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恨晚的偷懒帮手,石头扫地机器人亲测体验

「我这人吧,超级懒。」

每当有人问我为什么对科技数码这些东西那么着迷,基本上我都会这么回答,毕竟我自始至终都相信着,科技的发展往往得益于人们为了想要更好地「偷懒」,所以才会产生钻研的驱动力。

而我在打造完书房的工作台之后,我的下一个「偷懒」方案则放在了「智能家居」上面。首要定下的目标方向,便是基于米家智能家居平台来打造,考虑到它的通用性和实现成本都可称得上是极具性价比的选择了。

相见恨晚的偷懒帮手,石头扫地机器人亲测体验

虽然重新装修布线将智能家居全部配套齐全似乎有点遥远,但先从小东西开始布局,也可以快速带来最直接的「幸福感」。近期的幸福感,正是来自于减轻我家务负担的——石头扫地机器人。

开箱:细节之处尽是降低学习成本的思考

相见恨晚的偷懒帮手,石头扫地机器人亲测体验

当快递送达的时候,虽然有电梯,可搬动这一大箱东西仍然费了快递小哥不少劲。

相见恨晚的偷懒帮手,石头扫地机器人亲测体验

相见恨晚的偷懒帮手,石头扫地机器人亲测体验

打开包装,虽然包含了不少的配件,但配合相应的文字或图案标识也算是一目了然。

说起来,石头扫地机器人也可以被称之为是第二代米家扫地机器人,但这一代却是直接以石头科技自有品牌的形象亮相,除了品牌自带的底气加成以外,各方面的硬实力似乎也提升了不少。

相见恨晚的偷懒帮手,石头扫地机器人亲测体验

首先取出来的,是石头扫地机器人的充电器,朋友家使用的是第一代米家扫地机器人,相比起上一代产品,石头扫地机器人这个充电器要小巧美观许多,两个金属充电触点被移至下方,但线缆接口位于右侧,体积变得小巧的同时,如何走线收纳倒要花点小心思。

相见恨晚的偷懒帮手,石头扫地机器人亲测体验

然后再看石头扫地机器人的主体,依旧采用了采用了主流的圆形设计,顶部瞩目的 LDS 激光测距传感器便是石头扫地机器人的「杀手锏」。

相见恨晚的偷懒帮手,石头扫地机器人亲测体验

整机的外壳采用了塑料作为主要材质,顶部平面为高亮镜面设计,而侧边和地面均经过磨砂处理,目的是提升抗磨耐刮的性能。此次的玫瑰金配色版本,着色主要集中于机身边缘轮廓和激光传感器周围,配合大面积的留白,融合家居环境也不成问题,刚好我家地砖也以浅色调为主。

相见恨晚的偷懒帮手,石头扫地机器人亲测体验

石头扫地机器人的顶部放置了三个实体按钮,比起单键三功能的方式,回充键和局部清扫按键都被独立区分出来,操作更加直观,降低了一定的学习成本,对于家里长辈而言是个方便的设定。

相见恨晚的偷懒帮手,石头扫地机器人亲测体验

揭开顶部后半部分的盖子,可以看到尘盒放置在其中。如何打开盒子有着详细的图案教程,顶部的接口标识也非常明显。

相见恨晚的偷懒帮手,石头扫地机器人亲测体验

这一代的尘盒也有所改进,最令我心动的便是它的滤网终于支持直接用水清洗,更加省时省力,未来更换滤网的频率也会随之降低。

相见恨晚的偷懒帮手,石头扫地机器人亲测体验

相见恨晚的偷懒帮手,石头扫地机器人亲测体验

将石头机器人翻过来看底部,可以看到机器人的主刷,这一代的石头扫地机器人的吸力也得到了提升,可达到 2000Pa,而主刷作为耗材之一也非常方便更换。

相见恨晚的偷懒帮手,石头扫地机器人亲测体验

2000 Pa 的吸力基本可以应对家中地面常见的灰尘等杂物,甚至连钢珠都可以吸走清理干净。

相见恨晚的偷懒帮手,石头扫地机器人亲测体验

两个主轮有着 2cm 的悬挂高度,面对家里地面的电线和小门槛的越障也毫无压力。

石头机器人聪明的秘密,在于各类传感器

石头机器人的机身内置了一系列的传感器,得益于这套传感器和算法,才能让石头机器人显得那么地「聪明」。

相见恨晚的偷懒帮手,石头扫地机器人亲测体验

正面的碰撞缓冲器可以识别遇到的障碍物,石头机器人还在正面加入了防撞软胶,除了保护机器人机身以外,还能免除墙面或家居因碰撞而带来的伤害。

相见恨晚的偷懒帮手,石头扫地机器人亲测体验

正面开孔的是回充传感器,采用高精度红外感应,能精确「泊车」,自动与金属触点连接充电,通过软件或顶部的回充实体按钮即可触发回充动作,自动规划路线「回家」。

相见恨晚的偷懒帮手,石头扫地机器人亲测体验

石头扫地机器人采用了「单边刷」的设计,这里要吐槽一下那些老是吹捧「双边刷」的厂商和评价……基本上双边刷的都难以在吸入线材异物时挣脱出来。单边刷设计反而能够保证墙边清洁之余,还不会将地面垃圾推到更远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它还会拥有更强的防缠绕能力。

相见恨晚的偷懒帮手,石头扫地机器人亲测体验

底部的侧边有着多个悬崖传感器,防止石头机器人意外从高空或楼梯跌落。

相见恨晚的偷懒帮手,石头扫地机器人亲测体验

当石头机器人离地时,两个主轮将自动垂落,触发传感器识别机器人离开了地面,并暂时停止工作。

相见恨晚的偷懒帮手,石头扫地机器人亲测体验

但要说到最重要,也是让石头扫地机器人在同类产品当中「出类拔萃」的,就是顶部的这个相对硕大的 LDS 激光传感器。有了这个 LDS 激光测距传感器和内置的 SLAM 算法激光导航系统,石头扫地机器人才能获得「地图扫描」、「路线规划」、「自定义清扫区域」、「虚拟墙」等功能。

相见恨晚的偷懒帮手,石头扫地机器人亲测体验

毕竟是小米生态链企业,直接支持米家智能家居平台。通过米家 App ,还能看到机器人的实时状态和激光扫描出的地图。另外,在连接到 App 之后,远程操控和小爱同学语音操控的能力也随之获得。

相见恨晚的偷懒帮手,石头扫地机器人亲测体验

而且,只要轻触手机,就能够直接指挥石头扫地机器人去特定区域清扫。

相见恨晚的偷懒帮手,石头扫地机器人亲测体验

同时,这个 LDS 激光传感器还是一枚全向压力传感器,能够识别顶部的压力,防止机器人误入比机身更低的家居底下,防止机器人卡死在里面。

认路的扫地机器人,才是好的扫地机器人

在各类传感器的辅助之下,石头扫地机器人的感知能力在同类产品当中已处于顶尖的水平,体验下来的确能够给我带来不少惊喜。

相见恨晚的偷懒帮手,石头扫地机器人亲测体验

在使用传感器清楚环境状况以后,石头扫地机器人将会在区域内进行路线规划,按照规划好的路线来回扫动,确保清扫区域内不会有遗漏的地方。

相见恨晚的偷懒帮手,石头扫地机器人亲测体验

无论距离充电座有多远,石头扫地机器人接到回充指令之后会自动选择最佳路径,精准无误地找到充电座。若是在清扫任务进行途中(大概是清扫豪宅吧),机器人电量即将耗尽的话,石头机器人会自动进行回充操作,并且在充电结束之后自动回到「断点」处继续完成清扫任务。

相见恨晚的偷懒帮手,石头扫地机器人亲测体验

简而言之,石头扫地机器人是懂得「认路」的。

而清扫能力也足以能我满意,2000 Pa 的具体水平虽然我并不清楚与传统吸尘器会有什么差别,但我最初对扫地机器人的需求,只是能完成日常家中地面灰尘的清理就可以了,而石头机器人可以完美地满足了这个需求。

我希望打造智能家居的目的,除了自动化带来的懒惰好处以外,更希望它能够以「定时任务」来实现「无人值守」般的智能操作,这才是智能机器人的精髓所在。

相见恨晚的偷懒帮手,石头扫地机器人亲测体验

通过米家 App,我设置了每天白天10点这个时间段会开始执行全家的一个清扫任务,而这个时间点,在工作日一般都不会有人在家,没有人走动也能更好地让石头扫地机器人清扫好地面。

相见恨晚的偷懒帮手,石头扫地机器人亲测体验

一开始我还是会比较担心石头机器人会不会在家中「遭遇不测」,会不会一不小心就卡在饭桌或床底下出不来、会不会撞倒家中的什么东西。为此,初次使用的时候,还特意远程用米家摄像头来进行观察。当然了,结果是令人满意的,石头扫地机器人每次都能很好地完成清扫任务,并且在清扫完成之后自个儿乖乖地回到充电座上。

相见恨晚的偷懒帮手,石头扫地机器人亲测体验

在设置定时任务的情况下,往往都是没有人在家的时候进行清扫,所以石头机器人清扫时的噪音不再是一个问题。但米家 APP 当中配备了石头扫地机器人的吸力强度(噪音强度)设置,即便是选择「常规」选项,机器人带来的噪音也能让人轻易接受,甚至忽略了它的存在。

人无我有的拖地功能,但可能我并不会常用

石头扫地机器人除了升级各类传感器提升扫地能力以外,还新增了「扫拖一体」的拖地功能。

相见恨晚的偷懒帮手,石头扫地机器人亲测体验

包装内已标配了一个水箱模组,而耗材方面则提供了四枚滤芯,两块拖布。

相见恨晚的偷懒帮手,石头扫地机器人亲测体验

打开水箱模组顶部的盖子即可往里灌水,随后平行推入机器人的尾部,再通过魔术贴让拖布紧贴水箱,安装起来非常方便。

相见恨晚的偷懒帮手,石头扫地机器人亲测体验

而拖布和水箱之间是通过一个「植物仿生维管束滤芯」来连接,基于毛细原理来慢慢随着水分留的流失而透出相应的水分,让拖布时刻保持充足的含水量。不会很多,也不会很少,湿度总是恰到好处的。

虽然说拖地功能其实就是想让石头扫地机器人走到哪就顺道拖到哪,在面对日常地面灰尘的清理上面,这个功能非常实用。

相见恨晚的偷懒帮手,石头扫地机器人亲测体验

但若在这块拖布拖到像是油渍或者是别的黏着异物之后,脏的东西很可能会随着拖布的移动而延伸到更多的地方。而你不得不再重新拖一遍地,所以拖地模组我只有在局部清扫的时候才会用一下,使用频率并不会特别高,而且在远程操控或定时让它自动清扫的时候,是万万不敢让它拖地的。相信网上一搜,都能找到不少活生生「越拖越脏」的例子了。

因此,平常我都不会给机器人装上这个拖地模组的。

相见恨晚,早买早享受的智能家居好物

在我眼里,它像是一个会自己移动的吸尘器,简便上手的操作让家里人也能轻易掌控。要用一句话去总结石头扫地机器人带来的体验,我只想说:「相见恨晚」。

相见恨晚的偷懒帮手,石头扫地机器人亲测体验

在高精度传感器和米家 App 等软件和算法的加持下,石头扫地机器人确实能够让我觉得它是足够「聪明」的。

相见恨晚的偷懒帮手,石头扫地机器人亲测体验

早期那些没有激光测距传感器的扫地机器人,它们的工作状态如同「无头苍蝇」一般,是撞到哪就扫到哪,没有很完善的避障能力,容易造成意外或卡死,而且很多区域都会被忽略掉,难以达到完美的清扫效果。若然使用这类扫地机器人,试问你敢不敢放任它独自在家自行清扫呢?

相见恨晚的偷懒帮手,石头扫地机器人亲测体验

而有别于惯性导航和视觉导航的扫地机器人,采用更为先进的激光导航方式的石头扫地机器人,可以更加精准地探索整个室内空间,得益于 SLAM 算法和激光测距传感器,有着非常优秀的避障能力,以及路线规划清扫能力。这让我放心在出门之后,远程让他自个儿在家扫地,习惯了这套操作下来,一个「偷懒成就」又达成了。

早买早享受,早点遇到你就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