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始於生命之“圓”

一切始於生命之“圓”

泥土是這個世界擁有與地球相近年齡的物質,

形態各異的大千萬物都可以追根溯源到

泥土的無形力量之中,

大地孕育了山脈河流,

生物鏈的代代輪迴。

在樸拙的泥土中我們觸摸到生命最原始的力量。

一切始於生命之“圓”

中國是陶瓷,尤其是瓷的國度,從漢唐至今,中國陶瓷藝術史是部綿延三千年不斷代的浩瀚史書,是生活史,也是美學史。

一切始於生命之“圓”

在這本史冊中,在當代的語境下,柴窯在這本史冊上寫下了這個時代濃墨重彩的一章。

一切始於生命之“圓”

在陶瓷藝術那光潔的方寸之間,陶瓷不再只是一種器物,一門工藝,而是一種美學,一段文明。

陶瓷的造型是一切造型的母體。萬物之始,泥土以無形化有形,演變出大千百態;最早的以泥土凝結的藝術形態,陶瓷,燒結的形態也在啟發著,影響著其他林林總總的造物系統。那麼什麼樣的形態才能夠承載住泥土厚重的力量,啟發著生活的造物?

一切始於生命之“圓”

一切始於生命之“圓”

圓型是突出的形態特點,瓶,罐,碗,盤,或扁圓飽滿,或纖長圓潤,圓弧的線條或急或緩,時陡時徐。圓型是最完美的形態,圓也分為機械的圓和有生命的圓,圓規那樣畫出來的標準的圓就是機械的圓,而不規律的,運動的,則是有生命的圓。

長熟的果實,植物的蓓蕾,動物的頭顱形態,都是這樣有生命的圓,韻動著,起伏著,生命的能量在這樣一個個交疊的圓形中,循環往復,生生不息。

一切始於生命之“圓”

除了瓷器的造型,在瓷面上繪製的內容,也多以圓弧的筆觸或者流線線性為主,連綿的雪山山脈,飽滿的馬蒂蓮花苞,仙鶴的伸展的羽翼,深深淺淺的層層遞進,渾然融合在整體的圓型立體造型裡。

在中國,那些名垂千古的畫作中很大一部分可以歸類為“文人畫”,讓藝術竟有了致敬萬物蒼生的氣魄,北宋大家范寬和李成便是這“文人畫”的代表,所繪皆是大山大水,一派氣吞河山的氣勢,好像可以把整個宇宙都包容進來的大氣。

一切始於生命之“圓”

在瓷器中,也大多秉承著這樣的美學風範,在生命能量的初始造型之上,更加承載著、繪製著世間萬象。隔著史詩的長河,與那些繪製令後人仰止的文人畫的先賢們遙相呼應,讓我們看到了藝術最動人的模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