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資積極增持製造業龍頭 基建板塊將“一馬當先”

春節假期過後,保險機構的投資經理們第一時間開啟了忙碌的資產配置工作。“風險得以釋放,預計2月A股會迎來做多窗口,反彈機會值得關注,我們將把握這一撥投資機會。”一家大型保險公司投資經理對上證報記者說。

記者從京滬多家主流保險機構瞭解到,具體到行業上,春節過後,他們對先進製造業相關的5G、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等板塊龍頭股進行了增持。此外,他們還配置了一些週期反轉提前的生豬養殖板塊。

險資給出的增持理由有兩點:一是內外環境回暖,尤其是隨著商譽減值風險充分釋放,中小創板塊卸下歷史負擔後或將觸底反彈,疊加信貸階段性較快增長、政策預期升溫等,流動性和風險偏好雙雙邊際改善,在此大環境下,預計2月份股市迎來做多窗口。

二是上述板塊均屬於業績較確定的高景氣板塊,在等待市場反轉的過程中,積極抓住絕對收益確定性較強的優質股機會,將是主流保險機構A股投資的一大主線。

另一條投資主線則是穩增長板塊,主要關注與基建相關的建築、電力投資、軌道交通、機械。“穩增長板塊具有季度配置價值,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在補短板和穩增長中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基建板塊將‘一馬當先’。”滬上一家大型保險資管公司人士分析認為。

此外,人民銀行降準釋放流動性,同樣利好基建板塊。“此前資金面偏緊是壓制基建投資的重要因素之一。此輪降準釋放流動性,不僅有利於中小企業融資,資金面改善同樣也有利於基建補短板的順利推進。‘寬貨幣’傳導至‘寬信用’還需要時間,更需要財政政策及基建、地產政策配合。”上述人士進一步表示。

在債券市場方面,春節前一週,跨年資金面整體寬鬆。財政部將地方債招標下限由40BP下調至25BP—40BP ,疊加“業績爆雷”集中爆發以及美聯儲1月議息會議表態偏“鴿派”,利率債收益率陡峭化下行,3年期至5年期債券品種明顯好於10年期品種。信用債收益率整體下行,信用利差小幅走闊。

綜合多家主流保險機構債券投資經理的觀點來看,鑑於1月信貸高增已在市場預期中,預計1月金融數據對債市的衝擊可控。在配置需求高企的背景下,債市上漲趨勢可能尚未被破壞。

本文源自上海證券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