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醫療是門科學,更是門藝術

與醫療信息化相比,智慧醫療概念有著本質的區別,其核心價值在於通過對醫療業務流程再造,提升工作效率,減少醫療事故出現幾率。

智慧醫療是門科學,更是門藝術

目前,智慧醫療被廣泛應用於急救醫療調度體系中。例如,在急救車中安裝內置無線模塊的車載醫療檢測設備。車載醫療設備可以在第一時間採集患者血壓、心跳等生理體徵信息,這些信息還可通過無線線路傳回醫院,醫院會在患者到達前完成血庫、手術檯等相應的搶救準備工作。一個看似簡單的無線解決方案,實現了急救調度的流程再造,使各方得以協同工作。

智慧醫療是門科學,更是門藝術

實際上,看似簡單的解決方案,確實沒那麼簡單,既然是協同工作,問題也就隨之而來。眾所周知,急救中心與醫院隸屬於不同的管理體系,急救中心隸屬於中國紅十字會,三甲級醫院或隸屬於市衛生局,或隸屬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各體系間信息系統不能實現互聯互通。

智慧醫療是門科學,更是門藝術

同時,各醫院間也沒有遵循統一的標準。歐美醫療信息化遵循相對統一的HL7衛生信息交換標準,但由於歷史原因,國內不同醫院的HIS、PACS系統由不同的方案商開發、實施,標準、接口並不統一。這就給智慧醫療的推進帶來了大麻煩。

HL7是美國提出的一個標準化的醫療數據傳輸協議,最開始的目的應該是為了交換不同系統的醫療數據。但是當今天我們發現HIS和LIS已經足夠大到可以成為一個“平臺”的時候,更加精細的HL7協議應該是未來發展的方向,這需要我們所有醫療和信息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由此可見,智慧醫療是門科學,更是門藝術。之所以看上去很美,但實際操作中問題多多,也是因為一門藝術不可能完全依靠科學的手段進行詮釋。也許當方案商的營銷智慧、管理智慧融入解決方案時,智慧醫療才能逐步落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