,要加快新錦的發展,必須走高科技發展道路。為此,姚連書多次前往浙江安吉等竹產業發達地區“取經”,帶回了多項高科技成果。

2014年7月份,姚連書投入500萬元建立貴州新錦竹木製品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當年10月,新錦公司竹塑新型複合材料技術研發獲得成功,該技術綜合利用竹屑和塑料廢棄物等為原料,生產竹纖維板產品,實現了廢棄物資源化。

2015年,新錦公司已在上海股權交易中心Q版成功掛牌,獲得5項專利,達到年生產竹地板30萬立方米、複合地板10萬立方米、全竹板式傢俱2萬套的規模,實現產值6000萬元,解決就業200餘人,帶動了當地竹農發展,成為赤水竹產業龍頭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