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導航遇上“釘子戶”:華為小米都支持,只有這家公司仍然拒絕

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簡稱GNSS)發展到今天,已經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不可分離。我們手機上的APP,無論是交友軟件還是支付軟件,無論出行還是購物都會用到GNSS,可以說現在如果是沒有衛星定位系統的話,大多數軟件功能要減半,這僅僅是作為民用領域的一部分。從美國運用GPS幾十年來看,導航系統在軍事領域的重要地位也不言而喻。

為了擺脫對美國GPS的依賴,我們國家在90年代想和歐洲一起共同研發伽利略系統,沒想到歐洲只收錢不辦事。在收到了我們的錢以後,以擔心技術洩露為由,拒絕我國參與核心內容的研發,相當於變相的對我國進行技術封鎖。作為一個合作伙伴,受到這種不公平的待遇,我們當然是不答應了。就我國的發展經驗來看,越是封鎖的事情我們做得越好,所以我國就打算自己研發北斗全球衛星定位系統。

北斗導航遇上“釘子戶”:華為小米都支持,只有這家公司仍然拒絕

因為起步較晚技術底子較厚薄弱,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我國制定了導航定位系統三步走的戰略。第一步就是2000年底,發射2顆衛星組網北斗一號,實現小規模的定位;第二步,到2012年底發射14顆衛星,組網北斗2號,實現亞太地區的基本定位,北斗一號不再提供導航服務;第三步就是到2020年,一共發射35顆衛星組成北斗3號,來替代北斗2號,所以北斗3號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全球衛星導航定位系統。

北斗3號從2017年開始發射第一顆衛星,到今年已經進入密集組網階段,現在是平均每月送一顆導航衛星到太空中。前兩天,北斗3號又發了兩顆衛星。咱們的北斗導航系統距離全球覆蓋又近了一步。我們都知道因為北斗導航起步較晚,雖然有後發優勢技術都跟上來了,但是從終端使用上來看使用率非常低,想要普及還是需要很長的路要走。手機作為智能終端佔比最高的一部分,支持北斗系統發展顯得尤為重要。像華為、小米、魅族等大部分國產手機廠商第一時間支持北斗,可是有一家手機廠商,至今仍然拒絕支持北斗導航系統,這家公司就是我們很多中國人比較喜愛的品牌——蘋果。

北斗導航遇上“釘子戶”:華為小米都支持,只有這家公司仍然拒絕

蘋果手機作為智能手機的引領者,銷量一直是全球領先。我國作為蘋果的第一大海外市場,每年為蘋果貢獻了至少25%的收入。2017年,蘋果手機全球出貨量2.2億部,中國消費者貢獻5000萬部。本以為蘋果會比較看重中國消費者的訴求,可是令大家失望的是,蘋果發佈的新款旗艦手機iPhoneXR系列仍然拒絕支持我國的北斗導航系統。是蘋果技術原因還是有其他方面考慮呢?對此眾說紛紜,有的說蘋果是出於美國的政治考慮不支持我們的北斗系統,也有人說是因為蘋果手機技術不行,目前還無法支持北斗系統,那究竟具體原因是什麼呢?

聽過最多的說法是蘋果基帶不行。我們知道蘋果沒有自己的基帶技術,A系列處理器以前是用的高通基帶,後來是用的英特爾的基帶,有人幫蘋果解釋說英特爾技術不行,集成不了北斗的芯片。對此我並不同意,現在幾乎世界上所有的導航芯片都包含北斗,如專業導航芯片uBlock以及意法半導體(ST)新一代多頻衛星導航接收器芯片組--Teseo APP GNSS等等。手機制造商自然有方法去整合北斗進到手機的導航芯片,當然如果蘋果要做,基帶不是問題。

北斗導航遇上“釘子戶”:華為小米都支持,只有這家公司仍然拒絕

目前大多數SOC芯片都同時支持GPS、北斗和GlONASS。如高通驍龍820、821、835、聯發科P15、P20、X20,華為海思就不必說了,很早就開始支持。作為一個手機SoC芯片能力排行榜第一的蘋果公司,豈能被一個小小導航芯片給難倒?所以蘋果不支持北斗,不是不可以,而是不想做而已!為什麼?北斗導航建成以後將在全球範圍內和美國的GPS直接競爭,就像美國禁止華為和中興參與美國5G建設一樣,限制北斗系統也不是沒有可能!

北斗導航遇上“釘子戶”:華為小米都支持,只有這家公司仍然拒絕

雖然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即將在2020年組網完成,但是美國的GPS仍然是主流導航,北斗導航作為一個新來者,還有很長路要走。北斗要想有好的發展,我們國內終端的大力支持是至關重要的,導航技術研究室副主任徐穎在“中國科普博覽”上就說過,制約北斗系統發展的最大一個原因是——客戶不想用。三星及眾多國產手機廠商華為、小米、OPPO、Vivo等品牌幾乎都是支持北斗系統的,而蘋果,不知道到了2020年北斗組網成功時候,是否依然拒絕使用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