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達和訴求太多的時候,就很難有時間感受

趙立新說“表達和訴求太多的時候,就很難有時間去感受”; 白舉綱說“我們生活在高壓下,跑的快,很多東西都被藏了起來,你感受不到一件簡單的事帶給你的快樂”。

表達和訴求太多的時候,就很難有時間感受

匆忙裡忽略了感動

地鐵裡永遠的人來人往,人民焦躁的等待,速度在不斷的加快,每個人都拼命的跟上腳步,為了看起來和別人一樣。匆匆色色,摸不清也看不透,就像毛不易歌中所描述的“各色的臉上各色的妝,沒人記得你的模樣”。

夢想被時光打磨著,快樂也在繁瑣小事中被一點一點的沖淡。有些時候不得不拿著僅僅能夠滿足於基本生存需求的薪資,工作中感到快樂不快樂,似乎也變得不再重要了,甚至,在工作中,追求環境與興趣也已經變成了別人口中的矯情。

聽一首舒緩的音樂,就會讓我們感覺輕鬆,但一首歌的時間視乎都被人民在不知不覺中都掉了。我們每天工作,但我們除了工作,自我放鬆的成本卻追趕不上時間的腳步。就好像是太陽每一天早上升起,晚上又落下,日復一日,我們的工作也是如此,我們每天起床、吃飯、上班、下班、吃飯、洗漱、睡覺。無聊又不可挑戰,我們又如何去感受。

表達和訴求太多的時候,就很難有時間感受

生活模式簡單。所以我們苛求的更多

我們渴求美麗,所以人們選擇去整容,殊不知最好的整容是整心,最好的美麗是修心;我們渴望被認可,所以我們主動出擊,鋒芒畢露,殊不知默默等待,勤勤懇懇,不計得失,坦然自若本身就是一種高貴的品質,別人不會看不到;我們渴望成功,所以當我們失敗時就嫉妒不已,憤世嫉俗,殊不知成功的背後有多少辛酸的眼淚。

在大自然的面前,人會放鬆心情,會滿足快樂,為什麼?因為我們享受當下。我們只是在觀賞大自然的美,在大自然面前,我們沒有索取,沒有那麼多的渴求與訴求,我們享受當下的雄偉壯麗,所以我們滿足感,快樂感爆棚。

表達和訴求太多的時候,就很難有時間感受

趙立新對某圈的觀點“討樂,討喜成為一種生存技能,虛頭八腦,相互吹捧,有一點事不對了,就各自傾軋,站隊,拉集團,搞圈子,胡搞”。

我們不在這個圈子中,但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圈子,但又何嘗不是這樣呢?又有多少人能夠出淤泥而不染,保持初心。

請記住白舉綱的這句話“不管這個環境是什麼樣的,你自己知道自己的什麼樣的,很重要,你不能被環境帶跑,帶走了”。願我們都有勿忘初心的信念與力量,丟棄過多的表達與傾訴,感受當下。

表達和訴求太多的時候,就很難有時間感受

文|拾憶瞬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