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浪來襲,全解三大暑病|建議

↑點擊上方“健康春旅”免費訂閱

首都醫科大學

醫學博士

新浪微博:

“新派中醫吳義春”

好大夫網站:

吳義春

熱浪來襲,我們該做些什麼?

躲在空調房裡?!

各種“空調病”因運而生。或鼻塞發燒,或鼻炎關節痛,或宮寒胃腸病……

不開空調?!

或中暑熱射病,或空氣悶熱溼氣加重,或小兒疰夏食慾不振……

何去何從?

讓本文給你答案。

夏季常見病之一

中暑

近期,全國多地出現持續高溫天氣,導致高溫中暑時有發生。在暑熱天氣、溼度大和無風的高溫環境下,人體的體溫調節中樞功能出現障礙,產熱大於散熱,體內熱量蓄積過多,引起循環系統和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紊亂,會產生一系列中暑症狀。長期在高溫(室溫> 35℃ )或在溼度較高和通風不良的環境下從事重體力勞動可發生中暑;此外年老體弱、營養不良、睡眠不足、過度疲勞、精神緊張、穿緊身不透風衣褲、飲酒等,也是中暑常見的誘因。

热浪来袭,全解三大暑病|建议

01

中暑有哪些症狀?

在高溫環境下,如果出現大汗、口渴、頭暈、胸悶、噁心、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四肢無力及發麻等情況,就要考慮中暑的可能。根據症狀的輕重,中暑可分為輕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輕症中暑:表現為頭暈、頭痛、面色潮紅、口渴、大量出汗、全身疲乏、心悸、脈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症狀,體溫升高至 38.5℃ 以上。

重症中暑:包括熱射病、熱痙攣和熱衰竭三種類型,也可以出現混合型。重症中暑可導致死亡。

02

如何預防中暑?

❶ 儘量避免長時間在烈日下或溫度較高的環境中活動、滯留;

❷ 在室內保持自然通風,外出帶上淡綠茶水或淡鹽水。

❸ 回家多用溫水洗澡,如果感覺身體發熱發燙,可用一些藿香正氣水、風油精等藥品擦拭,蒸發吸熱。

❹ 涼水衝手腕,每隔幾個小時把手腕放在自來水龍頭下衝 5 秒,可以降低血液溫度。

❺ 家裡常備防暑降溫藥,如十滴水、仁丹、風油精,按藥物使用說明正確使用。

03

發生中暑如何急救?

許多朋友對於中暑急救缺乏認識,一旦身邊人出現中暑症狀時,顯得束手無策。其實,當患者出現中暑症狀時,你應該:

❶ 迅速將患者從高溫環境轉移到陰涼通風處休息,解開衣褲,以利呼吸和散熱,並喝一些含鹽分的清涼飲料,如淡鹽水、綠豆湯等;

❷ 可在太陽穴塗抹清涼油、風油精,或服用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等;

❸ 用涼溼毛巾或冰袋冷敷頭部、腋下及大腿根部,或用 30% 酒精擦浴直至皮膚髮紅;

提醒大家,如果患者出現重症中暑症狀,一定要立即撥打急救電話,及時將病人送到醫院進行救治。

热浪来袭,全解三大暑病|建议

04

熱射病——當中暑嚴重時

上文我們提到了中暑的症狀及一系列預防措施,但當患者發生重症中暑時,則必須及時送往醫院處理,“熱射病”就屬於中暑較嚴重等級中的一類。近來由於天氣炎熱,全國各地因熱射病住院,甚至死亡的患者持續增多。

曾有報道淄博一產婦在坐月子期間因為中暑,最後不治身亡。送醫時,產婦體溫高達 40 多度,心臟和肝臟都有不同程度損傷。醫生診斷產婦已經屬於熱射病;去年 6 月 3 日- 6 月 6 日,深圳市急救中心就接到中暑報警 30 宗,其中 1 人院前死亡。死者是一名 39 歲的男子,死因也是熱射病。

重症中暑包括:熱痙攣、熱衰竭、熱射病。作為重症中暑的一種,熱射病對人的生命危害最大,死亡率超過 50%,其典型症狀是體溫超過 40℃。當身體無法調節自身的體溫時,會發生熱射病。高溫導致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障礙,使身體溫度溫迅速升高。如果不接受緊急救護,熱射病可導致死亡或殘疾。

熱射病的症狀表現

熱射病的表現多樣,典型表現為高熱、無汗、昏迷。嚴重患者可出現休克、心力衰竭、肺水腫、腦水腫、肝腎衰竭、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白細胞總數和中性比例增多,出現蛋白尿和管型尿,肝功能異常,血 pH 降低,可有各種心律失常。

熱射病的急救知識

如果看到以上任何跡象,說明此時的情況很有可能足以威脅病人生命安全。在試圖給病人降溫的同時,周圍其他人應幫忙撥打急救電話。同時,將病人移到陰涼的地方,不論使用何種方法,應迅速給病人降溫。

可採取一些易行的物理降溫法如:

將病人浸泡在浴缸的涼水裡;將病人放在涼水下淋浴;用澆花的涼水噴灑在病人身上;用涼水擦拭病人的身體;涼溼毛巾或冰袋冷敷頭部、腋下及大腿根部;或天氣乾燥時,將病人裹在涼水浸溼的單子或衣物裡用風扇猛吹等。

另外,還要注意監測病人的體溫,堅持努力幫助病人降溫直到體溫降到 38℃,同時儘快得到專業的醫療救助。

有時,病人的肌肉會因熱射病發生不自主的抽搐。發生這種情況時,要阻止病人傷害到自己。不要在病人的嘴裡放任何東西。如果發生嘔吐,請翻轉病人的身體使其側躺,以確保其呼吸道通暢。

热浪来袭,全解三大暑病|建议

夏季常見病之二

疰夏

疰(zhù)夏,又稱為暑熱證,多見於小兒,一般是指嬰幼兒夏天發生的特有的季節性疾病。臨床以長期發熱,經久不退,同時可見有口渴、多飲、多尿、少汗或不出汗為主要特徵,在我國南方及臨海地區較多見。好發年齡 6 個月~ 3 歲,有明顯的季節性,集中於 6、7、8 三個月,與氣溫高低有關,是因素體虛弱、復感受暑熱之氣而引起,體溫波動在 38℃~40℃ ,熱期可達 1~3 月。

01

為什麼會疰夏?

夏季氣候炎熱,小兒體質薄弱,不耐暑熱,為暑氣所傷,內侵肺胃。暑多夾溼,溼之為病,多傷脾,日久化熱,津液必傷,津液耗傷,加之氣虛,往往出現熱邪羈留而不易退。夏季氣候炎熱,雨溼較多,天暑下迫,地溼上蒸,體內溼熱相合,導致疰夏。 疰夏的典型症狀包括:噁心、乏力、煩熱、納差、濡脈、舌淡體胖。

疰夏有兩種常見證型:

氣陰兩虧型疰夏。證見神疲倦怠,乏力嗜睡,眩暈多汗,心煩口渴,納呆體瘦。舌胖有齒痕、苔薄、脈細弱。治宜清暑益氣養陰,方用李東垣清暑益氣湯加減。

☀ 暑溼困脾型疰夏。證見神疲倦怠,乏力嗜睡、脘悶納少,口淡噁心,便溏,苔膩,脈濡。治宜清暑化溼,方用藿樸夏苓湯合六一散或新加香薷飲加減。

热浪来袭,全解三大暑病|建议

02

如何預防疰夏?

疰夏也可併發中暑等夏季多發病,因此,要及早預防。預防疰夏的關健在於增強身體素質、注意起居飲食。在夏季到來之前,可服用一些如香砂六君丸、當歸補血湯、六味地黃丸等藥物,以達到有效預防的目的。此外,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❷ 夏日避免出汗過多,出汗後及時補充水分,以防耗津傷氣,元氣受損。

❸ 適度通風,保持相對乾燥是防治疰夏的重要內容。

❹ 適當在室內或晨晚進行體育鍛煉及娛樂活動調整機體,強身健體,調暢氣機。

❺ 注意清淡飲食,保持健全的腸胃功能,減輕疰夏症狀。多食蔬菜,水果,淡水魚等,少用油膩,辛辣,油炸,醃製食品,平時多食冬瓜,蘿蔔,番茄,黃瓜,苦瓜,黑木耳,紫菜,有利於化溼祛濁。大麥茶,苦丁茶,菊花茶等可以常常飲用。

需要強調的是,

夏日貪涼,過食生冷,也是疰夏的原因之一,須予注意。疰夏雖然不是特別嚴重的病症,但也需引起我們的重視。只要我們預防在先,積極治療,它對我們生活和工作的影響可以大大減少。

热浪来袭,全解三大暑病|建议

夏季常見病之三

空調病

現今社會,空調已成為夏季人們避暑的重要方式之一。但空調使用不當,會對人們身體健康造成很大危害。

01

為什麼會得空調病?

正常情況下,人體會根據氣溫的變化進行體溫調節(嬰幼兒除外)。夏季室外溫度高,皮膚外周血管是舒張的,毛孔也是打開的,利於排出汗液。當突然進入溫度相對較低的空調房,皮膚外周血管會迅速收縮,毛孔閉合,汗腺分泌減少。

北京的酷熱難熬,“製冷設備”晝夜負荷工作,最時髦的則屬其中的“空調機”了。空調機一開,則颯颯冷氣撲面而來,沁人肌膚,一身暑汗頓消,在貪涼取冷之時,悄無聲息中得了“空調病”,所以夏天也有“傷寒”!

因此,空調病的發生是由於房間密閉性強、空氣流動性差、風量小、長時間不開窗、陽光不足,使房間的溼度和溫度條件變成致病因子的溫床,導致黴菌、細菌、病毒等各種微生物大量繁衍寄生在寢具、地毯、窗簾、傢俱上。人們在這樣的環境中,一是大量微生物滋生,容易感染微生物引發的疾病,二是溫度設定的太低,與室外溫差大,一進一出容易感冒。

热浪来袭,全解三大暑病|建议

02

“空調病”據臨床觀察, 有惡寒、發熱、身痛、氣喘、無汗等證。其脈則見浮弦, 或者浮緊。其舌苔則白潤不幹,此屬於“空調傷寒”。對於這個病, 西醫見有高熱氣喘, 痰聲漉漉, 溼性羅音, 多按“肺炎”治療。然而打針輸液等治法, 臨床收效甚微。

轉請中醫會診, 因有畏懼麻、桂之片面性, 對患者在體表束縛的一層寒邪, 得不到及時的溫散之法。其慣用辛涼之銀翹、桑菊等方, 則必然鬱遏陽氣, 冰伏寒邪, 始終得不到外出的機會。

不少人以為流感是熱性病, 所以要用涼藥治療。初時還以辛涼為主, 銀翹、桑菊廣為運用, 後來漸至苦鹹大寒( 如板藍根) 等, 理由是它們可以抑制病毒生長。至今國內感冒藥市場為寒涼藥佔領,結果是, 大量的可用辛溫解表的麻黃湯一、二劑治癒的風寒感冒患者, 卻隨意用寒涼藥, 令表寒閉鬱, 久久不解, 釀成久咳不已, 或低熱不退, 或咽喉不利等等後果。臨床屢見不鮮,而醫者、患者竟不知反省。

——江西,萬有生教授

以上萬老之言, 是由衷而發, 反映了他對只知用辛涼, 而不知用辛溫的片面性, 有一種焦急不安的心緒。

如果老年人患了“空調病”, 因其抵抗力下降, “老怕傷寒”, 雖然出現發熱, 而脈來不浮反沉, 浮為陽, 沉為陰, 陽證見陰脈者為逆,此證危機四伏, 死人最速。此證往往伴見痰鳴氣喘、指涼不溫、精神不振、側頭欲睡, 這些證候叫做“少陰傷寒”。必須當機立斷, 而急用溫經補陽之法: 附子 12g , 炙甘草 10g , 麻黃 3g 急煎與服。方名叫麻黃附子甘草湯。使其外散太陽之寒, 內溫少陰之陽, 附子力大氣雄, 助正匡邪, 兩治表裡,既監麻黃之迅, 又增甘草之補, 服後多可轉危為安。

热浪来袭,全解三大暑病|建议

03

空調病的日常預防

避免室內、外溫差過大:室溫調控在26~28℃左右,不能低於26℃。室內外溫差最好不要超過7℃,尤其是家裡有老人和小孩更要注意。因為老人的適應力較差,嬰幼兒的體溫調節中樞尚未發育完全,體溫調節能力弱。

定時開窗通風、換氣:

為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應定時開窗通風,空調開機1~3小時後,關機、開窗換氣。(經驗分享:開空調的時候不要緊閉門窗,而是留個小縫,可以減少關機開窗的頻率。)

定期清洗空調:定期清洗空調的過濾網,可以有效改善空氣循環和質量,減少致病菌的滋生、繁殖……可以請專業人士清洗,也可以自己動手清洗,市面上都有專門用於空調的抗菌清潔劑,拆洗非常方便。

睡覺房間避免開空調:對於家裡有老人、小孩的家庭來講,更為適用。一般二居室的房子,只開客廳的空調就行,睡在房間同樣能感受到涼意,又不用擔心被空調直吹,還能節省資源。

❺ 從空調環境中外出,應當先在有陰涼的地方活動片刻,在身體適應後再到太陽光下活動;若長期在空調室內者,應該到戶外活動,多喝開水,加速體內新陳代謝。

❻ 在空調環境下工作、學習,不要讓通風口的冷風直接吹在身上,大汗淋漓時最好不要直接吹冷風,這樣降溫太快,很容易發病。

在空調房時間太長很容易受寒,因此建議大家,可以喝一些茶飲來預防,如祛暑飲,或生薑茶。生薑茶具有溫中散寒,發汗解表的作用,能夠有效預防與治療空調病。在喝生薑茶的時候,取生薑 3-5 片,大約 5 克左右,用沸水沏開即可。如果想要生薑的效力發揮更強,可以在沸水中煎煮 5 分鐘,或者在微波爐內加熱 3 分鐘。

热浪来袭,全解三大暑病|建议

以上就是夏季較為常見的因為熱而引發的疾病,每種疾病看似無礙,然而若不及時處理或治療,都可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甚至威脅生命,當然因為暑多夾溼,所以在夏天“熱”與“溼”常結伴而行膠裹一起,對於這種情況,清朝大醫家葉天士有經典的論述“或透風於熱外,或滲溼於熱下,不與熱相搏,勢必孤矣”,這是分消走洩,分化“熱”與“溼”的最佳策略。所以針對夏季常見的“內溼”、“暑熱”、“表寒”等相關病因可及時用中藥調理,以達到治病防病之目的,這樣既可以化溼又可以清暑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热浪来袭,全解三大暑病|建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